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开始练习布卢姆分类法
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尤其是现代瞬息万变的社会,无论知识或是信息的迭代速度,都是快得惊人。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会学习、高效学习。然而有人花很长时间学习,却收效甚微,有的人却可以学得很轻松,并能迅速掌握新得知识。这其中到底有何差异,就是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本书作者英国著名心理学硕士彼得・霍林斯在脑科学和学习方法领域深耕十余年,在其所着的《学习脑》一书中,从顺应大脑运行规律的角度,为我们规划出一套能深度唤醒大脑潜能的学习方法,稳定大脑边际系统,并提升专注力。并以此调控大脑的认知负荷,搭建完整的大脑信息系统,让知识易记且持久。市面上告诉大家该如何事半功倍地学习的书,实在是太多了。霍林斯在书中没有过度的吹嘘,而是从神经可塑性和大脑学习的基本原理开始介绍,分析记忆的类型和记忆保留的因素,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学习风格,针对性的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学习策略。让我们这种不是天才型的学习者,能通过阅读此书,学会像训练肌肉一样训练我们的大脑。对我个人来说最有收获的地方,就是本书的第二部分,探讨了如何有效地综合和保留信息,以及如何分解复杂的主题。霍林斯提供了一些方法来处理大量的信息,如何通过归纳、总结和复述来加强信息的理解和记忆。他还讨论了如何分解复杂的主题,以便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掌握脑规律,学习不焦虑这是一本讲述通过掌握大脑的学习规律,促进我们高效学习的书。下面摘录部分大脑基础知识。一、按照区域划分脑区:1、大脑皮层专注于分析思想,我们称之为 “爱因斯坦”,可以划分四个部分:额叶:大脑皮层前面部分,负责处理推理、表达和身体运动。信息的综合在这里进行。顶叶:大脑皮层中间部分,负责处理空间位置、触觉、压力和疼痛等感官信息。信息的吸收在这里进行。枕叶:大脑皮层后面部分,负责处理视觉信息。信息的吸收在这里。颞叶:大脑皮层底部,负责处理声音和语言,并通过海马体处理记忆。信息的记忆发生在这里。2、大脑边缘系统是大部分恐惧和焦虑的来源,我们可以把它看做胆小如鼠、容易受惊吓、希望躲避所有人和事的猫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丘脑:连接左脑和右脑之间的一团灰质,负责传递感官和运动信号,帮助管理身体的生理节奏和功能,比如睡眠。下丘脑:位于丘脑的下方,负责控制人体对饥饿、情绪、体温和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比如感觉冷和热。杏仁核:位于大脑左右半球内部,是情绪、生存本能、记忆和性冲动的来源。比如战斗或逃跑模式。二、按照感官功能划分脑区:视觉:大脑枕叶负责管理视觉。枕叶和顶叶负责管理空间定位。听觉:大脑颞叶负责处理听觉内容。右颞叶对音乐尤其重要。语言:颞叶和额叶,尤其是两个特别区域,布罗卡区和韦尼克区。身体:小脑和运动皮质(额叶后方)负责处理大部分运动。逻辑:顶叶尤其是左顶叶,是逻辑思维的主导区域。社交:额叶和颞叶负责处理大部分社交活动。边缘系统也会影响社交和独处风格。独处:额叶、顶叶和边缘系统与这种风格密切相关。三、真的如此吗?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大脑是以如此支离破碎的方式在运行。大脑是一个综合系统。当你在阅读时,你的大脑不只是视觉部分在起作用,大脑会把文字转化成画面,还能够让你产生情绪反应,外界的信息,比如声音和气味也会进入你的大脑,然后一起存储到你的记忆系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用脑科学彻底解构学习,理解和顺应大脑的自然能力为何有的人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学习却收效甚微,而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迅速掌握新知?有时候,学不会,可能只是因为不会学。要想让学习事半功倍,你必须顺应大脑的运行规律,以大脑喜欢的方式处理信息。本书作者彼得・霍林斯在脑科学和学习法领域深耕十余年,他从大脑神经元的特性出发,提出了一套能够深度唤醒大脑潜能的科学学习法。稳定大脑的边缘系统,就能提升专注力;调控大脑的认知负荷,即可高效掌握知识;搭建信息的编码 — 储存 — 检索系统,可以让知识记得又快有牢…… 没有谁生来就是学霸,只要学会像训练肌肉一样训练大脑,人人都可以成为学习高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这本书必须读,帮助你更科学的学习关于如何科学学习,这本书讲的非常系统。我们一直以来,尤其是学生时代,强调死记硬背,通宵达旦。但是这些都是低效的学习方法,而且非常辛苦。真正的可续的学习方法,不是一味的关注强度和持续时间,还要关注频率。而且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三者只能选择两个。频率也不是指反复看要学习的知识,而是有间隔的,主动回想之前学习的内容。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记忆的更牢靠。除了学习方法,也要关注大脑健康,疲惫的大脑,是很难学进去东西的。这本书不仅仅讲了理论,也配合着实际可操作的例子。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书# 第一章 学习的大脑
为了更好地学习,我们需要利用我们已经拥有的学习大脑。为此,我们需要理解大脑所偏爱的信息接收和处理方式,而不是像填充小丑车一样将信息塞进大脑里。实际上,我们有两个大脑,它们一直在相互对抗。它们分别是帮助我们学习的前额皮质和剥夺我们感官的边缘系统。当然,这个问题对于行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对于学习的影响,但它是我们探索神经学习的第一站。
归根结底,我们可以通过脑生理学确定三个主要的关注领域:信息吸收(即处理和摄取信息)、信息综合(分析、理解和赋予意义)以及信息保持(记忆和编码)。
对于最后一项,即记忆,我们探索了创建记忆的三个步骤,即编码、存储和检索,其中任何一个步骤的缺失都会加快遗忘速率,使你觉得你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在探索大脑拥有的技能之前,我们简单考察了学习的心理前提,它可以用学习成功金字塔来概括,其中自信(我能做到)和自我管理(制订行动计划)对于有效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它们是学习的前提条件。如果你不能制订针对挪威语的整体学习计划,不相信你有能力掌握挪威语,你又怎么能学会挪威语呢?
# 第二章 信息吸收
在顺应大脑的有效学习中,信息吸收是第一个关键点。如果我们不能看到、听到或感知信息,接下来的事情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信息无法进入大脑,任何记忆技巧和深度学习都是空中楼阁。
分心是学习的死敌。如果你能在完整的 10 分钟时间里将注意力集中在新的刺激上,它就比一个小时散漫而心不在焉的学习更有价值。我们需要认识大脑的局限性,不要故意进行自我破坏。
大脑的一个局限是,它不能将那些没有被有意注意力恰当感知的事物存储在记忆里。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有意减少分心,减弱分散注意力的趋势,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我们希望吸收的信息上。
确保合理吸收信息的第一步是考察我们为大脑施加的认知负荷。有三种负荷:内在负荷、外在负荷和增生负荷。它们与信息难度、信息呈现形式以及为信息赋予个人意义的难度有关。大脑很强大,但它毕竟是一种生理结构,需要充足的休息、放松和合理的认知负荷。从另一种视角看,我们只能在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这三个元素中选择两个。
> 大脑认知负荷是指在进行某项任务时,大脑所需要的认知资源。内在负荷是指任务本身的难度和复杂度,外在负荷是指任务执行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增生负荷是指任务执行者自身的情绪、压力等因素。这三种负荷共同作用,决定了大脑所需要的认知资源。对大脑来说,负荷过大会导致认知资源的不足,影响任务的完成效率和准确性。同时,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会导致大脑疲劳和压力增加,进而影响大脑的健康和功能
分块是降低认知负荷、促进信息吸收的绝佳途径,因为它可以将十个知识点转化成三个(这只是举例)。为学习过程三大元素提供帮助的简单分块方法包括根据分组、分类和模式分块 —— 你可以随意创建组别、类别和模式。促进吸收和综合(以及记忆)的有效信息分块途径包括将新信息映射到旧有信息之上,以及将信息分解成最小单元,以便通过某种对你有意义的方式将其组合起来。
・压力会使大脑无法关注、专注于或关心任何事情。第一章关于大脑结构特别是边缘系统的论述简单提到了这一点。当大脑承受重压时,一切功能都会关闭。不过,我们又不能没有任何压力。这种观点源于耶基斯 — 多德森的倒 U 形曲线。根据这条曲线,每个人都有一个所谓的甜蜜点,即使大脑达到最佳 “性能” 的压力点。为了保持专注,压力不能太小,但也不能太大。
・最后,关于信息吸收,我们必须动用各种资源,以实现专注和投入。所以,我们提出了不同学习风格和媒介的混搭。某种风格和媒介不一定在科学上比其他形式更优秀,但是如果信息的呈现形式不是我们喜欢或偏爱的类型,我们有时会疲惫、无聊,或者失去兴趣。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些采用不同风格和媒介的模型:主动和被动,感受和直觉,视觉和语言 / 其他,顺序和全局,以及存在争议的学习金字塔,包括倾听、阅读、音频 / 视频、演示、讨论、现实经历和教导他人。记住,关于学习风格的传说只是一种迷思而已。
# 第三章 信息综合
信息综合是以大脑喜欢的方式进行有效学习的第二个分支。综合又叫理解,它大概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的真正基石。它是指从内到外地了解新概念或新信息。你需要了解它所适用的上下文,从尽可能多的角度观察它,以确保真实而充分的理解,尤其是对于盲点而言。这听上去很难,而且的确很难。不过,这正是巩固理解和记忆所需要的艰苦努力。“没有痛苦就没有回报” 的说法也许不适用于此,但是如果没有明显的理由(即如果你不强迫自己努力),大脑就不会去记忆某件事情。
布卢姆分类法是一种理解和处理信息的神奇工具。它是走向深入综合的一系列思想元素。事实上,它的六个阶段提供了为确保理解信息而与信息深入互动的指导原则。在理解一个概念之前,你必须将其记住。要想使用一个概念,你必须首先理解它。为了评估一个过程,你必须先进行分析。要想创建准确的结论,你必须首先完成充分的评估。重要的是通过反省理解你目前处于分类法的哪个阶段。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SQ3R 方法是另一种增进理解的工具。它要求你与学习资源互动。大多数人只会将某种信息阅读或倾听一遍,SQ3R 方法则需要调研、提问、阅读、复述和回顾。这差不多是五个分析层次,可以使你增进理解。当我们知道前方有什么,并且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时,我们可以实现更好的学习。
自我解释(精致化询问)和费曼学习法是改进信息综合的最后两项工具。当我们不得不通过自我询问来解释概念时,我们会迅速发现什么是我们知道的,什么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后者叫作盲点,其数量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你能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或者引力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吗?你也许不能一下子说清楚,尽管你认为自己理解这些概念。费曼学习法是自我解释的一个分支,可以帮助你发现盲点。此外,它还添加了一项内容,即用类比来解释你认为你知道的事情。它大概是最强大的工具,因为它可以使你立刻感受到自己的无知 —— 这对学习是一件好事。
# 第四章 信息保持
在记忆信息时,你的大脑需要像海绵一样工作。你可以吸收和综合信息,但是如果无法将其记在脑子里,你就是在白费力气。你无法使用这些信息,甚至无法用它们应付考试。这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你必须记住它们。幸运的是,脑科学在这里特别有用,可以告诉我们哪些方法有助于信息记忆,这些方法很可能是你没有使用过的。
情感是强大的信息记忆工具。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生动形象、不同寻常、具有情绪感染力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生存,它们更具吸引力,往往更容易被我们记住。所以,如果能将信息与情感、生动的画面与难忘的故事(你自己编的)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实现更好的记忆。有意识的大脑可以通过许多潜意识挂钩从记忆库中获取信息,而情感是一个很重要的挂钩。
主动、努力而艰苦的学习可以实现最佳记忆。这与努力健身和强健的身体的关系类似。如果你的锻炼只包括 15 分钟步行,你的健身效果可能不会太好。所以,研究表明,总结、标记和助记术等被动学习方法不是特别有效。相反,下面两种方法的效果是最好的。
间隔重复要求你关注学习频率而不是持续时间。研究表明,间隔重复的效果优于其他大多数常规学习计划。所以,通宵死记硬背的效果不是很好,而学习时间表的规划则是至关重要的。
自我测试和实践可以从头脑中提取信息,而不是将信息塞进大脑。我们参与的迷你测试越多,我们的记忆和学习效果就越好,尽管这可能违反直觉。这种方法被称为检索实践,因为你需要检索信息。虽然检索实践主要是通过抽认卡片实现的,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检索实践的关键是采取主动。我们越努力,我们的学习和记忆就越深刻。只要你强迫自己学习,你就会学有所成。这里没有捷径可言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