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逐字逐句讲透《传习录》,无需半点古文基础,从源头读懂阳明心学。

内容简介

《传习录》收录了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系统地反映了阳明心学的内涵,是学习心学不可不读的传世经典。它所阐述的为人处世之道,即使在今天,依然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备受世人推崇。可是多年来,《传习录》对于今人,一直是一个深奥难懂的存在。尽管市面上有一些文白对照本,但书中大量的引文和专有名词,依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本书作者华杉,研究儒学30多年。他吃透了阳明心学的本义,对于书中讨论的每一句话,他都能详细介绍其出处,再结合历史上众多先贤大儒的观点,条分缕析地把《传习录》讲透。全书语言通俗有趣,论述古今结合,无需半点古文基础,就能让你从思想的源头读懂“阳明心学”。翻开本书,轻松读懂《传习录》中的每句话,透彻理解阳明心学的智慧精髓。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 传习录序
  • 读书不能知行合一,就是玩物丧志
  • 第二章 传习录上
  • 如果一个人说他打通了儒道释,那就是说他儒道释都没入门
  • 《大学》第一学案:亲民还是新民
  • 心即理也,你自己心里都明白
  • 凡事能“走心”,自然左右逢源
  •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大学》第二学案:格物致知
  • “精”的目的在于“一”,“博”的目的在于“约”
  • 知行的三重境界: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
  • 从困知勉行,走向学知利行,最后走向生知安行
  • 看世界的另一个角度: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 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 “博学于文”不是只读书,而是读世间一切事
  • 人只有一个心,心中要么是天理,要么是人欲
  • 韩愈与中国的道统
  • 为往圣继绝学,最忌讳添加“自己的观点”
  • 《春秋》不写罪行过程,就没人跟着学坏
  •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文明的样板
  • 学习第一是立志,事业第一也是立志
  • 要学习,先改掉阻碍进步的坏毛病
  • 知行合一,学无止境
  • 下学而上达,应在“下学”上下功夫
  •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 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要存天理、去人欲
  • 心学就是“学习学”
  • 读书要先确定自己的“本体书”
  • “明明德”就是“致良知”
  • 儒家方法论,是时时刻刻都在复盘
  • 儒家之学,就是人情事变
  • 我心光明,万理灿然
  • 要拿挑别人毛病的习惯来对付自己
  • 集义,是养浩然之气的心法
  • 凡事开头错了,往后你怎么也对不了
  • 情绪和初心
  • 随时要自省,永远不自责
  • 养浩然之气,就要从“夜气”开始养
  • 居仁行义,就是心在腔子里
  • 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为了胜过别人
  • 占卜之事,君子不信
  • 儒家的中道,是变化的、动态的“中”
  • 学者当务为急
  • 始终服务于终极目的,随时回到原点思考
  • 道的表里精粗,远近旁类
  • 小人怕缺钱,君子怕缺德
  • 正确运用才智
  • 别哀叹世风日下,存养自己的风不要向下
  • 时时刻刻知道自己所当想和所当行
  • 大宇宙、中宇宙、小宇宙,感而遂通
  • 求之于心、坚定其志、充盈其气、如有神助
  • 知不足,路才会走得更长
  • 中庸没人能做到,只能无限趋近
  • 颜子没而圣学亡
  • 在心上存养,学问自己就会来
  • 集义、积德、养气、修身,四者是一件事
  • “理”是先于“事物”而存在的
  • “口耳之学”和“义袭而取”都是治学修身的大忌
  • 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
  • 墨家之“爱”与儒家之“爱”
  • 持志如心痛
  • 理学和心学,本质没有区别,只是角度的不同
  • 减一分人欲,就是增一分天理
  • 万事只凭诚意,不起私意
  • 志有定向,一条路走下去
  • 要做“达人”,不要做“闻人”
  • 只问精纯,不问斤两
  • 下愚不是智商低,而是不学习
  • 学习,不但要用心,还要践行
  • 一以贯之的一,就是忠恕之道
  • 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最快的进步,是不退步
  • 学习先立志,然后只问耕耘不求回报
  • 居敬、穷理、尽性
  • 戒惧和慎独
  • 儒学的根本是行动
  • 有一丝一毫非礼的萌动,就像刀割针刺一样受不了
  • 超越死亡恐惧,就进入了“夭寿不二”的境界
  • 真知就是行动
  • 活在当下,夭寿不二
  • 戒慎恐惧,就是自己教导自己
  • 过分自信是成功人士最大的弱点
  • 学习四书的次序,就是从诚意到诚身的次序
  • 第三章 传习录中
  • 诚意正心,是一种内心宁静的状态
  • 对标圣人
  • 心存敬意,深信不疑,切实笃行
  • 心是一个整体,要向心中求理
  • 走正道,立正命
  • 你的学习,是不是一种玩物丧志
  • 找到自己的拘蔽在哪里
  •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格物、致知、诚意的逻辑次序
  • 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肯平凡
  • 不温故,则无以知新
  • 圣人对“义理”生而知之
  • 拔本塞源论
  • 不羡慕别人的本事,也不争逞自己的本事
  • 正邪之辩,是人心永恒的主题
  • 读书是和古人对话,交友是和活人对话
  • 无我,则连通天地
  • 人人皆可成圣的道路
  • 功夫就是一刻也不能松劲
  • 学习的目的,在于给自己加分,不在于给别人打分
  • 要在事上琢磨,不要在字眼上纠结
  • 越是刻意要心静,就越是静不下来
  • 养成好习惯,是修身的最高成就
  • 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要省着点用
  • 良知本体,不增不减
  • 天有定理,人有定心,胸有定见,志有定向
  • 读书要还原作者的语境
  • 不要钻牛角尖
  • 不要“将迎意必”
  • 你想得,所以就失去了;只有你没想得,它自己才会来
  • 从陆原静身上看到六大流行“学习病”
  • 在困勉之中,循着良知良能,也是生知安行
  • 苦不苦,想想阳明亡命天涯处;乐不乐,学习颜回箪食瓢饮鼓瑟高歌
  • 学问贵在反求诸己,不是靠学知识、求解答就能得到
  • 良知不滞留于见闻,也不离开见闻
  • 丧尽天良的会议
  • 当做则做,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
  • 不怕被别人欺,怕的是自欺
  • 凡事不能只“动脑筋”,还得靠身体力行
  • 孔门之学是身心之学
  • 王阳明谈《大学》旧本
  • 诚意正心,至诚如神
  • 离开了具体事儿,讲道理就是空谈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我心光明,只凭着大是大非去行
  • 只要不存私心,一切凭良知,做什么都容易
  • 私智与公善
  • 天下人的心,就是我的心
  • 有一个人相信我的良知之学,就不算少
  • 论证越精细,离大道越远
  • 因病发药和因药发病
  • 行动的入手处,就是孝悌、洒扫
  • 真正至诚的人,谁也骗不了他
  • 在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上用功,就是尽心知天的开始
  • 蒙以养正,在童蒙时期就养成一身正气
  • 持续自我纠错,就是持续进步
  • 管住孩子之前,要先管住自己
  • 第四章 传习录下
  • 身、心、意、知、物都是一个东西
  • 静不下来,是因为心不正
  • 学问之道无他,不自欺而已
  • 每个人胸中都有个圣人
  • “致知”二字,真是千古圣传之秘
  • 用功时间长了,自然就有勇气
  • 人生即学习,分分秒秒都是学问
  • 不要急于改变别人,要花时间等待他
  • 从“我不该那么做”到“我不该那么想”
  • 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 想太多,都是因为没有去做
  • 只要有志向,千事万事都只是一件事
  • 认识自己的问题,注意改变,就是贤人境界
  • 与人为善是君子最大的德
  • 读书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
  • 圣人也不免被人毁谤
  • 道就是良知
  • 儒家养心,未曾离开事物,只是顺应天道
  • 世间的道理,都特别简单朴实
  •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 世界在我心中,我心中有爱,则全世界充满爱
  • 天理人欲的分界处
  • 吃一堑,长一德
  • 我们心中本来就有天赋准则
  • 大人物一生的事迹,都在他的音乐里
  • 学问之道,善与人同
  • 不给别人添麻烦
  • 思想最高处,只有体会,没有词汇
  • 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 坏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
  • 四句教
  • 既求物理,也要正事理
  • 能知行合一的人,自然有忠恕之道
  • 心即理也,就是不要把心和理分开
  • “尊德性”与“道问学”是同一件事
  • 看不见、听不着的地方,才是良知的本体
  • 放下自我,就是连通整个宇宙
  • 傲慢与懒惰能毁掉你的一生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2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少读书,多践行

    读《传习录》,我最大的收获大概就是少读书,多践行。得到有一个课程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我曾经以为这门课对我的影响极深,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但是,在学完这门课一年后,我忘了很多课程中讲过的东西。在学习完第二遍课程后,我觉得课程中有的内容的确改变了自己,比如不抱怨,再比如,相信一个道理是对的,就要坚定地去付出行动,再比如,哦,我想不出来了。后来我又去学了第三遍,并开始拿出真金白银去实践定投基金做时间的朋友,还加入了课程同学组织建立的 007 写作社群。然后现在,基金也就止步于定投,没有再实践更多的金融理财知识了,即使我也买了得到香帅老师的金融课,学了一大半,也买了并学完了得到张潇雨老师的个人理财课。007 写作也从公众号转到不需要怎么排版的简书再到每周不再进行主题写作。就是,很多半途而废。如果真的把李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课通过践行扎扎实实学透了,相信我的收获也一定比花很多时间把人文社科还有众多科普类课程大范围猎奇扫盲来的收获大。当然,除了李笑来老师的课程,学吴军老师的谷歌方法论、吴伯凡老师的日知录也很好。可是我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可以把每个课都践行一遍不是?少读书,不是不读书,而是发挥主动能观性,把用于学习的书和用于休闲的书分开,不自我欺骗自我安慰式学习,是把真正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内容践行学透。还有,要像警惕自己刷朋友圈刷微博刷视频一样警惕自己的知识输入,比如刷得到刷知乎。最最重要的,是在事上磨练自己,把注意力放在一个足够窄的区域,在专业上深耕。有的人,手上有把锤子就看到什么都是钉子。你手上啥都没有呢,用想象力去锤钉子吗?很多故事中讲,满分一百分,我什么都只做到了 80 分,最后得到一个独特的多维度竞争力。但是呢,你真的在一个领域做到了 80 分吗?最后的最后,我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一下子把自己以为搞懂的这些道理都做到,甚至可能要花十几年、几十年才能有明显的进步,我戒个看小说还花了一年多都没做到呢,但是既然知道了就开始行动吧。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8
      20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行合一

      夫子这本书是轮不到我来写书评的。所以就把夫子这四句教写在这里作为自己读书的心得吧:“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如有同道,一起来践行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传习录》感叹

        很久就想拜读王阳明的《传习录》,因为该书博大精深,一时不能理解,同时由于自己心静不下来,多年以来,只是偶尔翻看,从未读完。由于得到电子书平台每天 15 分钟读书计划,每天没读就有提示;更主要的,是老师的精心讲解,能够加深对条文的理解,能够让我们这些对古文一知半解的人能够学懂,这样,终于才能从头到尾看完了这本《传习录》。《传习录》只是读完了,还有很多内容未真正掌握,只是懂得王阳明学说皮毛而已,离知行合一还非常远,以后还要重复学习。

          转发
          1
        • 查看全部57条书评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