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体察,引导,不对抗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抑郁与躁郁往往与家庭创伤紧密相连,但事实并非如此绝对。有些人生活在家庭环境优渥之中,毕业后也顺利找到了心仪的工作,生活看似一帆风顺,却仍然可能遭受这些心理疾病的困扰。这不禁让人思考,或许坏情绪的滋生并不需要特定的理由。面对纷扰的思绪,有一种方法与禅修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当言语停止,念头却如潮水般涌来时,我们应当学会感知这些念头,并轻轻地将它们放下。这种做法旨在净化内心,清除贪念、忿怒与痴迷,让我们以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情绪与思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无需刻意追寻病痛的根源。很多人之所以陷入疾病的泥潭,或许正是因为想得太多。那些执着于心的念头,就像是潜藏的毒药,一旦紧紧抓住不放,痛苦便会如影随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接纳自己,接纳他人

      一口气读完了。说实话,现在各种大病年轻化了,真的很让人心疼又惊讶。但是对于躁郁症,我或许因为理解的不多,因为我认识的人就有两个抑郁症,而且一个零零后,一个是 98 年的,所以有点没理解作者 95 年为何取了这样一个书名。不过读完我就明白了,身边没有认识的人得过这种病,确实会很难理解那种身处冰火两重天毫无规律切换的感觉。你想开点就好了,你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就好了……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其实道理都是相通的,对于这样的人,应该多一些同理心️抑郁的时候就是东想西想停不下来,情绪低落到不受控制。可躁狂的时候又亢奋异常到令人无法相信你怎么会抑郁。所以两个极端相融,痛苦程度可见一斑了。跑步,读书,听音乐・ılıılıılıı;泡茶,聊天,晒太阳🌞哪怕没有条件找心理医生,也先从这些开始改变,先给疲惫不堪的心️找一个稍作休息的地方吧。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似乎有点躁郁症了,时而精力充沛到令人瞠目结舌,时而又悲观到觉得人生毫无希望。但读完这本书,我想,我的情况或许还没有那么糟糕。我一面努力为自己的目标做出努力,但常常是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拼尽了全力,而又把非常重要的事情放到了一遍。我以为是自己不够自律,可又会对有一些事情自律到可怕。我怀疑自己在假努力,因为我似乎有些形式主义上的努力了,可没有看到多少结果。是我真的努力了,还是方法不对?又或者其实我就是假装努力,然后至于结果?甩锅给运气?呃…… 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偏题了,但是写完之后确实内心平静了不少。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可以快速阅读的小书,但内容是一个病人真实的与躁郁症这种心理疾病斗争与相处的全过程。这是心理历程的改变,更是人生的改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年轻时以为自己抑郁了,看完书才明白那只是情绪压抑,尽管有过一丝丝轻生的念头,但也怕爸妈伤心难过而将那念头扼杀在了摇篮里。人生的很多槛是需要自己跨过去的。帮助别人能让自己觉得自己还有价值,活着还有意义。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要怎么样的。让你害怕的,让你担心的,你无法消除它,但可以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别的事情上,比如呼吸,比如徒步,比如运动,比如当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是个年轻人,我得了躁郁症》这和抑郁症不同啊,当然也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不过想死的念头不算太强烈。治疗的最难的一步我觉得还是承认自己得了病,尤其是心理疾病,如果是在老家还以为孩子疯掉了。朋友、家人、爱人(如果有的话),他们接受了自己,然后自己接受这一切,努力恢复,配合治疗,这是一个新的开始。药物治疗、认知治疗、陪伴治疗,不管什么吧,努力给自己的人生找到意义,不是为了什么人或者事而活,就是为了活着而活。黑暗中一直保存那么一道光,就算信念不强,力量薄弱,人生无意义,可是活着就是意义啊。风雨雷电,夏虫秋霜,恋人相伴,说的俗气一点,美好的事物还没有尝试一下,怎么就放弃了呢?既然人生无意义,那就把它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平平淡淡

              如题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