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日本女性主义理论人、《厌女》作者上野千鹤子,面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课。

内容简介

女性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女性主义?如何用女性主义进行思考?

围绕上述种种问题,日本著名学者上野千鹤子与知名漫画家田房永子,开始了一场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课堂。她们用幽默的语言、传神的漫画,回溯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畅谈母女关系、性、工作、婚恋、育儿等日常生活中的议题,驳斥关于女性的刻板偏见。

这堂课不仅开启了一趟全新的旅程,更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田房永子
  • 第一章 女人为何如此艰难?
  • 母亲的两条建议:“一定要工作”“先结婚再生孩子”
  • 婴儿潮母亲与失落的一代女儿,价值观的矛盾
  • 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斗争。母亲在干什么?上野千鹤子呢?
  • 她为何成为毒母?
  • 如何打断母亲传向女儿的暴力连锁?
  • “为了你好”其实是“为了我好”
  • 母亲,还有母亲的母亲,女人在任何时代都无比艰难!
  • 婴儿潮是这样到来的
  • 希望得到母亲认同的母亲
  • 所有母亲都会施压
  • 隐形的婴儿潮父亲
  • 谁也敌不过名为母亲的女性
  • 第二章 女人曾经如何战斗?今后该如何战斗?
  • 个人的即政治的
  • 性解放与妇女解放运动
  • 上野千鹤子为何成为女权主义者?
  • 靠牛仔裤夺回了性主体权?!
  • A面与B面/市场与家庭
  • 残疾人人权运动与女性主义。反优生保护法恶改运动
  • 职业女性与家庭主妇的割裂应该怪谁?
  • “活动主妇”的斗争方式
  • 免费幼保割裂女性
  • 第三章 认真思考婚姻·恋爱·育儿
  • 将战场转移到日常生活中的女性
  • “一人一杀”。从家庭开始改变社会!
  • 男性不会主动改变是因为坐享“男性既得利益”
  • 婚姻、恋爱,不可小看!
  • 经过半个世纪,女性的结婚意愿改变了?
  • 女性职员从“新娘候选”变成“战斗力”
  • 生孩子是父母的利己行为
  • 一切的不重视都会影响孩子
  • 强行干涉孩子却不打扰丈夫的妻子,逃离妻子的丈夫
  • 如果不保持缜密的交涉,夫妻关系就不会改变
  • 第四章 女性主义与性主题。永别了,大叔式思维!
  • 叔味浓郁?!东大陋习?!
  • 以女儿母亲的身份思考“性”
  • 歼灭大叔式思维!
  • 以儿子母亲的身份思考“性”
  • “女权主义者=性保守”的误解
  • 受欢迎的女人即好推倒的女人?
  • 我们被洗脑了太多事情!
  • 儿童动漫中不断蔓延的男女不匹配
  • 高潮,这就是我的革命!
  • 第五章 我是女权主义者?
  • 女权主义者不受欢迎、讨人嫌、受欺负?
  • 就是要以抵制的方式强迫电视节目和广告吸取教训
  • 女权主义者的形象改变了!
  • 男人很清楚自己的权力优势
  • “女权主义者=想当男人的女人”的误解
  • 只有女性参战才算平等?
  • 学校能教女性主义吗?
  • 战斗应激反应的问题是同性友爱的象征
  • 女性主义是让女人坦然接受并爱上女人身份的思想
  • 我是女权主义者!
  • 结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8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女性主义,不是让女人成为女王

    好巧,女神节刷到这本书。上野老师和田房女士在这本书里,讨论了一直不被人看到和关注的 “看护和护理的世界” 。田房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这就像是世界的 A 面 和 B 面 。那么女性主义的终点就是逃出 B 面 世界,去到 A 面 的世界?并不是。很多人,对女性主义是有误解的。女性主义不是让女人成为男人,女性主义和任何平权运动一样,其初心是为了尊重和保护每个人活着的尊严。
    如果说女性不断奔走于 A 面 和 B 面 ,疲于奔命,几近崩溃…… 那么,我们想要重新建构的社会,是一个把 B 面 的 “无偿劳动” 拉到 A 面被看见、被重视。同时把只在 A 面 生活的人,也拉到 B 面 一起承担、相互扶持的过程。这就是上野老师说的 “让弱者以弱者的姿态得到尊重” 。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是上野千鹤子第一本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读物。本书语言幽默平实、通俗易懂,在轻松的对谈形式中向大众普及女性主义的内涵、历史,以及如何以女性主义角度思考日常中的工作、婚恋、育儿问题。本书内容触及现代女性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揭示了在当今社会中女性仍然面对的诸多不公与困境。上野千鹤子从自身的经历着手,将女性主义放置在个人生活的背景中,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作者用幽默的语言、传神的漫画,回溯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畅谈母女关系、性、工作、婚恋、育儿等日常生活中的议题,驳斥关于女性的刻板偏见。本书不仅开启了一趟全新的旅程,更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不是讲了女性主义,就值得高度评价

        很讽刺的是,一部企图打破性别偏见的书,封面却是性别刻板印象最强的粉色我怀着严肃的心情认真读完全书,觉得目前的评价有些言过其实。书中对男性的描述,措辞实在很有误导性,比如 “绝对”“就是”“从来不”,很难不认为作者没有把男性群体设置成假想敌。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指责男性,把复杂的群像用简单的标签代替,那不过是在用另一种刻板的方式去对抗原有的刻板 —— 你并不是想寻求新的出路,而只是为了对抗原有力量发展出另一种可与之抗衡的极端力量。而这并不是一个想要争取性别平权应有的理性态度。女性主义更多是是想办法与男性携手共同解决偏见这一难题,而不是一味把男性放在对立面。无论豆瓣还是得到,我认为大部分人的高分是给了本书探讨的议题,而不是本书讲述议题的方式本身。用对话体探讨一个深刻复杂的议题,除非是像《十三邀》那样精心设计过的访谈和谈话人,否则一轮轮你唱我和后,很容易陷入 “自说自话” “强化自身原有观点” 的怪圈,反而不利于大众建立对女权主义者的客观认知。不否认书中有很多振聋发聩的 “金句”,但从占比来看性价比较低。入门女性主义选这本并不适合,书中过多的本国历史令对 “性别平权” 的讨论变得不那么具有普遍性,且读者不易把握重点。你不需要知道什么 “婴儿潮世代” 或日本某时期的女性解放运动也可以对这一话题有严肃深入的思考。强烈推荐的是译林出版社的《女性主义有什么用》,这本书从很多日常出发,引出更广泛而隐性的问题,更值得作为入门书。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8条书评

        出版方

        真故图书

        “真故”图书是非虚构文学创作平台“真实故事计划”旗下出版品牌,Slogan为:真实打动世界,全网粉丝超800万。 《真故·女性叙事》《真故·90后叙事》等mook系列主题书,专注于收录非虚构作品,定期出版。 真实故事计划是国内头部非虚构文学平台,每天讲述一个从生命里拿出来的故事,发掘平凡生活中的吉光片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