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5千字
字数
2018-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教育名家成尚荣先生教您如何设计儿童幸福的“跑道”。
内容简介
教育名家成尚荣先生基于自身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和观察思考,以专业视角深刻剖析了当下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有效开发策略,厘清了我们在课程建设中应该坚守的价值原则与教育规律,描绘了基于实践与教育发展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操作导图。我们应该怎样为儿童的幸福前行设计或铺设好“跑道”,让儿童在“跑道”上行走得自由而规范,快捷而有效?我们既是提问者,又应该是解答者。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在更大的坐标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 写在前面让课程透镜折射出文化的光彩
- 核心观点 课程透镜:问题透视与价值透射
- 第一辑课程改革:回归与出发
- 立德树人: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 一、立德树人:新时期我国的育人模式
-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保障
- 三、立德树人引领下的几个重要的教育任务
- 实践智慧:把握课程改革的走向
- 为儿童幸福前行铺设好“跑道”
- 一、课程并不神秘,但也不简单
- 二、儿童永远是课程的主语和主旨
- 把握平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
- 一、价值的多元与引导
- 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 三、人文性与工具性
- 四、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 五、自由与纪律
- 课程标准对教学行为改变的牵引
- 一、“课标意识”与“教学行为”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两个关键词
- 二、教学是由一系列行为构成的
- 三、课标对教学行为改变牵引的两个主要方面
- 四、课标对教学行为改变的根本牵引是坚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
- 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善于设计科学的适当的学习活动
- 六、教学行为的改变必须有利于学生“精彩观念”的诞生
- 七、教学行为的变革应体现学科的特质
- 八、教学行为不仅要教会学生学,而且要提升自己的教,要始终坚持教与学的统一
- 九、教师有多种显现行为的方式
- 十、变革教学行为
- 教师应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角
- 熟知非真知
-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一、陶行知的课程观
- 二、陶行知课程思想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 课程改革要唤醒学生的美丽心灵
- 让儿童在课程里站立起来
- 南京小学的课改气象与新的出发
- 一、市区教育局层面上,南京小学课改在战略主题引导下加强了课程领导
- 二、学校层面上,南京小学课改有很高的立意,实行有重点的突破,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校本特色
- 三、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发,南京市小学课程改革,已作好准备,开始新的出发
- 课程:未来领跑者的青春起跑线
- 课程改革:转动学校发展轴心
- 一、课程改革,转动轴心,牵引普通高中的内涵发展
- 二、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育人,学校内涵发展范式实质上是育人模式的探索建构
- 三、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专业化的技术支撑
- 四、课程改革、内涵发展是文化的过程,文化的进步让学校迈向自由境界
- 学习:课程改革的核心
- 素养之光·跨界之美·主题之智
- 一、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竖起课程综合的“标的”
- 二、以“跨界”思维为路径,明晰课程整合的形态
- 三、以主题教学为核心,确保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
- 班本课程的存在价值、准确定位与有效开发
- 一、在质疑与困惑中,确立班本课程的存在价值
- 二、在学校课程体系中,逐步明晰班本课程的定位
- 三、在激情与理性的统一中,合理开发班本课程
- 第二辑地方课程:特质与边界
- 地方性知识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开发
- 一、地方性知识的价值与地方课程的地位
- 二、地方性:地方课程的内在规定性及其文化意义的阐释
- 三、地方课程的开发与构造
- 地方课程管理和地方课程开发
- 一、两个任务的和而不同
- 二、关于地方课程管理
- 三、关于地方课程开发
- 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 一、何为地方课程
- 二、地方课程何为
- 三、如何开发地方课程
- 为学校服务:地方对学校课程管理的本质
- 一、服务与支持:地方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 二、过程和质量:地方对学校课程管理重点的把握
- 三、精神力量和制度设计:地方对学校课程有效管理的追求
- 地方课程的地位及意义
- 一、地方课程设置顺应时代要求
- 二、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
- 三、地方课程的地位与功能
- 地方课程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何为地方课程开发的主体
- 二、如何开发地方课程
- 三、地方课程重在开发资源
- 地方课程的根本意义在于管理
- 一、地方课程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二、地方的课程管理要做哪些工作
- 三、地方课程的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 让地方课程回到应有的位置上去
- 第三辑课程创新:智慧与品质
- 课程领导者:大智闲闲
- 规范,课程开发应有的品质
- 学科价值:边界的打开与坚守
- 如果只有课程标准
- 综合:课程世界是平的
- 走出教室一步,就是迈向生活
- 艰苦教育要在课程中落实
- “伙伴课程”:儿童建构自己的学习
- 美好的电影课
- 让学生节日成为一种课程文化
- 角落里的课程
- 童话主题课程的开发
- 课程改革:“回归”不是倒退
- 体育艺术教育价值的再审视
- 别了,“副科”
- 为了智慧的生长
- 一、幼儿园课程的特质与旨归:为了智慧的生长
- 二、幼儿园课程智慧的提升:对儿童的再发现与再认识
- 第四辑 课程隐喻:洞察与阐释
- 从内部“打破”是生命
- 回到“跑道”上去
- 经验,闪亮的课程拱门
- 课程文化:关于学习者的假设
- 一条新的起跑线
- 课程:学生的起跳板
- 走进“田野”
- 学校地理形态的课程遐想
- 附录 成尚荣:为拉小讲故事的人
- 后记我们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