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弱国无外交

    本书顾维钧传记,有些溢美,作为百年旧中国历史人物,通过他的个人史也可窥见中国积贫积弱的艰苦转型期知识分子的侧面,看本书重温中国近代史,他著名夫人黄蕙兰的传记《没有不散的宴席》更真实,两书可共读更有感悟。顾维钧典型的留美(崇美)派,他的待遇和声名也随着中美关系起落,顾维钧的个人史也是一部中美外交政治交往史,从中也可看出欧美政治的实力主义,从巴黎和会的被出卖,到联大被抛弃,世界政治舞台从来都是看实力,弱肉强食。他应该是当年中国外交第一人,现在旁观这一代精英知识分子的命运道路选择,从北洋政府到军阀混战,再历经日本入侵,世界大战,果党败退,联合国换位,每次都是命运的歧路,让人唏嘘。中国近代史适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时光倒流,读者是否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顾维钧和小马都是正牌留美博士,领袖英文秘书出身,但从小家学渊源,没有忘记民族出身,最近小马回乡祭祖,对果党等旧势力,但非明白些历史大势,都明白要顺延历史潮流,回归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才能记上正面的一笔。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听了《以公理争强权,顾维钧传》,顾维钧的形象在我心中逐渐立体起来。他让我深刻的理解到,外交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外交官就是战场上的勇士,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中,他们凭借智慧与坚定信念,为国家主权与尊严奋力拼搏。      在当时那个时代,顾维钧不愧为我国的外交脊梁,即便当时国力衰微,他也从未放弃以公理为武器,在列强环司的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取一丝权益。特别是在巴黎和会上那掷地有声的辩护,尽显外交智慧与民族气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顾维钧说,暑假回国时,他遇到的政商两界人士就鼓励他在美国尽力呼吁两国的合作。他认为这样的合作能使中国进步得更快,美国的对华贸易也能从中获益。“中国人单纯、率真,做生意和在政治上交往都很诚实。他们不会用外交来欺骗,不像某些邻近的岛国,嘴上说要做这件事,实际上却想着并正在做另一件事。” 这是顾维钧在美国媒体上对中国外交事务最早的表态,其中表现出的对中美友好的期望和对日本的厌恶是他以后几十年外交活动的基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风云变幻、浩浩汤汤,顾维钧从旧世界里锐意革弊的生力军,到新世界里固守危厦的 “旧势力”,是时代变换所致。无论如何,他在外交战场上的高光时刻是民族尊严的宣示和激励,值得永恒。观其一生,官场情场通达,左右逢源得以善终,不失为大智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此书前,对顾的认知局限于巴黎和会;此书读完,了解了顾作为外交家的不易,对中国外交进步的推动,只是俱往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应忘却的一代风流才子外交家

              传主是上世纪继李鸿章、郭嵩焘等晚清第一代外交家之后,受到专业训练并具备西学背景的中国第二代家中的翘楚;在民族内忧外患之际,激流勇进,担负起了种种艰巨而屈辱的不可能之外交使命;比起晚清外交家,民国时代的第二代外交家更具国际化和专业化技能与视野,在民族危亡关头,实现了诸多了不起的成就;但由于内战和其后的历史走向,传主不但位列四十三人大名单,其职业生涯中表现出的种种智慧、勇气、韧性和优雅风度,和其外交成就一道,被长期隐没在历史的角落中;看到今年的种种丛生乱象,难免对本书中的前辈们更加心生感慨和敬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于国之乱时掌外交权柄,笃信务实 “长袖善舞” 展风姿,顾先生千古!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