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管理大师拉姆·查兰毕生遵循的至高商业准则和人生信条。

内容简介

本书巧妙且高效地为任何规模公司的销售团队提升生产力提供了教程。查兰的方法涉及价值创造销售,从宏观层面来说,这意味着要重新调整销售团队对客户盈利能力的关注,而非仅仅着眼于自身的成功。

作者建议培养销售人员具备总经理的技能和思维模式,通过结合图表和来自真实公司的轶事,引导读者逐步修复有缺陷的销售流程,同时将这些概念和行动应用于贯穿全书的案例研究中。本书为当今市场上正在进行激进的价格竞争的企业提供了实用指南。

目录

  • 版权信息
  • The Translator's Words
  • 第1章 现有模式,难以为继
  • 改造现有销售模式
  • 推动销售角色转变
  • 全新模式前景光明
  • 第2章 存在问题,如何破解
  • 客户价值有待挖掘
  • 销售转型从何做起
  • 第3章 赢得信任,成为伙伴
  • 价值创造得靠信息
  • 商业思维必须培养
  • 客户沟通要全方位
  • 第4章 创造价值,服务客户
  • 第一部分:客户概况
  • 第二部分:价值定位
  • 第三部分:预期收益
  • 销售发挥领导作用
  • 团队制定客户规划
  • 第5章 销售转型,人才为先
  • 新型销售必备素质
  • 自上而下开展培训
  • 培训设计把握关键
  • 培训内容关注重点
  • 培训方式强调练习
  • 付诸实践持续提升
  • 宣传推广成功经验
  • 衡量评估转型进展
  • 招聘新型销售人才
  • 外部协同共创价值
  • 第6章 学以致用,获取订单
  • 如何准备销售提案
  • 如何促成深入沟通
  • 如何挖掘潜在疑虑
  • 如何敲定最终价格
  • 如何推动后续跟进
  • 如何创造新的机会
  • 第7章 持续推进,锁定客户
  • 自上而下推动转型
  • 建立组织支持体系
  • 增收节支双管齐下
  • 业绩目标重在增收
  • 业绩评估推动转型
  • 薪酬激励与之挂钩
  • 转型成败如何评判
  • 第8章 再接再厉,合作双赢
  • 后记
  • 附录 销售模式测评工具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从销售博弈到共生共赢

    作者查兰直指传统销售模式的致命软肋:企业往往沉迷于自身产品的细微优化,却忽略了客户真正的经营困境。这种自我中心的价值创造实则是价值创造的悖论。书中反复强调,真正的价值必须由客户定义,由客户的财务业绩衡量。这种视角的转换绝非简单的修辞技巧,而是商业思维的根本重构。它要求企业深入客户的运营流程,理解客户的客户,从外向内重新审视自身的每一个决策。本书的精髓在于其方法论上的穿透力。作者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框架:从识别客户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到将这些因素转化为可量化的经济收益;从重新配置内部资源以交付这些价值,到建立长期跟踪的价值计量系统。这一过程要求企业进行彻底的组织能力重塑。销售团队必须转型为价值创造顾问,高管需要亲自深入客户现场,产品开发需围绕客户的经济效益展开。这些变革意味着打破部门壁垒,重塑业务流程,其艰难程度无异于一场企业内部的自我革命。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对领导力角色的重构。他指出,领导者必须是价值创造文化的首要 architect champion。这远不止于口头支持,而是需要亲自参与客户对话,重新分配资源,调整绩效评估体系,甚至改变董事会议程的设置。领导者的专注点应从内部政治和短期业绩,转向客户成功带来的长期价值流动。这种领导力的转型是组织转型成功的关键前提。尽管本书初版于 2007 年,但其预见性令人惊叹。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客户对透明度和真实价值的要求有增无减。传统行业边界日益模糊,竞争不再来自已知对手,而是可能来自完全意想不到的领域。在这种环境下,唯有与客户建立深度共生关系的企业才可能持续生存。作者的价值创造哲学为企业在动荡时代的生存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基石。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