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8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越学习越得到

    最近被亲子沟通问题困扰,翻开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真像发现了宝藏! 书中没有枯燥理论,都是实用沟通技巧。比如孩子闹脾气,以前我会不耐烦制止,现在我尝试说出他的感受,像 “我知道你因为没买到玩具很不开心”,孩子情绪很快就平复了。还有代替惩罚的方法,用 “请孩子帮忙” 代替批评,孩子更乐意改正错误。 书里大量生动案例搭配漫画,很容易代入生活场景,边学边实践。读它,我在亲子沟通上少走很多弯路,亲子关系更融洽了 ,强烈推荐给家长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我们是如何与孩子逐渐疏远的

      与孩子沟通的误区
      一是否定和忽略孩子的感受,这会让孩子不喜欢跟你沟通,长期这样做会增加和孩子的隔阂
      如当孩子跟你说,“爸爸,我好累!”“妈妈,我肚子疼。”“爸爸,这个节目真无聊。” 你通常会怎么回应?你会不会说,“你才刚起床,怎么会累?”“你是不是不想上学,所以说肚子疼?”“这个节目多有意思啊,怎么会无聊呢?这本质上就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二是提建议、讲大道理,用半责备、半说教的口吻,说出孩子其实已经知道的道理和事实。他们会觉得你的话很烦人,觉得自己得不到理解。三是过分地表达同情、充当心理医生或者提很多问题,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可怜、很没用,因为过多的提问常会让他们产生防范和厌恶心理,会觉得更加郁闷。孩子:我的小海龟今天早上死了。爸爸:哦,是吗?真没想到。孩子:我还教它玩游戏呢。爸爸:你们在一起挺开心的。孩子:它是我的好朋友。爸爸:失去朋友真是挺难过的。你真是挺关心那只小海龟的。如何鼓励孩子的合作第一个是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问题。避免指责与埋怨如把 "你把牛奶撒了",“你把瓶子打碎了” 换成 “牛奶撒了”,“瓶子打碎了”。第二个是简单提示。如 “玩具需要回自己家哦!” 而不是大声咆哮和讲大道理第三个是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比如,“你真没礼貌,总是打断我说的话。” 第四个方法是写便条,把便条贴在家里的不同位置,作为提醒。如电视机上贴着:在开电视之前,想一想,作业做完了吗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将帮助你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亲身实践证明了书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该书在美国畅销 300 多万册,并被翻译成 30 多种文字风靡全球。世界各地的父母和专家热情洋溢地赞誉两位作者,她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的这套语言是那样行之有效,的的确确能缓解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的紧张关系,结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对抗,带来父母和孩子的合作。阅读本书的经历,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 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 “如何说?”“怎么听?” 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建立这个快乐沟通的平台,围绕 “如何说”“怎么听”,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3、代替惩罚的方法;4、鼓励孩子自立;5、恰当地赞赏孩子;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 30 种技巧, 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做到游刃有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把这本书写得个性化一些。在书中分享我们的个人经历、回答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并且还包括过去六年当中参加讲座的家长们提供的一些小故事和新观念。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追求着一个更大的目标 —— 坚持不懈地寻找一种肯定个人尊严和人性的亲子沟通方法。就这样,我们最初的担忧不见了。每一门艺术或者科学都有它自己的工具书,为什么不能有一本书告诉家长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 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先停下来先思考一下,多来几遍,静待花开

            看到这本书,有种相见更晚的感觉,刷完全书,也很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恨不得把所有方法都马上用上,来应对面对 6 岁儿子方方面面的大问题小问题,也期待立马见效,从而父慈子孝,和谐愉快。然而,看完之后,还是陷入沉思,照书做吗?似乎还是要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有些观点和方法,值得反复多看几遍,说话、做事前多增加一些思考,才能取得效果。总之,这本书值得多读几遍,一些经典的话术,值得背下来,直到变成自己的自然语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怎样和孩子沟通?先说出孩子的感受,不指责,不批判,先肯定情绪,肯定动机,孩子才能释放情绪。肯定孩子时要说出具体的行为,哪方面做得好,并同词语来概括出来,这样孩子不但理解这个词,还可以往这方面发展。让孩子也可以看到别人的优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管用实用的沟通经典

                这是一本育儿的专业书籍,但在逐字读完后,我情不自禁得给出了上面的感悟 “管用实用的沟通经典”,或许,我觉得这更是一本可以用于指导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书籍;有时感叹,很多经典的东西,自己到现在才接触到,而且还谈不上理解、运用,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本书已经是 30 年的修订版了;非常感谢国际存在 - 人本学院的 Mark 杨老师,是老师的 “随口” 推荐,让我和这本书有了连接,也推荐给大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时候只是自己觉得很有耐心

                  平等的与孩子交流,而不是实施 “强大巨人的暴政”,学到了一些可行的方法,描述接纳感受,描述性的表现真诚赞扬,合理的情绪表达和,提供开放性选择等。其实,部分方法在与成年人的交流时未尝不可适用,举一反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好沟通

                    我们有几个基本的原则可以遵守。如果我们愿意花时间倾听孩子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感受、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责备以前的过失,那么就不会偏离得太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抗与合作

                      同孩子交流的关键原则是要从 “对抗模式” 到 “合作模式”。先联结关系,再处理问题,冲突时先拥抱或轻拍后背,再说:我们冷静一下,一起想办法。示范脆弱,建立双向信任。我们也可分享感受:今天我的工作出错了,有点沮丧,但我会想办法解决。日常积累,培养情感,每天约定 15 分钟全身心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如搭积木、聊动漫)不指导不评价。接纳不完美的沟通,若情绪失控,事后道歉:刚才我大声吼你,是我没控制好情绪,对不起。我们重新聊好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值得读

                        太棒了,这本书。早就听说过,这次读了,真的很有用。很多故事,都给人启发,给人方法,给人力量。不管是教育孩子,还是与其他成人相处,与自己和解,都可以从中获得一些灵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常棒

                          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大量的案例很实用,发现自己跟孩子说话方式非常需要改善,现在跟孩子说话时会有觉察的意识,不会像之前只凭本能,有时情绪上来,很伤人。当然知道了不一定能做到,多少年积累下来的语言习惯很难改,但只要开始变化就是好事。一定会坚持实践书里的方法,今晚就就开始:跟孩子讨论下,写数学作业困难的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阅读感悟与实践

                            《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我读了第二遍。第一遍读完时,我满心兴奋,觉得找到了能把孩子带好的绝佳工具。可到实际运用时,却发现效果不尽人意,日子一晃就过去了一年。于是,我重新捧起这本书。其实,第一遍读完后,虽说感觉没怎么运用书中方法,但在日常生活里,它们已不知不觉地产生影响。在管教孩子时,我用到了书中不少奇妙的技巧。比如孩子激动时,我会先抱抱他,安抚他的情绪,再跟他讲道理;拒绝孩子某些要求时,我会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些技巧用起来起初有些生硬,老婆还打趣说我像在背教科书哄小孩。不过,这一年坚持下来,这些方法确实有效。女儿比以前懂事多了,我们的沟通也日益增多,她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第二遍读完,我有了更深的感悟:任何书都是工具,其作用能否发挥,关键在于使用者是否积极运用。在实践过程中,回忆那些曾不太理解的技巧,又会生出许多新的感悟。 对于工具书,关键在于多用。用过之后,还要反复翻阅,每读一遍,感悟都会有所不同。说实话,我特别感激《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它教会了我许多与女儿相处的方法。曾经有段时间,我特别苦恼。孩子调皮捣蛋时,我实在气不过,忍不住打了她一两次。可每次打完,我都满心懊悔。我心里明白,不该动手打她,可当时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但自从学习了书中的方法,我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数不胜数,打孩子无疑是最糟糕的选择。值得高兴的是,最近一年多,快两年了,我不仅没再打过她,甚至连想打她的念头都没出现过。孩子提出的问题,也都能慢慢解决。我还有了更深的感悟:孩子调皮,根源往往在父母。发现问题时要明白,用几年时间造成的问题,绝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慢慢化解。幸好我女儿今年才 6 岁,虽说在她五六岁时我才找到解决办法,但好在还不算太晚,还有时间慢慢纠正。要是等孩子到了十几岁,解决问题恐怕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我觉得,为人父母,越早读这本书,越早实践书中的方法越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中间内容很实用,跟孩子相处真的是把自己重新养育一遍,很多时候我们都容易从自我角度出发要求孩子做这做那,接纳感受很重要,尊重孩子很重要,用别的方式替代惩罚也很重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非常实用的沟通方法论

                                不仅仅限于和小朋友沟通和在意的所有人沟通都可以用到不仅有方法论还有应用分析,应用过程剖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剖析能够得到闭环的答案,这是读这本书最舒适的地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见和接纳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知道我的感受很重要,学着去表达,不以自我标准去要求孩子,当孩子有负面的行为时不去强化而是有计划的去引导,学习做个理性有智慧的父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错的实操工具书

                                    有公式技巧,有沟通案例。可以参考逐个实践,提升自己和孩子们的沟通技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反复阅读,过一段时间就读读 有利于矫正自己对孩子的言行,对待孩子的方式。让自己从烦躁、焦虑的状态再回归到宽容、爱的状态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