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1
3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高效学习脑科学》

    【格式引文】[瑞典] 安德斯・汉森,[瑞典] 马茨・万布拉德著,徐昕译。高效学习脑科学。中译出版社.2023:5.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EohymAA8DJMwRhie 在这本书里,你将遇到很多人,很多你认识的人。或者说,你认识他们的行为。“我的朋友就是这样的”,你肯定会这么想。或者这么想:“他们认识我爸爸吗?” 你甚至有可能知道某个人,他有着这本书里所有人物的特点(比如艾拉阿姨)。你也许还会发现,你自己也有例子中那些人物身上的特点。我们每个人差不多都是这样 ——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大家都有问题。不过能够得到一些建议 —— 比如如何帮助和支持那些需要帮助和支持的人 —— 总是好的。谁不想在紧急时刻成为一个英雄和拯救别人的人呢?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别让屏幕偷走你的专注力、记忆力和判断力,你每一次主动选择注意什么,都在塑造自己的大脑和未来的世界。关掉推送,拿起书本,管住手和脑子,你才是自己大脑的老板!1. 专注是记忆的钥匙,大脑只愿为此刻聚焦的事物建立长期记忆。不集中精力,信息便无法转化为有效知识。要学就得专心,不走神才能把知识真正装进脑子里。就像你给植物浇水,必须浇在根上,水才会被吸收。你拿着喷壶对着空气乱喷(一边学习一边瞄手机),地上洒了一滩水(时间耗掉了),但植物还是蔫的(知识根本没记住)。2. 屏幕时代的知识困局,依赖外部存储削弱思考深度,无知的代价是丧失判断真相的能力。总用手机查答案不记牢,脑子就会变懒,自己都分不清网上说的真假了!依赖网络会减少思考,失去独立判断力,容易被骗。像看地图脑子里没个大致方向和地点概念(知识基础),光靠导航 APP(网络搜索),很容易被误导绕进死胡同(错误信息)还发现不了。3. 你的每一次关注与分享,都在定义未来的信息生态。善意传播与清醒选择决定公共空间质量。算法会迎合你的喜好推送内容,而你的每一次点赞、转发都在塑造你看到的网络环境。你的行为很重要!经常在某个 App 上点外卖,点了几次炸鸡后,首页突然就开始疯狂推荐各种炸鸡、烧烤、火锅,仿佛全城的辣味高热量食品都在招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和现代意义上的商品。要完成一桩交易,我们需要卖家、商品和买家。在以社交媒体为主的电子资讯平台,卖家是平台的拥有者。商品是用户的关注和时间,也包括流量。买家是希望让信息达到用户的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当我们在流量池(也就是平台)发布短视频或消息时,我们就是卖家,商品是附着在消息上的时间与关注度。买家就是那些关注你发布的内容的人。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总结出的主题词是 “认知陷阱”。互联网的科技手段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各种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我们可能坠入各种认知陷阱,并导致网络 “成瘾”,带来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以及情绪问题等。这本书的作者立足当下最前沿的脑科学、心理学和数据算法等学科,简单明快地剖析了为何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不断地掠夺青少年的专注力和学习能力,以及如何科学使用屏幕提升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智慧地做 “屏幕大脑” 的用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屏幕时间” 这个词通常用于为一个人每天使用屏幕的时间设定一个限制。可是需要设定一个限制吗?这个我们自己最知道了…… 但为什么把手机放下会这么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良好的大脑发展取决于实践现实世界的经验。青少年使用电子屏幕的频繁程度与他们的语言、读写、想象力、执行力、记忆力、睡眠都密切相关。与此相反的是,那些健康使用屏幕的孩子,他们的大脑中连线更加发达、活跃,学习能力及智力也更加突出。有感于这一点,瑞典首席名医、国民心理学家安德斯・汉森携手青少年作家马茨・万布德拉,立足当下最前沿的脑科学,融合了神经学、心理学、数据算法等学科,简单明快地剖析了为何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在不断地掠夺青少年的专注力和学习能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警示屏幕产品,提高大脑效率

                这本书是在听书时被安利的,拿下后阅读,感觉不错。本书篇幅不长,读起来压力很小,但关于脑科学的点却讲了很多,并且结合了很多关于 “屏幕产品” 的内容。比如,仅仅是手机放在身边就能让我们的注意力下降,看屏幕产品越多,人的同情心和社交质量越低,等一系列结论。这些结论或许之前已经被写过,研究过,但这本书以简短的篇幅和风趣的语言描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我认为还是有一定价值。总的来说,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科学认识“屏幕大脑”

                    这个世界因为生意,产生了分析大脑的大数据,进而产生了让人上瘾的 “屏幕大脑”。屏幕大脑坏处多于益处。让人不知不觉中消耗了时间和注意力。自律不佳的,睡眠也大大影响,第二日无精打彩,效率低下。即使是用于读书,电子屏看似阅读速度快了,但是效果不如纸质书。因为场景会给记忆力加持,比如内容在书本的位置,当时的地点,都会一幕幕展现。另外,因为大数据的后台操作,我们看到的信息都是我们乐以看到的。而虚荣心的作怪,又让人们对外展现的都是经过处理的最光鲜亮丽的一面。而我们的心理认为这些光鲜亮丽的一面背后展现的都是有趣、幸福。反观自己,反倒是无趣无聊的。于是加重我们的不幸福感。总之,凡事有利有弊。电子屏幕让我们联系沟通便捷的同时,也让我们沉迷于其中。最好的办法是每天使用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旨在解释大脑与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不匹配性。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但我们的大脑依然习惯于草原时代的生活,我们的手机降低了我们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给当代人的事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的困恼。本书中的很多观点都是站在前沿脑科学的理论而进行论述的。比如视频内容如同汉堡包薯条等垃圾食品,给了卡路里,但并没有太多营养。作者也提到了睡眠对大脑使用的影响,我们使用屏幕时间越长,黑色素调节就会出问题,影响睡眠,从而损害大脑。还有睡眠与记忆的关系。我从这本书得到的启示是,当代人若要事业成功,我们不得不去学习大脑的使用方法和维护大脑机制的措施,如果不掌握这些,一些不明显的小问题就会让我们做事不能成功。毕竟千里之穴溃于蚁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电子产品对注意力的影响

                        很好很清晰地说明了手机等等产品如何让我们分神、分心,并且针对这一现象给出了几点实际的改善行动。值得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屏幕是一把双刃剑

                          1. 通过屏幕来获取信息的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常规的手段。2. 屏幕在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同时,也在消耗我们的专注力。3. 算法通过屏幕推送给我们的信息和食物中的快餐是一样的,及时而短暂的多巴胺让我们欲罢不能,但长时间来看,对我们的健康并不利。4. 学习这件事情:有方法却没有捷径。5. 屏幕正在侵占我们的睡眠和专注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毕仙僧!!!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