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给中国家庭的养育之书,带你重塑高质量亲子关系。

内容简介

作为一位家庭教育专家,更作为一位在养育上走过弯路的母亲,作者王立宁将为广大父母带来一本有温度、有启发、饱含情感的养育指南。

本书有三大特色。第一,作为一名在孩子教养上走过很多弯路的母亲,王老师用自己亲身经历的失败养育教训,重新修复亲子关系的实操经验方法,以及自己持续学习成长之后帮助万千家庭的教育案例,来帮助广大父母再次成长。

第二,聚焦广大父母关注的典型养育问题,通过生动具体、细节丰满、有温度、有情感的一个个养育故事、教育案例分享,为广大父母总结教训,分享经验,成为觉醒的智慧父母。

第三,作者用自己切身的养育教训和教育经验,在起承转合中,用一个个极具戏剧张力、扎心而蕴含转机的故事,引发读者共鸣和启发,帮助父母看见自己,走上觉醒改变之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出于爱,为何却让孩子受伤?
  • 1 觉察 理解父母,看见自己,读懂孩子
  • 01 4岁时被母亲“抛弃”,36年后,我终于原谅了她
  • 02 妈妈给我的痛也成了我的智慧之种
  • 03 我如此有“老人缘”的背后是我一生的遗憾
  • 04 妈妈不让我滑冰,我以为都是她的错
  • 05 “离家出走”20多年,才渐渐读懂父亲的那份爱
  • 06 长大后才真正看见父亲的好
  • 07 父亲的那句话让我感到被深深地认同
  • 08 父爱如水,云淡归于静
  • 09 “大年三十的那顿饺子”,我重新看见了孩子
  • 10 一碗糊汤面,我看见了母亲、自己和女儿
  • 11 允许女儿跟后妈亲,我认为是给予女儿最好的爱
  • 12 “丧偶式育儿”都是怎么形成的
  • 13 好的教育就像老师的那碗蛋炒饭
  • 2 觉醒 与孩子重新联结
  • 01 从那一刻开始,我与女儿重新联结
  • 02 别让主观臆断阻断了孩子爱的表达
  • 03 母亲节我想送你一朵花,可是你却打了我
  • 04 只有解放焦虑的妈妈,才能解放焦虑的小孩
  • 05 对家的认同感,是培养孩子内核的关键
  • 06 我妈说我没常性,长大才明白那也可以是优点
  • 07 懂在爱之前,一位慢慢读懂孩子的父亲
  • 08 我终于学会做松鼠鱼,也真正看见了孩子
  • 09 我的“中央美术学院梦”,不想让女儿为我实现
  • 10 高考的前夕,我陪着女儿换专业
  • 11 我和姐姐踩过的水坑,度过的快乐日子
  • 12 情感关系畅通,教育才能发生
  • 3 允许 唤醒孩子的自驱力
  • 01 让兔子去奔跑,让老鹰去飞翔
  • 02 找到伤害孩子学习动力的罪魁祸首
  • 03 我用一个改变,助力孩子跨越学习障碍
  • 04 当孩子跟你说累的时候,请帮他停下来
  • 05 给孩子一个学习的理由,为他的生命画一个靶子
  • 06 关于学习,其实每个孩子都潜力无限
  • 07 我这样帮助女儿在学习上奋起直追
  • 08 为孩子的学习赋能,激发孩子的自主意识
  • 09 当成绩“卷”到尽头,未来教育拼的是什么
  • 4 接纳 陪孩子走过逆反期
  • 01 延迟性满足:从BJD娃娃说起
  • 02 不要被孩子的语言所蒙蔽
  • 03 女儿追星不学习,我是怎么做的
  • 04 我们禁止孩子做的,青春期他们会再做一遍
  • 05 为何我们与孩子渐行渐远
  • 06 一片沙漠只能孕育出仙人掌
  • 07 预防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只需要做对一步
  • 08 让自己成为你想要孩子成为的样子
  • 09 我帮女儿保号,反而让她不再玩游戏了
  • 5 抱持 让孩子自主自立
  • 01 养育是要帮孩子独立,而不是代劳
  • 02 家长不敢放手,孩子永远长不大
  • 03 自立的背后是深深的爱和安全感
  • 04 让孩子多参与家庭生活,越参与越独立
  • 05 我用这招帮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务
  • 06 坚持“爱”的立场,用“在场”为孩子兜底
  • 07 孩子偷钱,不打不骂也能让孩子不再犯
  • 08 爱的引导:帮孩子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 09 用爱唤醒孩子的善:13岁踢猫少年的改变
  • 结语 周遭的一切,都会因为我的不同而不同
  • 学员语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父母情绪稳,孩子有底气:唤醒孩子的自驱内核》

    【格式引文】王立宁著。磨铁图书.2025:20.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FTLtQPXsPQhhg5MM 在这本书中我将分享如何培养和谐的亲子关系,如何帮助孩子自驱成长、快乐长大。希望父母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父母需要觉醒。父母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提升与孩子的成长是紧密相连的。这种觉醒不仅仅要认识到孩子是自己的过去与未来的联结,更要深刻理解,作为父母,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爱,懂得爱与被爱的智慧,这种爱不是占有、比较或控制,而是真正地接纳与理解。第二,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父母需要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安全感和被尊重。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父母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或指责。父母可以通过嘉许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第三,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理解并接纳他们的独特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方式,父母不应追求完美或期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去探索,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第四,面对孩子的叛逆和 “躺平”,父母需要耐心和智慧。通过延迟性满足和建立规则感,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青春期的挑战。在与孩子沟通时,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要被孩子的表面语言所蒙蔽,而要深入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和感受。第五,父母需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自主自立中成长。放手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而是要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孩子独立面对生活的机会。通过让孩子自己管理财务、做出关键选择并承担后果,孩子可以逐渐建立起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负责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教子有方,静待花开;爱满于心,终成其才

      本书作者王立宁以母亲与教育专家的双重身份,将自身从 “失败母亲” 到 “觉醒导师” 的蜕变历程融入书中,通过 50 余个扎心而充满转机的故事,为焦虑的父母提供了一条从 “控制” 到 “抱持” 的成长路径。全书以 “觉察 — 觉醒 — 允许 — 接纳 — 抱持” 为脉络,层层递进。开篇 “觉察” 部分,作者以 36 年未愈的童年创伤切入,直面原生家庭对亲子关系的隐形影响。例如,她回忆 4 岁时被母亲 “抛弃” 的经历,成年后通过心理学方法化解怨恨,最终理解母亲当年的无奈。这种从 “受害者” 到 “和解者” 的视角转换,揭示了一个核心观点:父母唯有先疗愈自我,才能真正读懂孩子。书中类似的故事贯穿始终,如女儿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崩溃时,作者没有选择说教,而是辞职陪伴,甚至为做一道松鼠鱼苦练两天,即便遭遇女儿恶语相向仍坚持改变沟通方式。这些细节让理论落地,展现情绪稳定并非压抑愤怒,而是用行动重建信任。在 “允许” 与 “接纳” 章节,作者颠覆传统教育逻辑。她提出 “让兔子奔跑,让老鹰飞翔”,反对用统一标准衡量孩子。书中列举女儿追星、沉迷游戏的案例:当女儿为偶像设计舞台的梦想被接纳,当游戏排名全国第七的成就被看见,学习动力反而从对抗转为自发。这种 “以兴趣为靶心” 的策略,与当下 “内卷式教育” 形成鲜明对比。更可贵的是,作者强调 “谢谢比乖更重要”—— 当孩子分享玩具时,父母一句真诚的 “谢谢” 远比 “真懂事” 更能唤醒独立人格。这与近年教育研究中 “虚假自我” 的讨论不谋而合,揭示表扬背后隐藏的控制欲。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作者和女儿的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太激动了,原来好的家庭教育是这样的,我也要努力成为这样的父母。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