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北师大心理学博士郭召良实践心理学治疗方法,心理咨询实践步步详解、拿来即用!

内容简介

内容侧重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素养,一方面,为了教导读者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分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而详细讲解了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中的概念化、结构化、认知评估和干预策略;另一方面,强调实务操作,深入讲解了自动思维阶段、中间信念阶段和核心信念阶段会用到的各种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应用。另外,能够恰当处理与来访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心理咨询师成长必须经历的,本书还安排了咨询设置和咨询关系方面的内容来讨论这些问题。 希望读完本书,能够帮各位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的初学者和爱好者以及有自助需求的朋友掌握认知行为疗法技术,在工作与生活中应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推荐
  • 导读
  • 第1章 概念化
  • 1.1 什么是概念化
  • 1.2 认知概念化模型
  • 1.2.1 流程认知行为模型
  • 1.2.2 环式认知行为模型
  • 1.2.3 T形认知行为模型
  • 1.3 横向概念化与纵向概念化
  • 1.3.1 横向概念化
  • 1.3.2 纵向概念化
  • 1.3.3 现在与过去:横向概念化与纵向概念化
  • 1.4 认知行为疗法的病因观点
  • 1.4.1 自动思维是情绪/行为症状的直接原因
  • 1.4.2 自动思维是受核心信念和情境双重决定的
  • 1.4.3 核心信念是幼年时期形成的
  • 1.4.4 补偿策略是为应对负性核心信念而发展起来的
  • 1.4.5 补偿策略失效导致今天的心理问题
  • 第2章 结构化
  • 2.1 什么是结构化
  • 2.2 认知行为疗法咨询的结构化
  • 2.2.1 咨询进程
  • 2.2.2 咨询阶段
  • 2.2.3 干预流程
  • 2.2.4 会谈结构
  • 2.3 咨询计划
  • 2.3.1 问题清单
  • 2.3.2 咨询目标
  • 2.3.3 咨询计划撰写
  • 第3章 咨询设置
  • 3.1 咨询设置及其作用
  • 3.1.1 什么是咨询设置
  • 3.1.2 咨询设置的作用
  • 3.2 咨询基础设置
  • 3.2.1 咨询保密
  • 3.2.2 咨询付费
  • 3.2.3 不做重大改变决定
  • 3.3 咨询关系设置
  • 3.3.1 咨询同盟
  • 3.3.2 不发展私人关系,咨询关系要纯粹
  • 3.4 咨询场所和时间设置
  • 3.4.1 咨询场所
  • 3.4.2 咨询时间和频率
  • 3.5 咨询目标设置
  • 3.5.1 聚焦问题
  • 3.5.2 确定目标
  • 3.6 咨询会谈设置
  • 3.6.1 议程设置
  • 3.6.2 咨询笔记与应付卡
  • 3.6.3 家庭作业
  • 3.7 阻抗及其应对
  • 3.7.1 什么是阻抗
  • 3.7.2 咨询场所设置的违反与应对
  • 3.7.3 议程设置的违反与应对
  • 3.7.4 时间控制设置的违反与应对
  • 3.7.5 咨询笔记和应付卡设置的违反与应对
  • 3.7.6 咨询目标设置的违反与应对
  • 3.7.7 家庭作业设置的违反与应对
  • 第4章 咨询关系
  • 4.1 咨询关系及其层次
  • 4.2 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巩固
  • 4.2.1 兴趣、共情和理解
  • 4.2.2 真诚和乐观
  • 4.2.3 合作和寻求反馈
  • 4.2.4 调整自己的风格与来访者匹配
  • 4.2.5 缓解痛苦并取得效果
  • 4.3 咨询关系问题的识别与概念化
  • 4.3.1 咨询关系问题的识别
  • 4.3.2 咨询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3 来访者的咨询设置问题概念化
  • 4.3.4 来访者的咨询关系问题概念化
  • 4.3.5 咨询师的咨询关系问题概念化
  • 4.4 咨询关系问题的咨询策略
  • 4.4.1 来访者的咨询关系问题的咨询策略
  • 4.4.2 咨询师的咨询关系问题的咨询策略
  • 4.4.3 咨询关系问题优先
  • 第5章 认知评估
  • 5.1 认知评估的内容和意义
  • 5.1.1 如何评估心理咨询的效果
  • 5.1.2 认知评估的内容
  • 5.1.3 认知评估的意义
  • 5.2 认知评估的方法
  • 5.2.1 标尺评估法
  • 5.2.2 心理问卷评估
  • 5.3 认知评估的应用
  • 5.3.1 基线评估与结案评估
  • 5.3.2 过程性评估
  • 5.3.3 心理干预技术中的评估
  • 第6章 干预策略
  • 6.1 认知改变与行为改变
  • 6.1.1 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包括认知改变和行为改变
  • 6.1.2 知行合一
  • 6.2 认知改变策略
  • 6.2.1 认知改变的基础
  • 6.2.2 苏格拉底式提问
  • 6.3 行为改变策略
  • 6.3.1 行为改变的目标
  • 6.3.2 行为改变方式
  • 6.3.3 行为改变的风险及化解
  • 6.4 正念接纳策略
  • 6.4.1 正念和正念相关的疗法
  • 6.4.2 接纳与承诺疗法
  • 6.4.3 森田疗法
  • 6.5 干预策略的选择
  • 6.5.1 接纳还是改变
  • 6.5.2 改变路径的选择
  • 第7章 自动思维
  • 7.1 临床症状与概念化
  • 7.1.1 临床症状
  • 7.1.2 具体化与概念化
  • 7.2 认知内容与认知方式
  • 7.2.1 识别歪曲的认知内容与认知方式
  • 7.2.2 认知歪曲
  • 7.2.3 学习健康的认知方式
  • 7.3 认知行为疗法自助表设计
  • 7.3.1 通用的认知行为疗法自助表
  • 7.3.2 特定心理问题自助表
  • 7.4 其他认知行为技术
  • 7.4.1 情绪技术
  • 7.4.2 注意力技术
  • 7.4.3 问题解决技术
  • 第8章 中间信念
  • 8.1 透视中间信念
  • 8.1.1 其他疗法的类似观点
  • 8.1.2 中间信念与核心信念的关系
  • 8.1.3 中间信念与自动思维的关系
  • 8.1.4 中间信念内核:消极假设与行为方式
  • 8.2 从自动思维到中间信念
  • 8.2.1 从具体想法到认知信念
  • 8.2.2 从行为改变到行为方式改变
  • 8.2.3 进入中间信念的合适时机
  • 8.3 旧信念与新信念
  • 8.3.1 从补偿策略到应对策略
  • 8.3.2 新信念的表述
  • 8.4 中间信念的心理教育
  • 8.4.1 中间信念结构的心理教育
  • 8.4.2 中间信念的习得与失效
  • 8.4.3 中间信念的修正与发展
  • 8.5 认知改变
  • 8.5.1 认知改变的过程
  • 8.5.2 认知改变技术
  • 8.6 行为改变
  • 8.6.1 行为试验技术
  • 8.6.2 行为表演技术
  • 第9章 核心信念
  • 9.1 人格与核心信念
  • 9.1.1 什么是人格
  • 9.1.2 人格、自我概念与核心信念
  • 9.1.3 人格类型与补偿策略
  • 9.2 认知行为疗法的人格观
  • 9.2.1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人格
  • 9.2.2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 9.2.3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 9.2.4 人格障碍的本质
  • 9.3 从中间信念到核心信念
  • 9.3.1 走进核心信念阶段
  • 9.3.2 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变
  • 9.4 核心信念识别与心理教育
  • 9.4.1 核心信念的识别
  • 9.4.2 核心信念的心理教育
  • 9.5 核心信念的修正
  • 9.5.1 激发动机
  • 9.5.2 负性核心信念的检验
  • 9.5.3 正性核心信念的提出
  • 9.5.4 正性核心信念的巩固
  • 9.6 成长经验重构
  • 9.6.1 关注现在与关注过去
  • 9.6.2 成长经验支持负性核心信念的机制
  • 9.6.3 重构成长经验的策略
  • 9.6.4 传记分析技术
  • 9.6.5 两个我的对话技术
  • 9.7 结束咨询
  • 9.7.1 给重要他人写信
  • 9.7.2 与重要他人直接沟通
  • 第10章 巩固性会谈
  • 10.1 巩固性会谈的必要性
  • 10.2 规划巩固性会谈
  • 10.2.1 预告巩固性会谈
  • 10.2.2 安排巩固性会谈
  • 10.3 开展巩固性会谈
  • 10.3.1 健康状况的评估
  • 10.3.2 当前问题的咨询
  • 10.3.3 巩固性会谈后的安排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2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理学

    心理学不是万能的,比如说催婚问题。顺从家里人的意思,委屈自己,顺从自己意思,跟家里人矛盾。不逃避,不委屈,不将就,勇敢的说出自己意见了虽然会招来家里人的不满情绪,但这是他们的课题组而不是你的课题了。  一次次的心理对话,也是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知行为疗法进阶

      本书用循序渐进的案例分析,来一一剖析了关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使用方法。虽然是以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展开的,但其实针对个人也很具有帮助意义。心理咨询首先就是一个具有阶段化过程的行为,不是单纯的一两次就能达到的效果,首先需要分析遇到的问题在进行规划,整理出相应的步骤来一步步拆解实行。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回溯,不是为了去指责或者是怪罪,而是为了重建自己的认知。因为你的行为是通过事件,透过你的个人认知,进而最终形成的思想。中间最重要那个部分就是由你自己掌控的。还有就是不是思维认知一旦改变就立刻万事大吉,需要有一年的时间来进行一次次的效果巩固,直到形成行为习惯以后不会再有扭曲的认知或者此人之一出现,立刻可以分析拆解,并进而自行化解。对缺乏心理咨询经验的人来讲,他们可能认为首次会谈就可以解决问题,认为会谈流程往往就是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咨询师就给出一个解决方法,他们不知道心理咨询先要对问题进行评估,确定咨询方案,然后再开展咨询,咨询结束之后,还要巩固咨询效果。认知行为治疗师发现,如果有意识地增强来访者对积极事件的关注,减少对消极事件的关注,来访者就更容易增加其对新核心信念的相信程度。我们把这个方法称作积极自我陈述记录技术。防御方式的形成是由这四个因素交互作用所致:先天气质、早年经历、对重要他人的模仿和特定防御方式后的获益。20 种认知歪曲,如果按照认知观念层级来区别的话,有些认知歪曲属于自动思维阶段,如读心术、消极预测未来、灾难化、任意推论、过度引申、以偏概全和随意比较。有的认知歪曲属于中间信念阶段,如理想化、最高标准、担忧假设性问题、情感推理、内归因、和外归因。有些认知歪曲属于核心信念阶段,如黑白思维、贴标签、后悔倾向、苦算命运、选择性负面关注、拒绝相反证据和低估正面信息。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常棒

        进一步拆分自动化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从治标到治本,挖掘内心最深处的信念们,尝试改变它们。同时我也提醒自己,内心的信念,中间信念,自动化思维,不是那么容易矫正的,要慢慢来,用对方法,积累证据,逐渐改变。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