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书以小品文的形式,以鲁迅二十多年来的饭局为线索,严谨梳理介绍其交往和生活、创作日常,轻松耐读,资料丰富,实属另一形式的鲁迅小传。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详细记述了鲁迅自1912年来到北京至1936年在上海去世的24年里所参加的重要饭局。深挖并撷取史料中相关部分,梳理鲁迅整个生活概况、创作心理、文人交往等,勾勒出鲁迅在文学史之外,更为真实更为立体丰满的文人形象。同时以鲁迅为原点,辐射当时的文学大家甚至文学事件,为读者展现了身临其境般的民国生活现场。

目录

  • 版权信息
  • 鲁迅致姚克的请柬
  • 上卷:总部
  • 一个人的餐桌
  • 夜饮于广和居
  • 三饯许铭伯
  • “醉眼”中的朦胧
  • 绍酒越鸡之饭
  • 嗜好零食的周树人
  • 窗余壁虎干饭香
  • 留之晚酌
  • 要请,就要吃得好
  • 书店、餐厅和漫谈会
  • 教育部公宴
  • 沪上美食风景
  • 下卷:分部
  • 饯别蔡元培
  • 中秋招饮
  • 劝业场之聚
  • 乡党同席
  • 顾养吾招饮
  • 同陈师曾至益昌饭
  • 祭孔归途觅一小店晚餐
  • 高阆仙招饮同和居
  • 唱平湖调、刊刻佛经为母祝寿
  • 烹鹜沽酒作夕餐
  • 半农邀饮
  • 传叔祖母治馔饯行
  • 午宴买宅时赠物者
  • 海甸停饮大醉
  • 和孙伏园饮酒甚多谈甚久
  • 与二弟小治肴酒共饮三弟
  • 立契用饭
  • 西北大学办事人之宴
  • 治午餐邀陶元庆
  • “二许相争”的醉宴
  • 往石田料理店
  • 公宴太虚和尚
  • 东堤晚酌
  • 陶乐春的午宴
  • 南云楼风波
  • 荷兰西菜室作五十岁纪念
  • 特色酒家食三蛇羹
  • 邀一妓略来坐
  • 达夫赏饭
  • 十时三刻乃散
  • 休士风波
  • ABC茶店吃茶
  • 略设菲酌作长谈
  • 打牙祭的小小要求
  • 吃饭七次,笺谱两本
  • 陶陶居夜饭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震惊!新文化旗手鲁迅的宠物竟然是壁虎?民国年代北京最好吃的饭店有哪些?鲁迅与二许的三角恋情大揭秘!尽在《鲁迅的饭局》。鲁迅记日记,不像有些人一样会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只简单的记录一下今天主要做的事情,自然少不了出去吃饭。但是人情往来的轶事,鲁迅自己是不会渲染的,只好从同时代人的记录里查阅了。这么多同时代的人,作者还能找到资料,实在是佩服。关于里面的食物。有的人,看着看着书就打开了淘宝和 b 站。最开始对鲁迅感兴趣肯定和 B 站脱不了关系,up 主智能路障的鲁迅系列我一个不落的看完了,很多桥段和本书相同,想来应该是查找了相同的书吧。关于许羡苏,从前没有听说过,但网上对她的资料很少。对于她和鲁迅通信最多一事,衍生出两种说法。1. 如果不是周海婴现在的鲁迅富人就是许羡苏了。2. 就是本文观点,鲁迅本来就倾心于许广平。当然我有查到许羡苏由于是鲁迅同乡,做鲁迅母亲的代笔也说得过去。看到知乎上有人固执的认为许羡苏或许可以代替许广平的说法。看过《两地书》、捋过鲁迅的生命时间线后、了解其个性以后,我认为鲁迅对许广平的感情是特别的,是不可替代的。特此表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

      随着《觉醒时代》的播出,我们对于民国时期,那帮带领旧中国人民,走出藩篱的那帮知识分子,无不心神向往之。弹幕中关于鲁迅的评价,最多的是 “yyds”—— 永远的神;诚然鲁迅先生已然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座丰碑,也是官方钦定的,自曹雪芹之后,中国文学的第一人。然而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鲁迅太过于飘渺,太过于神话;不如《觉醒年代》中,鲁迅的一句 “啥时候开席”,让我们倍感亲切。我知道,历史对于一个著名人物的刻画,从来都是倾向于近神或者近鬼。这样鲜明的标签,有助于我们去识别他,但不利于我们去感知他们的温度。这本书,从鲁迅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饭局出发,有近乎于食堂的堂食饭庄,也有远近闻名的八大楼酒店。充斥着各类细节的饭局,让我们知道了一个有温度的鲁迅。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关于同一个饭局,不同当事人的记载,让我们知晓其中不为人知的小事情。比如关于鲁迅与林语堂的 “交恶”。在鲁迅看来,林语堂的讥讽就是冲着自己来的,而在林语堂和其他当局者看来,不过是一个戏语罢了,这就是误会产生的来源,同一句话,当事人的解读是包含着情绪的。还有一例,关于鲁迅参加易卜生来华的宴会,但未参加国际左联作家金西木的洗尘聚会;《文学》杂志的主编,记载了这个报道,并戏谑鲁迅不是真正的左联作家,有种趋炎附势的味道。鲁迅看后勃然大怒,认为其有意重伤自己,而主编当时的想法不过也是一种调侃罢了。这也是本书中,我能够看到的鲁迅生气最严重的场景。可见,对于任何人来说,不管其多么的大度,多么的斗士,多么地不在乎别人的看法,都有自己在乎的事情。鲁迅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从饭局看出,所以对我而言,这本书真的可以近距离去感受,民国第一斗士的风采与人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初阅读本书时,以为是鲁迅先生日常饮食,及至阅深,才知是以宴席为明线,实是专写了大先生与文坛交往的日常、个人恩怨及生活。这是作者高明之处,既吸他人眼球,又有深度并有兴趣阅之。比如大先生与内山完造的 “间谍门”、大先生与二许(许广平、许羡苏)情感选择、兄弟失和、大先生与二萧、孙伏园、刘半农交往等等趣闻轶事值得一看再看。从书中也可以看出,大厨到家治宴或者说送外卖其实在民国时期就已盛行。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