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用户推荐指数
心理学
类型
不可朗读
语音朗读
181千字
字数
2023-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正确归因以减少冲突,实现理性的幸福。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作者丹尼尔·R.斯塔尔德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社会心理学家现在关注一种常见但之前很少被人讨论的认知偏差,那就是“基本归因错误”,他们证明意识到基本归因错误的存在可以提升对他人的日常理解。
社会生活难免需要评判他人,然而,一旦人们忽视情境因素,这些眨眼之间就做出的判断经常被证明是错误的。社会心理学家将这一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称为“基本归因错误”。基本归因错误通常会导致对他人的误解、伤害他人感情以及消极对待他人,而这本书探索的就是基本归因错误悄然无声地出现在社会交往中的诸多方式。
作者调查了基本归因错误的常见案例,包括路怒症、微表情解读、“同性恋雷达”,社会上、网络上常见的谴责受害者行为等。在这些不同的案例之中,常见的共同点是,人们错误地认定固有的性格特征或意图能够解释他人的行为,从而忽视了同样有解释效力的情境因素。相反,在行动者-观察者认知偏差中,人们会诉诸情境因素解释自己做出的错误行为。
作者也披露了经典的情境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内容,考虑到了认知偏差的利与弊,还分享了许多减少认知偏差的策略。这本书内容丰富、妙趣横生,有趣的案例随处可见,新颖的洞见和充足的经验研究俯拾即是,相信这本书会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从而减少冲突的发生,实现理性的幸福。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社会判断和认知偏差
- 乔治·齐默尔曼为什么会射杀特雷沃恩·马丁
- 认知偏差日常案例
- 不用粗线条描述法
- 免责声明
- 一个建议
- 倾听读者意见
- 全书概览
- 第一章 演讲和交通拥堵:基本归因错误入门
- 基本归因错误
- 谁是提出基本归因错误概念的第一人?
- 一言以蔽之
- 第二章 政治和风言风语:基本归因错误层出不穷
- 政治不正确和轻度冒犯
- 脱离语境的引用:语境去除
- 基本但未被认识到的认知偏差
- 检验基本归因错误:一个提示
- 第三章 解读非言语行为:洞察力错觉
- 推断意图
- 解读他人内心活动时的教训
- 希博伊根福尔斯案例的其他启示
- 有时我们确实是对的
- 下流的手势和其他“显而易见的”手势
- 私人空间
- 公平对待解读非言语行为的专家
- 生活中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 同性恋雷达
- 第四章 准确判断面部表情?照片是会撒谎的
- 虹膜是窥视性格的窗户吗?
- 根据面部表情测谎
- 能够基于面部特征识别同性恋者吗?
- 理解面部情绪
- 总统夫人的面部表情
- 学术争议
- 更新研究结论:影响面部表达的情境因素
- 总结
- 第五章 社会角色:教皇不能当过保安?
- 教师角色
- 一个既害羞又外向,同时也是最佳女主角的学生
- 学生角色
- 终极角色效应
- 社会角色范式:对领导的感知
- 性别角色
- 第六章 行车途中的基本归因错误
- 与基本归因错误和愤怒同行
- 司机归因研究
- 攻击行为背后的情境因素
- 第七章 人际冲突:行车之外
- 本书之根本
- 诸多挑战
- 在工作中
- 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
- 饿极而怒之人
- 基本归因错误是原因也是结果
- 第八章 谴责受害者行为
- 谴责受害者行为的原因
- 灰色地带
- 第九章 个人因素也很重要
- 水杯并不是完全空的
- 请不要忽略个人因素
- 旁观者效应真相
- 斯坦福监狱实验:狱警的暴力倾向是天生的吗?
- 人际吸引:爱是盲目的吗?
- 谁更容易犯基本归因错误?
- 第十章 认知偏差的利与弊
- 认知偏差的益处
- 认知偏差的弊端
- 管理认知偏差
- 了解认知偏差:它真的有帮助吗?
- 除了了解基本归因错误,还要知道减少基本归因错误的方法
- 减少对亲近之人犯基本归因错误的频率
- 结语 理性的幸福
- 终极建议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