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论领导力》这本书,我是先从听书,再到电子书。觉得非常好,推荐给大家。书中写了阿登纳,尼克松,戴高乐,撒切尔,李光耀,萨达特六位领导人各具特色的领导力,其中印象深刻的是李光耀和阿登纳。李光耀依靠卓越战略,将一个蕞尔小国新加坡,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国家。今天的新加坡在世界大国中间游刃有余,某种程度上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借鉴了新加坡的成功经验。阿登纳依靠恭顺战略,使德国在二战以后迅速恢复,重新融入欧洲,并且具有领导作用。二战后德国几乎成了废墟,民众在绝望、仇恨、迷惘中挣扎。如果没有阿登纳审时度势,超强的领导力,德国就不能迅速走出二战的阴影,欧洲也不会是现在的欧洲。基辛格的《领导力》一书,值得看一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如果说处理极为复杂的挑战到天花板的水平,国家总统当然应该在列其中书中六人:- 阿登纳采取恭顺战略,带领德国走出因战败、分治、经济崩溃的低潮,创造条件重回欧洲经济的中心 - 戴高乐采取意志战略,带领法国走出二战创伤,在过渡时期重新稳定、繁荣民族自信 - 尼克松采取平衡战略,带领美国走出越战泥潭,平衡国际秩序,在中、苏、美中构建了利于美国的地缘政治 - 萨达特采取超越战略,带领埃及结束战乱冲突,为中东带来和平愿景 - 李光耀采取卓越战略,带领新加坡逆势翻盘,从零到一建设为世界经济第一梯队 - 撒切尔采取信念战略,带领英国从经济改革和外交改革,重拾国家振兴从领导力方面,体现的的共性是:- 之所以是挑战,即面临极大的困难。他们在看似悲观的氛围中,以信念、远见、意志、勇气和坚毅,分析形式、确立目标、制定战略、消除疑虑、争取支持、实现愿景、审时度势,引向正规和正确的方向 - 两条思考的主线:①连接过去与未来;②连接长期的价值观与民众此时此刻的期望。在两条轴线的交叉点:做出决策、赢得信任、履行承诺、指出方向 - 两种类型:①政治家;②先知。政治家类型,以理性和深思熟虑,极具现实主义,先考虑当下能做什么。先知类型,以激情和远见,极具理想主义,先考虑为了实现未来的愿景,应该做什么 - 决策悖论:悖论是,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能作出决策,但准确度受到挑战。但是当信息清晰明了起来后,决策空间却受到限制,挑战是直觉和决策力。所以当认为战略定义为:面临稀缺性、时代性、竞争和易变性等复杂条件限制下得出的决策结论大师的作品也有局限:- 为人圆滑。以人论事,人有正反面,但书中提及多是正面,领导人作出的错误政策极少谈及 - 地缘政治。从大开大合分出主次、虚实、周期和趋势,是战略分析的基本盘,所以从大到小落到现实,有个转化应用的难度 - 细节受限。描写尼克松那段,确实从细节的详实和角度的丰富上,超过其他。虽然细节受限,但是不影响理会意图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