自我提升
类型
6.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76千字
字数
2017-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掌握可视化、简单化、精确化的图表武器,系统剖析麦肯锡精英图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内容简介
如何有效地整理需要的资料?
如何高效地传达复杂的信息?
如何更快地打动重要的客户?
图表是麦肯锡咨询顾问们卓越工作的工具,教你把信息和思想凝聚在图表上,让对方第一时间理解你的想法。麦肯锡资深合伙人齐藤显一从解决问题的需求出发,在金字塔原理、MECE原则、SCQOR故事展开法等基础上,归纳了麦肯锡盛行数十年的图表工作法的技巧,打造了可视化、简单化、精确化的图表武器,让你极快地解决复杂的问题,走出工作困境。
本书还总结了图表工作法的五个流程和步骤,从评估数字、判断商机、思考价值链、分析基础设施,最终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图表工作法旨在教你用视觉化思维以图制胜,让你用图表说话来解决问题,是新手迈向解决问题的优秀入门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 言
-
序章 通过案例,用图表找出问题所在
-
01 先学会“用事实思考”
-
02 图表让问题变得更容易
-
03 首先要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
-
04 深挖问题的原因
-
第一章 通过数字了解全局
-
05 了解销售规模与发展状态
-
06 KENTA面包房遇到的问题
-
07 了解市场份额的变化
-
08 了解收益的变化
-
09 了解生产效率的变化
-
第二章 判断市场是否还存在商机
-
10 掌握市场的整体情况
-
11 搜集数据绘制图表
-
12 了解顾客的需求
-
第三章 摸清价值链在哪些环节有问题
-
13 何谓“价值链”
-
14 掌握正确提问的能力
-
15 正确提问的三大难点
-
16 向谁提问?从何问起?
-
17 通过提问了解问题
-
18 提高访谈效果的技巧
-
19 提高访谈效果的记录方法
-
20 按照价值链的环节进行评价
-
21 总结多数人意见的方法
-
22 通过继续追问来了解重要内容
-
23 将意见与事实数据相结合思考对策
-
第四章 思考『基础设施』是否有问题
-
24 何谓“基础设施”?
-
25 了解基础设施问题的两种方法
-
26 从价值链的问题来分析基础设施
-
27 聚焦“人的问题”
-
第五章 弄清问题的本质,给出解决方法
-
28 梳理存在的问题
-
29 思考解决之道
-
30 付诸实践并取得成果
-
31 大家都能取得成果
-
后 记
展开全部
务实精准,对症下药,用真实数据画图找病根,靠员工动手为顾客开药方!解决企业问题,本质是用数据工具精准定位 + 内部力量服务顾客需求。1 . 直面事实,让数据开口说话,真问题藏于最原始、最真实的信息之中。解决问题的根基在于搜集和坦诚面对原始、真实的数据与事实,摒弃预测和经验主义的判断,让客观信息揭示问题的本质。别猜别蒙,看真数:公司到底咋样了?是赚钱还是赔钱?卖了多少、亏了多少钱、顾客怎么说的),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2. 化繁为简,一张图表一真理,复杂分析不如视觉呈现,简单图表胜过千行数字。摒弃晦涩复杂的专业分析模型,善用简单的图表(如曲线图、柱状图、饼图)将数据进行可视化。一张清晰的图表应聚焦于传达一个核心洞察,比罗列数据更有效地驱动思考、发现问题。数字太多看不懂?画张图!图比数字清楚一万倍!面对一大堆数据头晕眼花?别慌!画个简单的曲线图、柱状图,一眼就能看出销量是升了还是降了,哪个产品卖得最好。一张图说清一个关键问题就行。3. 问题无复刻,解法忌抄袭,除非处境全然相同,成功案例的照搬只是刻舟求剑的徒劳。不能简单复制他人看似成功的模式,除非面临的情境和问题完全一致。解决问题必须基于自身具体情境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寻求独特的解决方案。别人成功是别人的,照搬没用!找自己病的根儿在哪才要紧!别看别人赚钱了就去学,情况不一样学了也白搭!必须老老实实搞清楚自己公司(或部门)为啥不行了,是产品不行?顾客跑了?还是成本太高?4. 变革之钥在己手,顾客视角为根本,洞见本质问题的实践者,才是驱动组织蜕变的核心力量。真正的组织变革不能依赖外部顾问的智慧,关键在于内部实践者(员工和管理者)培养解决问题(特别是发现本质性问题)的能力;并且,一切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最终都需要回归到理解顾客需求和视角这个原点上。想改变?多想想顾客到底要啥!想变好?指望不上外来的专家顾问,得靠公司里的实干派自己动手!最关键的是,真想解决问题,脑子里得时刻装着顾客,想想他们真正需要什么、为啥买你家东西。
图表即逻辑,逻辑即框架,框架即图表
我很少真正认真地看这种不是工具书的工具书。我从骨子里不喜欢这种 “实用主义” 超强的书。然而这本书,竟然让我有了推荐它的意愿和理由。实在是有点奇怪,不知道是我突破了自己,还是本书本身就是一个突破。
写麦肯锡工作方法的书很多,从《金字塔原理》开始,一搜一大把,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了,大多数书,我看不过三页。就是每个章节翻一翻,发现举的例子都十分幼稚,幼稚的问题又何必要咨询呢?
《麦肯锡图表工作法》是在得到偶然翻到的,还是那样,对于这些书,我需要看一看,谁让我每天都做着这样的事情,还需要带一批 “学员” 呢?方法呢,还是每章看一两页。我原以为很快就能读 “完” 这本书,结果却发现,在挑着读的过程中,我竟然在不断地翻看前后内容,而且做了很多笔记。最后我才发现,我竟然被一本我最不喜欢的类型的书,深深吸引了!
我想,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本书区别于其他写咨询方法论的书,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提出了 “路标” 的概念,而且说这本书是给 “非专业人士” 的,因为 “企业或组织要想获得真正的变革,不能指望那些顾问专家,而是要靠这些解决问题的实践者”,“比起从外面雇用的顾问专家来,大家才是最了解自己所在公司或所属部门实际情况的人”。而只要这些 “非专业人士” 能够发现 “路标”,也就意味着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什么是 “路标” 呢?书中很好的画了一张图示,来说明这个问题,完全用了自己的 “图表工作法”。
我们现在已经见过很多咨询的作品了,大家会说 “一图胜千言”,但是,你会发现真正让你自己画图的时候,往往就是大老板看不懂你画的图,真是 “形神俱损”,所以说要制作出一张高质量的图表,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咨询公司的强项之一。这就要说到本书另外一个吸引我的地方了,或许你看过很多教你如何制作图表的书,而且一般就是从柱形图、折线图这些开始说起,然后还要一步一步教你怎么画图。实际上,这些东西离真正的可读性图表,还有很大的差距。本书作者是怎么做的呢?作者巧妙地把这些技巧隐含到了各章节的分析中,而章节的安排是分析的框架和思路。也就是说,全书本身就是一个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框架,是找出 “路标” 的具体步骤,至于如何制作图表,没有详说,只是告诉你在每一步中,应该绘制出怎样的图表,在图表上放上哪些解释性的内容等。这也是为什么此书本身具备可读性。
虽然本书命名为《麦肯锡图表工作法》,实际上把很多咨询工作中的经典模型运用作者自己的结构和思路,非常清晰地利用图表展示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不简单的工作!譬如说,你如何去理解一家企业或者是一个行业的现状与问题?总结一下作者的方法,那就是三步走,而且这三步都可以非常准确地绘制在图表上,第一步,与他人比较,与一般规律,譬如竞争对手和均值比较,可以发现要分析的企业是否存在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性程度;第二步,与历史比较,也就是与自己的过去比较,拿出企业过去的相关数据,这可以让你发现更多地细节,而这些细节都可以在图示中展示出来;第三步,与当事人访谈,去询问上面两步发现的不同与细节的原因,最后绘制 “概念图”,描述问题,点出 “路标”。概念图是什么呢?我们平时看到的流程图、树形图、组织框架图等,都是 “概念图”,区别于数据图表和分析图表。至于数据图表和分析图表的区别,等您去书中发现吧,相信能给您拨云见日。
也就是说,本书不是在教你怎么阅读图表,是在叫 “非专业人士” 怎么制作图表。读完这本书,你会有这种感觉:世上没有哪个问题是一张图表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来两张!
最后,我想说:图表即逻辑,逻辑即框架,框架即图表。所以说如果真的有个问题是图表解决不了的,那就说明你还能建立起能够真正理解这个问题的逻辑。如果说逻辑本身让你望而却步,那就用框架结构,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词汇。思维的框架,才是图表的后台。怎样才能有框架、有逻辑?嗯,我觉得 “罗辑思维” 一开始就是用框架和逻辑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很多人。所以,一路从 “罗辑思维” 跟到 “得到”。所以,我的建议是,多在这个平台上逛逛吧,你会越来越有逻辑的。非常期待脱不花在周二得到例会直播里面说的那门新课程 —— 蔡钰老师的批判性思维,我相信这门课程会让你更有逻辑,有逻辑就是有框架,有框架就能绘制出有意义的图表。你看,图表工作法这件事情,还是要从思维逻辑开始。
希望您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不是工具书的工具书。
用事实思考,用图表表达。
关注事实而非情绪,与评价。去发现真正的事实是什么?用图表表达。并非只有数字可以用图表,文字,也可以。列出相关因素,再分类管理。梳理逻辑,按时间,流程,进展,的顺序罗列。深挖背后的原因,洞察真相。action:将工作流程图表化。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