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想控制坏情绪,你得先认识它;不敢面对问题,就不能真正解决它。

内容简介

过日子,忙工作,都像集盲盒,不知道下一个到来的会是惊喜,还是遗憾。面对未知,我们应该学会幸福地工作。本书是写给年轻职场人的情绪管理指南,它不是只告诉你要想开点,勇敢积极面对任何事情的“鸡汤书”,而是一本涵盖了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理论和具体知识与经验的“教科书”。基于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和作者真实经验,本书致力于为我们提供“用得上的理论与实战技巧”,做到了不仅好读,而且好用。作者在本书中融入了个人数十年的压力管理经验。作者早年留学美国,后在美国和日本从事投行与经营咨询工作,常年担任企业管理顾问并创办了个人事务所。作者在常年的高压工作状态中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这也构成了本书的基础。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为何要增强心理韧性?
  • 总论 心理韧性的本质
  • 理论篇 用于强化心理韧性的4个基本步骤
  • 步骤1 定位错误的思维方式
  • 步骤2 驳斥错误的思维方式
  • 步骤3 发现正确的思维方式
  • 步骤4 选择好的负面情绪,采取正面行动
  • 实践篇 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心理韧性
  • 案例学习1 跨越愤怒
  • 案例学习2 消除罪恶感
  • 案例学习3 克服不安
  • 案例学习4 避免情绪低落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学会用那个B(《麦肯锡情绪管理课》读书笔记)

    说起来很有意思,买这本书是因为我家小主跟我逛书店,然后指着这本书说:“爸爸,你应该买这本书。” 情绪这个东西,我们都知道它存在,也都知道它很难被控制。我们通常都会认为,情绪是因为事情引发的,尤其是一个身处职场的中年人,面对着职场、生存和生活的压力,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你一个人来对付的时候,总会有那种负面情绪的产生,然后产生一种情绪耗竭的状态,再往后就是很难调动出那种积极的状态,工作和生活一直都处在一种被维持、被坚持或者不得不的状态,情绪就越来越低落。这种压力带来的情绪,不得不说每个人都会遇到,但是到底怎么应对,很少有人会告诉我们,就只能在一次次捶打中寻找着一种平衡。当有一天,落下了一根看似没那么重的稻草的时候,骆驼终于倒下了。所以对于这样的状态,到底该怎么做,或许我们能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答案。这本书其实带给我的主要是两个前提的信念。第一是负面情绪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好的负面情绪,一种是坏的负面情绪。第二是错误的行为其实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怎么看待发生的事情,所谓 ABC 理论。对于负面情绪,我们知道很多种,但是我们很少去分辨它们。但是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就是当我们把一种情绪,用一个词语描述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分辨出他们的不同,然后找到不同情绪之间的差别。当我们能够定义了差别之后,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它们,甚至是控制它们。所以让我们来看这些负面情绪的分别:“不安” 与 “担心”、“愤怒” 与 “不快”、“情绪低落” 与 “悲伤”、“罪恶感” 与 “自责”。当把它们列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情绪是可以这么分的,虽然说的好像是一个情绪,但是这两种情绪确实是有细微的差别,前者指向了封闭和对抗,后者则更多指向了开放和合作。所以当我们能够分辨这些情绪的时候,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也就是说,当我们产生这种情绪的时候,不要把它们定义为前者,而要尽量把他们定义为后者,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寻求改变和帮助。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地方,就是我们在前者这些情绪的状态下会经常产生一种对自己的要求是 “必须”,就是不达到就会有惩罚的那种感觉。在后一种情绪下,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大多是 “最好”,也就是说我们是在尽力,至于结果,并不是自己能够达到的,那就接受。虽然结果未必一定是好的,但是至少从自己的状态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寻求进步和改变的状态,哪怕结果没有那么好,对于自己的成长来说,至少是积极的,是在为下一次积累经验和教训,期望更好的结果的。对于 ABC 理论,就是说 C 并非由 A 直接诱发,而是以 B 为诱因引发的。只要拥有了这种正确的思维方式 B,那么在面对压力时,就算高兴不起来,规避坏的负面情绪和消极行动的概率也有望大幅上升。就是说,当发生了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对我们造成影响,其实并不取决与这件事情是什么,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真正决定这件事对我们的影响的是我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当我们用消极的负面情绪去对待这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就会让我们觉得压力很大,很沮丧,再这样的情绪下做事,哪怕是做好了,也会打一些折扣。我们不可能避免负面情绪,但是如果能用积极的负面情绪去对待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更多的或许就是改变和合作,我们会积极地去应对,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改进的措施。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考试没有考好,如果我们感到的是愤怒,就会把愤怒变成攻击,去指责和责备,让孩子得到的反馈就是害怕考试,进而可能会引起欺骗和隐瞒。如果我们用不快来处理,那就是回去寻找背后的原因,然后跟孩子一起分析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判断到底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然后一起去想办法改进和努力,帮助他共同成长。所以,对于情绪这件事,我们都应该理解的是,情绪虽然是由事件引发的,但是对于采取什么样的情绪,这是可以训练的。我们在产生情绪的时候,就要学会先退后一步,先看看自己现在的情绪到底是那一种,提醒自己不要掉落到坏的负面情绪那一边,要提醒自己不要 “必须”、不要 “封闭”、不要 “无所谓”、不要 “自责”。总而言之,要提醒自己尽量积极,告诉自己 “最好” 而不要 “完美”,毕竟 “完美” 可遇不可求,告诉自己尽最大的努力,接受最后的结果,人生还很长,并不是一次就会决定所有的事情。至于书中还有些具体的方法,比如,强化心理韧性的 4 个步骤:准确定位造成心理压力的原有的错误思维方式、驳斥(悖论 / 否定)错误的思维方式、发现正确的思维方式、以正确的思维方式为基础,选择好的负面情绪与正面行动。这些方法,去学习、去实践,然后做一个能够应对世事的自己。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可以有意识正向思考,但告别不了职场焦虑

      首先说明又是一本标题吸引人的书。这是一个努力了也有很高概率失败的不确定的时代,符合这个时代的动机激励方式是 “愿望” 型思维方式。作为企业,重要的是在难以出成果的环境下,通过强化员工的心理韧性,使大家能够顽强地努力尝试下去。思维方式对情绪有很大影响,所以通过管理思维方式去选择情绪对于压力管理非常重要。而所谓心理韧性理论的本质就是通过管理思维方式去对情绪施加影响。这是本书写作背景和主要思想。埃利斯的情绪 ABC 理论是支撑整本书的理论依据。在物质生活日益充盈,精神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任何一个立足心理理论的方法类书籍总会给自己一点正向的心理暗示,这就是收获吧,比如读完这本书我会有意识的规避 “必须” 型思维方式,学会更为平和的面对负向的结果,但如果说这样就能告别职场焦虑,那未免太小瞧人性。这恰恰也是这类标题党书籍的陷阱之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这本小册子有点意思,基本上是把阿尔伯特埃利斯的 ABC 理论变成了一个理性思考的工具,当然,埃利斯博士的理性行为疗法很强大,不过我始终有一个疑问,问题不可能被产生问题的思维方式解决,那么如果没有外力的干预,一个人可能通过自我反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吗?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