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费曼思考法与科学方法论的比较分析及融合应用我们可以拿费曼思考法和其他几种学习方法做一个比较,其实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非常明显。比如说,培根方法论的核心流程是 “观察 — 分析 — 假设 — 验证 — 得出结论”,也就是 OADA。而苏格拉底提问法则强调澄清问题、探讨其他可能性、分析不同结果和影响、质疑最初的问题、挖掘证据以及找出假设。我们先来看培根方法论。它的第一步是观察,和费曼思考法的第一步类似。不过,费曼思考法在 “观察” 这一步加了一个具体的限定词 —— 要像火星人一样去观察,也就是跳出你习以为常的视角,换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其实,这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接下来是分析。费曼思考法强调要带着好奇心去分析,而培根方法论的第二步同样是分析。虽然只是两个字,但实际上已经包含了 “你具体怎么分析” 的过程。带着好奇心去分析,其实是一种内在动力。第三步是提问。无论是哪种思考方法,提问都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是苏格拉底提问法,还是深度思考法中的多元设问,或者苏格拉底法里的六个步骤,核心都是在不断地提问。无问法也是如此,都是通过提问来推动思考的深入。费曼学习法最突出的特点是 “以教代学”,用输出倒逼输入,这是它的第五步。通过讲解和输出,反过来促进自己的理解和学习。综合来看,这几种方法在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在细节和强调点上有所不同。黄军天的思维方式,还是围绕着三个提问。在费曼思考法的 “提问” 这个环节,你其实可以把五问法、黄金思维圈、批判性思维、苏格拉底提问法等,针对具体提问的思维模型都补充进来。接下来是 “构建模型” 和 “简化模型”,这是费曼思考法的第四步。构建模型,其实就是假设,这和培根方法论里的 “假设” 是一样的。你假设有一个什么样的模型,可以用来简化问题,这本质上就是在构建模型。只有有了假设,你才可能去验证,对吧?科学方法论中的 “验证”,其实已经接近于 “输出” 或者 “行动” 了。凡是涉及到行动环节或者决策环节,你都需要给出一个模型。这个模型不一定是我们常说的思维模型或思维模式,也可以是一个行动方案、一个总结、一个概括、一个结论、一个判断,或者一个决策,这些都可以被称为 “模型”。行动步骤本身也是一种模型,它为你提供了一个可以照着执行的方案。所以,不管是试错环节、验证环节,还是行动环节,其实都已经进入了行动的前奏。费曼思考法的第四步 “构建模型”,就是假设,并且带有部分验证的成分,最后一步则是 “输出”。输出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写出来、讲出来、做出来,或者通过试验、实验、试错、行动等方式来实现。之后,你还可以继续进入 OODA 循环,不断优化和完善你的思考过程。输出本身就是一种行动,只是输出的方式多种多样。费曼学习法更侧重于学习方法,特别是学习环节,而非行动层面。因此,它主要强调以教代学的输出方式。当然,以教代学更高级的形式是能够写出来,让自己看到,自己提问自己,自己教自己,自己验证自己,自己检查自己。你会发现,费曼思考法的五个步骤与培根方法论并无本质区别。所以,你无需重新记忆一套费曼思考法,只需将其与你已经熟悉的培根方法论核心模式结合起来即可。我们可以用培根方法论来吸纳费曼思考法。首先,观察。我们要像火星人一样去观察。其次,分析。我们要带着好奇心去分析和提问。第三,多元设问。我们要大胆提问,大胆假设。第四,简化问题。我们要构建一个模型、方案或行动计划,并开始试错和验证。你构建出来的模型,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挂在墙上好看吗?当然不是,你肯定要去试验一下,验证一下,看看模型是否正确,能否解决你的问题。这才是你构建模型的目的。输出自然就是行动了。输出也是为了得出结论,验证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内容。费曼学习法的以教代学,正是通过这种输出方式来验证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费曼思考法的核心在于输出,即通过向 10 岁的小朋友讲解来验证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实际上,费曼思考法的五个步骤与培根科学方法论并无本质区别。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培根方法论来吸收费曼思考法。首先,费曼思考法的第一步是像火星人一样观察,核心在于细致入微的观察。第二步是带着好奇心去分析,探究事物的本质。第三步是不断提问,追求本质,并给出假设,让对方或自己进行验证。第四步是简化问题,构建一个模型,使其具有普遍性和易用性。最后一步是验证阶段,需要有一个决策和行动方案,核心在于验证。输出本身就是为了得出结论,通过以教代学的方式来验证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验证抽象概括出来的模型是否正确。通过换视角的观察、带着好奇心的分析、追求本质的不断提问,最终论证后简化的模型得出的假设,在试错验证后输出结论,然后再次开始新的循环。这样,费曼思考法与科学方法论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种思考法可以像张无忌一样,灵活运用,不断循环,最终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无招胜有招,你可以忘掉它了。你只是给科学方法论补充了一个更丰富的解释。你为培根方法论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短短的十个字,换了一种方式让它扩展,换了一种方式让它变成了一个新的形态。但它的本质依然不变。你不能说合同因为受刺激膨胀了,它就不是合同了吧?你不能说你受到了惊吓,眼珠子和瞳孔扩大了八倍,那就不叫眼睛了吧?所以,你求异,层层找差距,找差别,是很有帮助的,能够加深你对知识点的理解。因为你多了一个理解维度。就像刚才,你让这只叫做科学方法论的合同换了个场景,换了个方式,换了个姿势,膨胀了一下。乍一看没区别,细看,这回又膨胀得更大了一些。肚皮这儿好像膨胀得更鼓囊了。这就是模式化学习,模式比较模式,模式关联模式。而不是说简单,这两个模式好像没什么可比的。对呀,哪怕有 1% 的共同之处,你找出来,你就可以确认这两个模式 99% 的应用场景,它们是不通用的。你理清了边界,你对知识点、概念、模式的应用也就更熟练了,你不至于用错了。这就是模式化学习的效果所在和意义所在。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费曼思考法:5 步成为学习高手》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籍,作者彼得・霍林斯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的思考技巧进行了深度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套实用的思维训练指南。 读完这本书,我对费曼思考法的核心五步有了深刻的理解。第一步明确概念,让我意识到清晰锁定知识点是学习的基础;第二步模拟教学,通过向他人解释来检验自己的理解,这一方法能有效暴露知识漏洞;第三步识别漏洞,帮助我精准定位自己理解上的薄弱环节;第四步回归简化,促使我寻找更本质的解释,用简单语言重新表述概念;第五步内化重构,让我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实现真正的掌握。 书中提到的费曼笔记本法、学徒效应法、IRADE 学习法等实操性很强的学习方法,也让我受益匪浅。例如,费曼笔记本法可以帮助我列出不懂的主题,记录线索,加深记忆。这些方法为我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让我能够告别低效学习,创建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 费曼思考法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革新。它引导我摒弃固有思维,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事物,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重视观察与提问。这种思维方式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事物的本质,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此外,书中强调的内在动机对取得真正成就的关键作用,也让我深受触动。费曼对物理学的热爱源于内心,这种内在动机使他能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这让我明白,只有找到真正激励自己的因素,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具活力和韧劲,享受过程,走得更稳更远。 总之,《费曼思考法:5 步成为学习高手》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实践的好书。它让我认识到,真懂不在于能记住,而在于能把复杂的说简单。通过运用费曼思考法,我相信自己能够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实现从 “好像懂了” 到 “真懂会用” 的跃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费曼学习法不是针对哪个领域、哪个行业,他是一个教我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我们想弄懂一件事或一个术语名词的时候,可能刚开始会很迫切的查资料、看解释,想以最快的速度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有时会看着看着会觉得很复杂、很难理解,就会有退缩心理,放弃去了解最真实的意思。费曼学习法给了我一个新思路和决心,哪里不明白就把这个点弄明白,多问自己为什么,怎么回事,把堵塞处疏通开,慢慢掌握事情真实意思内涵,不半途而废,然后去给身边人或者自己的孩子进行讲解,加深印象,真正的学懂弄通。费曼学习法也能增进自己学习知识的动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