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躁郁症患者康复手记,一场绝望与希望交织的生命之旅。

内容简介

23岁研究生毕业的年轻人阿杰正要展开新的人生,却在此时确诊了躁郁症,跌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像被困住了。

作者以躁郁症亲历者视角真实记录一场绝望与希望交织的生命之旅。他经历了困惑、怨恨,克服了如“木柴在火堆里烧得噼里啪啦”的痛苦后,终于走出黑暗,迎来清晨,并鼓励人们,躁郁症康复后,人还是那个人,日子还是那些日子,但生命开始有了坐标轴,我们拥有了托起自己的底气。

全书分为“确诊以后的日子”“凭什么要好起来?”“开始治疗了……”“让头浮出水面”“ 康复的那一刻”五个章节,作为一个“过来人”,作者用直白平实的语言科普了在患病的每个阶段会遇到的困惑,同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诚恳、细腻地描述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本书告诉我们,哪怕身处无边无际的黑暗,哪怕被消沉悲伤的情绪困住了,但也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人间水火。因为黑暗中的路无论有多远,都会有结束的那一刻,第二天的清晨也都会如约来临,而你也知道的,天亮之后,会很好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字的背后,是一种温暖的关怀
  • 或许,我们也可以把它想象成种子
  • 前言
  • CHAPTER 1 确诊了,可为什么是我?
  • 确诊的前一天
  • 告知家人
  • 医生说确诊了
  • 如何判断自己该去看医生了?
  • 为什么是我?
  • 我的失败清单
  • 写给未来的一封信 01
  • 来自现在的回信 01
  • CHAPTER 2 凭什么要好起来?
  • 得了抑郁症是什么感觉?
  • 躁郁就是起起伏伏起起伏伏起起伏伏
  • 世界不公平……吗?
  • 凭什么要好起来?
  • 站在天台上的人
  • 活下去的理由
  • 写给未来的一封信 02
  • 来自现在的回信 02
  • CHAPTER 3 开始治疗了……
  • 刚开始治疗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
  • 如何争取家人的理解、支持?
  • 关于吃药这件事
  • 那,需要去做心理咨询吗?
  • 面对伤痕
  • 每天只动100米
  • 有空的话,什么书可以看看?
  • 我抑郁的时候听什么?
  • 去书店、菜市场和老人院
  • 那一天,我选择公开
  • 写给未来的一封信 03
  • 来自现在的回信 03
  • CHAPTER 4 渡过自己的海底
  • 试着就地躺下
  • 让头浮出水面
  • 我们是可以不放下的
  • 我们是可以害怕的
  • 带着抑郁去毕业
  • 决定给100人发新年祝福
  • 写给未来的一封信 04
  • 来自现在的回信 04
  • CHAPTER 5 康复的那一刻
  • 找份工作干
  • 这个奇怪的公司,奇怪的同事
  • 想辞职的念头来得很快
  • 我去徒步了,可是……
  • 不知要有多难才能……睁开双眼
  • 决定开始停药
  • 开始巡回分享
  • 康复的那一刻
  •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
  • 最后一封:来自现在的回信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体察,引导,不对抗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抑郁与躁郁往往与家庭创伤紧密相连,但事实并非如此绝对。有些人生活在家庭环境优渥之中,毕业后也顺利找到了心仪的工作,生活看似一帆风顺,却仍然可能遭受这些心理疾病的困扰。这不禁让人思考,或许坏情绪的滋生并不需要特定的理由。面对纷扰的思绪,有一种方法与禅修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当言语停止,念头却如潮水般涌来时,我们应当学会感知这些念头,并轻轻地将它们放下。这种做法旨在净化内心,清除贪念、忿怒与痴迷,让我们以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情绪与思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无需刻意追寻病痛的根源。很多人之所以陷入疾病的泥潭,或许正是因为想得太多。那些执着于心的念头,就像是潜藏的毒药,一旦紧紧抓住不放,痛苦便会如影随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接纳自己,接纳他人

      一口气读完了。说实话,现在各种大病年轻化了,真的很让人心疼又惊讶。但是对于躁郁症,我或许因为理解的不多,因为我认识的人就有两个抑郁症,而且一个零零后,一个是 98 年的,所以有点没理解作者 95 年为何取了这样一个书名。不过读完我就明白了,身边没有认识的人得过这种病,确实会很难理解那种身处冰火两重天毫无规律切换的感觉。你想开点就好了,你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就好了……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其实道理都是相通的,对于这样的人,应该多一些同理心️抑郁的时候就是东想西想停不下来,情绪低落到不受控制。可躁狂的时候又亢奋异常到令人无法相信你怎么会抑郁。所以两个极端相融,痛苦程度可见一斑了。跑步,读书,听音乐・ılıılıılıı;泡茶,聊天,晒太阳🌞哪怕没有条件找心理医生,也先从这些开始改变,先给疲惫不堪的心️找一个稍作休息的地方吧。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似乎有点躁郁症了,时而精力充沛到令人瞠目结舌,时而又悲观到觉得人生毫无希望。但读完这本书,我想,我的情况或许还没有那么糟糕。我一面努力为自己的目标做出努力,但常常是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拼尽了全力,而又把非常重要的事情放到了一遍。我以为是自己不够自律,可又会对有一些事情自律到可怕。我怀疑自己在假努力,因为我似乎有些形式主义上的努力了,可没有看到多少结果。是我真的努力了,还是方法不对?又或者其实我就是假装努力,然后至于结果?甩锅给运气?呃…… 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偏题了,但是写完之后确实内心平静了不少。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可以快速阅读的小书,但内容是一个病人真实的与躁郁症这种心理疾病斗争与相处的全过程。这是心理历程的改变,更是人生的改变。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