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父母情绪稳,孩子有底气:唤醒孩子的自驱内核》

    【格式引文】王立宁著。磨铁图书.2025:20.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FTLtQPXsPQhhg5MM 在这本书中我将分享如何培养和谐的亲子关系,如何帮助孩子自驱成长、快乐长大。希望父母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父母需要觉醒。父母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提升与孩子的成长是紧密相连的。这种觉醒不仅仅要认识到孩子是自己的过去与未来的联结,更要深刻理解,作为父母,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爱,懂得爱与被爱的智慧,这种爱不是占有、比较或控制,而是真正地接纳与理解。第二,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父母需要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安全感和被尊重。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父母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或指责。父母可以通过嘉许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第三,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理解并接纳他们的独特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方式,父母不应追求完美或期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去探索,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第四,面对孩子的叛逆和 “躺平”,父母需要耐心和智慧。通过延迟性满足和建立规则感,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青春期的挑战。在与孩子沟通时,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要被孩子的表面语言所蒙蔽,而要深入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和感受。第五,父母需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自主自立中成长。放手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而是要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孩子独立面对生活的机会。通过让孩子自己管理财务、做出关键选择并承担后果,孩子可以逐渐建立起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负责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教子有方,静待花开;爱满于心,终成其才

      本书作者王立宁以母亲与教育专家的双重身份,将自身从 “失败母亲” 到 “觉醒导师” 的蜕变历程融入书中,通过 50 余个扎心而充满转机的故事,为焦虑的父母提供了一条从 “控制” 到 “抱持” 的成长路径。全书以 “觉察 — 觉醒 — 允许 — 接纳 — 抱持” 为脉络,层层递进。开篇 “觉察” 部分,作者以 36 年未愈的童年创伤切入,直面原生家庭对亲子关系的隐形影响。例如,她回忆 4 岁时被母亲 “抛弃” 的经历,成年后通过心理学方法化解怨恨,最终理解母亲当年的无奈。这种从 “受害者” 到 “和解者” 的视角转换,揭示了一个核心观点:父母唯有先疗愈自我,才能真正读懂孩子。书中类似的故事贯穿始终,如女儿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崩溃时,作者没有选择说教,而是辞职陪伴,甚至为做一道松鼠鱼苦练两天,即便遭遇女儿恶语相向仍坚持改变沟通方式。这些细节让理论落地,展现情绪稳定并非压抑愤怒,而是用行动重建信任。在 “允许” 与 “接纳” 章节,作者颠覆传统教育逻辑。她提出 “让兔子奔跑,让老鹰飞翔”,反对用统一标准衡量孩子。书中列举女儿追星、沉迷游戏的案例:当女儿为偶像设计舞台的梦想被接纳,当游戏排名全国第七的成就被看见,学习动力反而从对抗转为自发。这种 “以兴趣为靶心” 的策略,与当下 “内卷式教育” 形成鲜明对比。更可贵的是,作者强调 “谢谢比乖更重要”—— 当孩子分享玩具时,父母一句真诚的 “谢谢” 远比 “真懂事” 更能唤醒独立人格。这与近年教育研究中 “虚假自我” 的讨论不谋而合,揭示表扬背后隐藏的控制欲。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作者和女儿的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太激动了,原来好的家庭教育是这样的,我也要努力成为这样的父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父母情绪稳定,孩子有底气 。 那意思是父母情绪不稳定,孩子就没有底气。  孩子有没有底气,难道不是孩子自己的事吗?  我们经常说母慈子孝 。但现实是母慈子未必孝 ;子孝母未必慈 。 母慈子孝离不开父母和孩子双方共同的努力 。  父母情绪稳定了,孩子的情绪才可能稳定,孩子的情绪稳定了,孩子慢慢就有底气了 。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