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教育家朱光潜先生赠予青年朋友的人生智慧之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的成名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朱光潜先生求学于欧洲,从海外寄回了这十二封写给青年朋友的信,最初登载在《一般》杂志上,后集结成册出版,多次重印。

信中所谈皆是青少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话题,如读书、作文、爱恋、情理、修身、做人,凡此种种。作者劝年轻的朋友们,眼光要深沉,戒骄戒躁,不贪容易,更不能随了世俗、急于近利。这些信件正是朱光潜先生提供给现代青少年的成长指南,是充满了人生智慧的必读经典。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一 谈读书
  • 二 谈动
  • 三 谈静
  •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 五 谈十字街头
  • 六 谈多元宇宙
  • 七 谈升学与选课
  • 八 谈作文
  • 九 谈情与理
  • 十 谈摆脱
  • 十一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 十二 谈人生与我
  • 附录
  • 代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6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朱光潜先生写给青年朋友的信,字里行间可以读出先生的良苦用心,一位长者在循循善诱,真诚而用心。最触动我的是第十分信,谈摆脱,以及第十二封信谈人生与我。强烈推荐去读原文。这里分享触动我的几句话:在谈摆脱中,朱光潜先生说,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理想的冲突场?…… 悲剧之发生就在既不肯舍鱼,又不肯舍熊掌,只在那儿垂涎打算盘。“摆脱不开” 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 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要免除这样的人生悲剧,第一须要 “摆脱得开”。积极说是 “提得起”,便是 “抓得住”。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才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在谈人生与我这封信中,朱光潜先生如是说,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我插一句:这句话,非常妙,耐人寻味)。…… 孔子谓 “知命 “,孟子谓 “尽性 “,庄子 “齐物”…… 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算人生,你偏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而索然寡趣。所以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一个热心惊赞。(妙!)感谢陈章鱼带来的书单,感谢朱光潜先生!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随时隔久远,但亦有可取之处为什么写给青年,因为青年的价值观最易改变,有时甚至 “听风就是雨” 其实内容对所有人都受用,几万字很短,便于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书,偶遇智者

        读这十几封信,突然感觉,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时代,但有很多问题,很多忧愁烦恼,竟然是相通的。读书真的仿佛穿越时空,和前人对话。这种感觉真是奇妙,让人很幸福。尤其是这几天在看一部纪录片,关于西南联大的,我几次泪湿眼眶,所谓的共情,大概就是我能感受到在那样动荡艰苦的年代,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求学报国。而我在想我能做到吗?我不知道。我深深佩服他们那一代人的选择和无所畏惧的决心。反思才能更好地生活,信里谈到了很多话题,关于读书,关于作文,关于升学,关于恋爱,关于生活等等,穿越时间的洪流,辩证地看待,不是一味地崇拜。在今天下午 get 到,偶遇一本书,可能是有幸遇到一位智者。由此,还是要多读书啊~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8条书评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