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8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泉谷闲示是日本知名的精神心理医师。他基于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有关抑郁症的简明、实用的理论。在他看来,一个人可以大体上分为头脑、内心和身体三个部分,其中,头脑负责理性的分析和决策,内心指代我们的情绪和欲望,而身体拥有基本的直觉反应。抑郁症的本质,就是头脑过度专制引起了内心和身体的罢工。头脑关注的是 “应有的自己”,它总是为未来担忧,以社会的价值为标准,试图让我们活出期待被他人看到的样子。而内心和身体则组成了 “实际的自己”,需要极其费力才能勉强达到头脑绘制的自我形象。基于这套理论,我们在与抑郁症患者相处时不应对他们给予鼓励,也不要劝他们外出,或是告诉他们不要逃避,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他们的选择,给他们留出充分的时间和不受打扰的空间。陷入抑郁的朋友则可以尝试暂时放弃控制生活的执念,接受昼夜颠倒的作息,不必坚持做完任何事情,或是急于回归从前的生活。抑郁是一种并不轻松的经历,但它也可以是一段富有意义的旅程,暂时的停歇和休整,是为了步履轻快地再次上路。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抑郁的力量》,本书对抑郁症怎么样才算被真正治愈以及患者在摆脱抑郁症后应该如何生活等主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头脑、内心、身体三者关系的模型,头脑总是使用 “必须”“应该” 等话语,内心则侧重 “想要”“喜欢”,当抑郁症出现的时候,意味着内心和身体在罢工,这也说明了精神力量强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更新了对抑郁症的认识。应该的自己和实际的自己差距很大的时候,放下应该,尊重实际,重头再来。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当代年轻人不可错过的心理自助指南,讲清楚抗抑郁的关键所在,总结出能让人彻底摆脱抑郁的抗抑郁之道。抑郁症现在是 “谁都有可能得的病”。但是,基于常规认知的以药物等对症疗法为中心的治疗,仍会造成患者复发,无法彻底摆脱抑郁。只有正确认识抑郁的原理和机制,才能找到正确的抗抑郁方法。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无所事事也挺有养分的

          看完书后,试着在春节最后一天假期,出门说走就走,跟着内心的声音,牵着娃的小手找好吃的,聊好玩儿的。无非就是绕着家 3 公里转了一圈,提着好吃的回来。晚饭后自然而然地钻进房间,开始收拾东西,挪动电器,清空书桌,丢了一些,合并了一些。娃们边在做着作业,偶尔帮一下,不予干涉和安排。收拾完后脑子热热的,微微通电的感觉,也许这就是身体发出指令,心灵予以回应的电流感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更加符合日本的情况,没有给出更多实操的建议

            作者只把矛头指向现代社会是反自然反人性的。现代社会是有这样那样的弊端 但是我作为一个具体的个人 我无法改变现在的社会 那么我还能做些什么?如何在这样的社会中活得更加快乐?我是听了一丁老师的听书 过来看的书 其实听那本听书已经差不多够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挺好的解读,准备看原书。

              泉谷闲示是日本知名的精神心理医师。他基于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有关抑郁症的简明、实用的理论。在他看来,一个人可以大体上分为头脑、内心和身体三个部分,其中,头脑负责理性的分析和决策,内心指代我们的情绪和欲望,而身体拥有基本的直觉反应。抑郁症的本质,就是头脑过度专制引起了内心和身体的罢工。头脑关注的是 “应有的自己”,它总是为未来担忧,以社会的价值为标准,试图让我们活出期待被他人看到的样子。而内心和身体则组成了 “实际的自己”,需要极其费力才能勉强达到头脑绘制的自我形象。基于这套理论,我们在与抑郁症患者相处时不应对他们给予鼓励,也不要劝他们外出,或是告诉他们不要逃避,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他们的选择,给他们留出充分的时间和不受打扰的空间。陷入抑郁的朋友则可以尝试暂时放弃控制生活的执念,接受昼夜颠倒的作息,不必坚持做完任何事情,或是急于回归从前的生活。抑郁是一种并不轻松的经历,但它也可以是一段富有意义的旅程,暂时的停歇和休整,是为了步履轻快地再次上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抑郁是正常的

                我此刻正在经历抑郁症,感谢这本书的内容告诉我我是真的抑郁了不是懒不是矫情,我相信我会恢复会重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可以令你重生的书

                  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如获珍宝。书中的每一句话仿佛像手指一样拨动的我心弦。作者很大胆,他否定了很多主流的治疗抑郁症的方式,用更开放的角度引导患者对生活的重新认识。我们经常会被 “应该”“不应该” 这种固定思维所禁锢,但我都拥有独立的人格,我们有选择自我生活方式的权利,如果有抑郁症患者,我真心推荐这本书,他能够让你 “破茧成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抑郁是一份“礼物”

                    正如书名说得那样,抑郁的力量,先让你蛰伏、慢慢觉醒、最后破茧成蝶。抑郁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满满都是负能量。身在其中才知道,所言非虚,你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感觉人生一点意思没有,可为什么要说他是一份礼物呢?       因为虽然最开始他会带来很多痛苦,甚至带来很多轻生的念头,他不过是想告诉你,你该换一种生活方式了。现在的你太累,太压抑自己了,如果你一直这么生活,那么他宁愿去死。因为经历过暴风雨,我清晰地知道作者所言非虚。       抑郁是一种强有力的力量,告诉你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过程很痛苦,但过去后,你会感谢这场遭遇,他让你明白了生活不只是有一种生活方式,对自己好一点,与你共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敢于面对脆弱,才能破茧成蝶

                      抑郁症是这么多年都在研究及预防的主要病症。也许是想更加了解因为这个病而离开我的老师和同学,也许是不想再失去任何一个人,所以每次看到有新的书籍都会来看看。这本书不是传统的病症介绍及预防治疗措施,而是用作者自己的治疗案例来说明抑郁症的各种表现和成因。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与接受。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对抑郁症有一个新的理解,而不只是对于病人内心脆弱的指责,因为我知道那些因为抑郁症而离开我的老师、同学不是生活的懦夫,他们也在坚强地活着,可惜失败了。很想念他们,也用这本书来纪念他们。用听书解读的那句话就是,抑郁是一种并不轻松的经历,但它也可以是一段富有意义的旅程,暂时的停歇和休整,是为了步履轻快地再次上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者 “希望本书能给已经厌倦传统的、千篇一律的关于抑郁症的观点和治疗方法的读者带来新的启发。” 他做到了,很多打开困惑迷乱的角度,让人可以直面存在主义问题,直面空虚无用,在生活中放下意义,寻找意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好,很有启发的一本书,值得再学一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温暖的一本小书

                            温柔有力量,科学有见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薄书读下来有很有多启发

                              最大的启发是:抑郁状态增加了一个人现实人生觉醒的可能性我不确定自己是否曾经陷入过抑郁的状态,但似乎能从书中的内容中读到自己的影子,我也经历了从干枯到鲜活的转变,这个过程很漫长,但确实是可以实现的,如何实现?作者给出了方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抑郁就是头脑和内心之间产生了隔阂,导致身体不知所措。所以有时候越是自律意志力越强的人越容易抑郁,不要让自己时刻处于紧绷状态,学会让自己放松,每天都让自己有若干无所事事的时间,发发呆走走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按照泉谷闲示的 “头脑 - 内心 - 身体” 模型,抑郁症的本质是头脑过度专制引起了内心和身体的罢工。2. 在与抑郁症患者相处时,我们不应对他们给予鼓励,也不要劝他们外出,或是告诉他们不要逃避。3. 陷入抑郁的朋友可以尝试暂时放弃控制生活的执念,接受昼夜颠倒的作息,不必坚持做完任何事情,或是急于回归从前的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听书里听到这本不同于以往关于抑郁症的观点的书,感觉是让我一直不得其解的问题有了答案,所以立刻就开始阅读,读完感觉作者对抑郁焦虑成因的研究比较符合自身遇到的家人的状况,对我是有帮助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抑郁的本质

                                      抑郁不只是简单的疾病症状,而是长期被大脑压迫的内心和身体反抗。为了抑郁不发作,就要尊重身后心的信号,优先考虑想做而不是应该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一般般

                                        如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蛮多新知的

                                          虽然并不是我第 1 次觉得应该这样与抑郁症患者相处,但是医生这样的文章还是第 1 次读到。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