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鲁迅是中国文学的巨匠,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旗帜。朱正先生的《鲁迅传》用通俗的语言记述的鲁迅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鲁迅大家出身,接受过系统的私塾教育,后因父亲周福清牵连到贿选,家境败落,父亲因病去世,鲁迅遭受打击,东渡日本求医,因中途看到麻木的中国人的录像,毅然决然地走向文化救国的道路,回国成为中国文坛的一名旗手。鲁迅回国后,拿起笔锋,历经五四运动、左翼文化、抗日救国,以笔当器,以文与旧势力,旧文化,做殊死的争斗,唱出中国文人的最强音。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淋漓的鲜血…… 鲁迅虽然离开我们近一个世纪,但鲁迅的斗争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在勇往直前。希望我们的文坛再次出现鲁迅式的人物,把民族的精神推向新的高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代英雄,光照千古。毛主席在 1942 年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引言中,他做了一个很有特点的比喻,强调说:“中国革命有两支军队,一支由朱总司令指挥,一支由鲁总司令指挥,缺一不可。” 毛主席在 1957 年 3 月 10 日接见新闻出版界代表时,又谈到了鲁迅,对大家说:“鲁迅的文章就不太软,但也不太硬,不难看。有人说杂文难写,难就难在这里。有人问,鲁迅现在活着会怎么样?我看鲁迅活着,他敢写也不敢写。在不正常的空气下面,他也会不写的,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会写。俗话说得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鲁迅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彻底的唯物论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所以他会写。现在有些作家不敢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我们没有为他们创造敢写的环境,他们怕挨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们本身唯物论没有学通。是彻底的唯物论者就敢写。鲁迅的时代,挨整就是坐班房和杀头,但是鲁迅也不怕。”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