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朱光潜赠予青年朋友的人生智慧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的成名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朱光潜先生求学于欧洲,从海外寄回了这十二封写给青年朋友的信,最初登载在《一般》杂志上,后集结成册出版,多次重印。信中所谈皆是青少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话题,如读书、作文、爱恋、情理、修身、做人,凡此种种。作者劝年轻的朋友们,眼光要深沉,戒骄戒躁,不贪容易,更不能随了世俗、急于近利。这些信件正是朱光潜先生提供给现代青少年的成长指南,是充满了人生智慧的必读经典。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一、谈读书
  • 二、谈动
  • 三、谈静
  • 四、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 五、谈十字街头
  • 六、谈多元宇宙
  • 七、谈升学与选课
  • 八、谈作文
  • 九、谈情与理
  • 十、谈摆脱
  • 十一、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 十二、谈人生与我
  • 附录
  • 无言之美
  • 悼夏孟刚
  •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
  • 谈学问
  • 谈交友
  • 谈休息
  • 谈体育
  • 文学与人生
  • 写作练习
  • 咬文嚼字
  • 代跋:“再说一句话”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跨越百年的自我对话

    ——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潜【著】此书以书信的形式呈现,朱先生给我们解开了一个个挠破脑壳的人生难题。比如与读书有关的感悟、困扰现代人升学和选课的心得,还有关于动与静的见解,以及各种触及青年正在十字路口所遇人生困境的难题。说是 100 年前的书信,但其中大多道理无不已被现世明鉴,且仍能适而用之。我想,这本干货满满的书信,会是给你我迷茫人生与慰藉的良药。书中提及到卢浮宫的美国旅行团一段描述甚是有趣。“一个法国向导领着一群四五十个男的女的美国人蜂拥而来了。向导操很拙劣的英语指着说:“这就是著名的《蒙娜・丽莎》。” 那班肥颈项胖乳房的人们照例露出几种惊奇的面孔,说出几个处处用得着的赞美的形容词,不到三分钟又蜂拥而去了。一年四季,人们尽管川流不息的这样蜂拥而来蜂拥而去,丽莎夫人却时时刻刻在那儿露出你不知道是怀善意还是怀恶意的微笑。” 如今,在 100 年后的今天,现代人以千变万化的方式取而代之,但万变不离其泛泛之谈。在此,借着 “五一” 小长假,我们可否反扣自己灵魂三问:1、在看展的你,是真看懂了?或是纯为拍照打个卡?(拍照打卡乃 100 年后现代人社交的表达渠道之一,如古人之 “到此一游”。)2、在刷朋友圈的你,是真觉得赞?或是纯为互刷存在感?(朋友圈乃 100 年后现代人之社会重要渠道,如古人之 “飞鸽传书”,但速度要飞快得多,比如从我写这份信按下 “发送键”,传至 100 年前的朱先生之手,仅需不到 1 秒时间。)3、在围观老师网课的你,是真听得懂?或是纯为课时耗时间?(100 年后的我们,经历了一次长达 3 年的疫情,如古代之 “瘟疫”。期间人与人之接触几乎停滞,故将老师上课改为围观老师网课。)以上三问。作为今天的我们,答案或已心知肚明。我忽而羡慕 100 年前的朱老先生。从前很慢,书只能读纸质书,信只能执笔手写,一生也只够深爱一个人。而到如今,人生路阅尽千帆,归来愿能保童心趣乐,你轻松,我快乐。也未尝不可?其中,也只能自己去试探玩味了。

      4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起来如沐春风,想起来回味无穷

      朱光潜先生写给中学生的信,一本非常短的小册子,没多久就能读完。虽说对象是中学生,但对我这个离开中学十多年的年轻人来说,依然是受益匪浅。老先生的文字云淡风轻般,简洁但不失深度,读起来总有在看硅谷来信的感觉。每个问题他不会直接告诉你对或者不对,而是从他的所见所思所感出发,分享他的认识,这其实也是中小学生最缺乏的 —— 有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以分数论英雄。和朋友交流,朋友总说要是我上学那会儿,有人让我读这些书,教我这些方法,该有多幸福。我劝他,咱们现在读了,以后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感受这种幸福,这本身也是一种幸福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叮,请查收来自远方朋友的信

        这书说是朱光潜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实际信只占了一半不到的篇幅。不过后面的附录,同样精彩。


        朱老说自己每封信写 6 页纸,写完算完。
        这些信,从读书、作文到升学选课,从情理到动静,从舍弃到宇宙,最后讲到了很多人都会聊到的人生…
        纸短情却长。
        12 封信,每封都以 “朋友” 开头,用 “你的朋友” 结束,透过文字,一个大哥哥以 “过来人” 的角度,用心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最后占篇幅一半有余的 “附录”,是这些信的补充,也是升华。
        窃以为,如果不是为了 12 封信的延续和完整,其实这些内容可以打乱的,毕竟有些内容强相关。比方说:
        “谈作文” 跟 “写作练习”、“咬文嚼字”
        “谈升学与选课” 和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谈读书” 与 “谈学问”

        说上面这些建议,让我想到书里的一段话:
        “你无法把自己提升到莎士比亚的水准,除非你试过他的工作。莎士比亚的朋友本・琼森说得好:‘只有诗人,而且只有第一流诗人,才配批评诗。’”
        惶恐…

          转发
          1
        • 查看全部9条书评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