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教师揭秘如何上一堂有灵魂的好课:学科育人、教学育人。

内容简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教学改革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诸多要求和挑战中,有一个命题越来越凸显,也越来越急迫,那就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宗旨应回到“育人”上去,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学科教学中。这一命题可以概括为:学科育人、教学育人。假若,在学科育人、教学育人上我们有新的认识和突破,那么,教学改革将会走向更高境界,闪烁新的光芒。

学科育人与教学育人终归要落实到上课,要上有灵魂的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并担当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任,也许发生在课堂里,抑或说,是从课堂开始的,是从上有灵魂的课开始的。总而言之,本书从课程、教学、课堂、学校的未来逻辑与现实节律等方面对“育人”做了深度诠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灵魂的卓越
  • 第一篇 课程与文化,让学生看见太阳
  • 篇首语 课程育人:让学生看见太阳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国方案
  • 课程改革的文化自信
  • 坚守国家课程的主导性
  • 统编教材使用中育人价值的实现与“学科专家”培养
  • 爱国主义教育让青少年挺起民族的脊梁
  • 由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简称谈道德
  • 文化育人的核心要义与主要途径
  • 地方课程的发展检视与时代再构建
  • 价值体认:劳动教育的核心
  • 体育、艺术教育价值的再审视
  • 走向规范与品质的研学旅行课程
  • 第二篇 上有灵魂的课
  • 篇首语 上有灵魂的课
  • 学科育人:教学改革的指南针与准绳
  • 文化隐喻:重构语文教育
  • 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 以学为核心:语文教学中的真正实现
  • 中国风·母语美
  • 一份价值照耀的语文学习方案
  • 化:华应龙数学育人的“思想实验”
  • 高考考得很少,未来考得很多
  • 创造一堂好课
  • 回到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上去
  • 性相近,习相远:基本问题与独特性的文化表达
  • 第三篇 学校的未来逻辑与现实节律
  • 篇首语 未来学校的哲学追问
  • 理想国:未来学校的理想形态
  • 北京中学:核心素养与未来学校
  • 成志教育:儿童发展的价值坐标与行动方案
  • 走向成功的“巴小逻辑”
  • 快乐做主人:小学发展素质教育范式的时代建构
  • 从传统文化深处走向未来的大成教育
  • 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学校
  • 小学立德树人的审美范式
  • 推开门后的新发现
  • 真切地触摸儿童成长的节律
  • 共生文化土壤里长成的一片森林
  • 第四篇 傅厚岗随笔:心灵的记录
  • 篇首语 傅厚岗的文化记忆
  • 人人都是教育改变的力量
  • 中国儿童站立的姿态更加闪亮
  • 那通宵不灭的灯光
  • 好文章在孤灯下
  • 三个三千万元的故事:超越世俗的美好生活
  • 美学天空下的经典回响
  • 语文教学需要一张“元素周期表”
  • 自由地掀开第一页
  • 对意义的发问
  • 一切好似蟋蟀吟
  • 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 “怪作家”与“怪教师”
  • 砌墙脚与盖房子
  • 一位美术教师关于数学的故事
  • 撒下美的叶子与花朵
  • 三岁之翁与百岁之童
  • 作为教师的儿童
  • 课程的第一价值
  • 让教学制度回来
  • 思维突破,做换道超车者
  • 基石与磁石
  • 欣欣以向荣
  • 让思维的收获犹如颗粒饱满的麦穗
  • 让孩子睁大眼睛看看大人们是怎么劳动的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