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横扫美欧的学习经典,《深度工作》作者的成名作。

内容简介

立竿见影,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高的学习成效为什么你明明那么努力,却还是没有进步?为什么你拼尽全力学习,得到的却比那些看起来没你下功夫的人还少?学习真相:拼命用功根本靠不住,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会让结果大相径庭!生活真相:在你拼尽全力的时候,身边真的存在着一个精英群,他们可以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高的成效。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克服拖延?如何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如何整理学习资源?如何有效记忆?如何及时解决问题?如何高效写作?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学习手册,书中的任何建议皆非出自名师或自诩为学习专家之手。在本书中你不会发现“康奈尔笔记法”,也不会有任何思维导图,或是其他从办公室或实验室出炉的“学习方法”,这些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实在是太远了。本书作者卡尔•纽波特对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等美国著名大学里的精英领袖们进行了深入采访,他发现学界精英们看似轻松,实则深谙学习之道,重要的是,他发现所有的这些学习方法都是相通的,任何人都可以掌握并使用它们。于是,卡尔·纽波特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反复试验,总结出了这套精进学习法,它们简单实用,立竿见影,能够一步一步指导你有效学习,用更短的时间获得更大的成效。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PART 1 学习的技巧
  • 第一步 管理你的时间:5分钟清单法
  • 第二步 向拖延宣战
  • 第三步 如何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和时长
  • PART 2 如何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 第一步 超强笔记术
  • 第二步 避免思维疲劳
  • 第三步 整理学习资源
  • 第四步 如何有效记忆
  • 第五步 快速消灭问题
  • 第六步 考场技法攻略
  • 付诸行动的成功案例
  • PART 3 如何高效写作
  • 第一步 发掘让人兴奋的主题
  • 第二步 猎寻有价值的论点
  • 第三步 头脑风暴
  • 第四步 机器写作法
  • 第五步 构思强大的故事
  • 第六步 向高手请教
  • 第七步 让你脱颖而出的写作技巧
  • 第八步 修改,但不要过度
  • 付诸行动的成功案例
  • 结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6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学习不在于投入时间的多少,而在于策略的巧拙。真正的成功属于那些用聪明的方法系统化地管理精力、战胜惰性,并追求深度理解的学习者,而非那些仅凭意志力苦熬的勤奋假象。1. 用功的时候狠命干,玩乐时尽情玩。高效学习的关键并非投入时间的多寡,而在于策略的巧拙。要学就往死里学,要玩就放开手脚玩。别磨时间,效率高了,自然有时间享受。决定晚上 7 点到 9 点复习数学。在这两小时里,手机开飞行模式,心无旁骛,只搞数学,像打仗一样专注。一到 9 点,立刻合上书,心安理得地去打游戏、看剧、和朋友聊天,绝不带一丝愧疚。2. 战胜拖沓,不靠意志力而靠系统。课业进展日志等具体规则能推动行动。对抗拖延症用外部化、可视化的系统替代空洞的决心。别光喊口号,得有个治自己懒病的好方法。比如简单记个流水账,今天干了啥没干啥,白纸黑字写着,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偷懒。就像记账。心里想着要省钱总是无效,但当开始记录每一笔开销,看到一杯奶茶 30 元明明白白写在纸上时,乱花钱的冲动自然就减少了。日志就是时间账单,让拖延行为无处可藏。3. 知识的掌握,在于能否主动地、清晰地复述与阐释。被动阅读效果甚微,主动输出才是记忆和理解的关键。被动的看转向主动的说和讲,以验证是否真正的理解。检验会不会,就看能不能讲明白。别光在脑子里过电影,合上书本,自己讲一遍或者写一遍,这才是真学会了。复习历史时,不要只是反复看笔记。合上书,拿出一张白纸,试着把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像老师讲课一样,条理清晰地写出来或大声讲出来。发现哪些地方卡壳了、哪些逻辑连不上,这里才是真正的知识漏洞。总之,不要用勤奋的假象来掩饰懒惰的思维。学习高手赢在策略而非时长,他们靠一套聪明的系统方法轻松致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术不重道,大一新生的实用学习指南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 1. 如何学习 2. 如何记笔记 3. 如何高效写作如果把学习分为道和术的话,这本书更加侧重学习 “术” 的方面,技巧非常简单,且实用,特别适合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按照目录做个总结:# 一、如何学习 1. 每天早上,5 分钟制定清单,类似 to do list,把要做的事项快速列出来,估计完成每件事情的时间,并标注好截止日期。2. 拖延不可怕,但要写日志,把为什么没有做这件任务的原因写到纸上,今天去玩了,今天喝酒了,今天太累了,写多了,就不好意思了,自然而然就把拖延的任务做了。3. 学习时间,早上比晚上好;学习地点,找一个远离学校的陌生环境,比如咖啡馆;学习时长,每次学习不超过 1 小时,休息 10 分钟分左右。(我个人的番茄钟是学习 52 分钟,休息 8 分钟,每次一小时,方便安排任务)# 二、如何记笔记 4. 每次上课,都要坐第一排去听课,尽量用电脑来记笔记,又快又方便。在格式上,要让内容更加易懂;用 “问题 - 论据 - 结论” 这一结构抓住课上的重要观点,千万不要逐字逐句的记。5. 每天学习一小时,胜过周末突击 7 小时。分而治之,不仅让学习更加高效,还会缓解学习焦虑。6. 在考试前,做两件事,一是合理组织材料,文科类按照专题整理,理科类按照习题集整理,并且整理成抽认卡片,或放到 Anki 中;二是目标明确地复习,要事优先,复习材料有轻重,单词也分高频词和低频词,拿出一天的时间,专门规划如何复习。7. 费曼技巧。先复习,然后设法再不借助任何帮助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话解释给校园的大树听,期间有任何卡壳的地方,就返回到教材中,直到通顺为止。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大树听不懂,但是你通过复述,梳理出了思路。8. 消灭问号。遇到不懂地方,要当堂问老师,课下找同学讨论,把问号消灭在期末考试前。9. 考试时,先审题,再作答,答题时要由易到难,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答,遇到难题时,要把一个大问题,拆分成三四个小问题,有下划线标出来,迅速勾勒出提纲,避免答案不完整,最后,在做完试卷后,一定要再检查一遍,不要盲目自信。# 三、如何高效写作 10. 确定论题,要尽早动手,提前一周、一个月,或更早,就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第一步工作越细致,越到位,后面的写作过程就越简单、越轻松。11. 论题找好后,就要从论题中提炼一个有价值的论点了,这个论点要新颖,要有趣,要符合要求,并且要花费最少的时间。第一步,确定大致方向;第二步,逐渐深入推进。好的论点,要发人深省、见解独特、直截了当、内涵丰富,好文章,必须要有深度。12. 开始头脑风暴。在写文章之前,和任课教师交流一下想法,进一步澄清观点。教师的几分钟指点,会让论点更有把握,想法更加成熟。13. 像机器一样寻找资料。确定论点、查找资料、打印、整理、注释。这四步,循环往复。打印这一步很重要,之前我都是在电子文档做,但作者说服了我,纸质材料更容易做注释,且印象会更深刻。14. 组织论证。写提纲时,先调整好思想状态,比如先看一些以评论性文章为主的杂志,去图书馆静坐,去和教师谈谈,只要有助于思维更加活跃,任何方法都值得尝试。写作之前,要把所有的纸质材料都拿出来,直接根据注释查找想要的资料。15. 向高手请教。智囊团的规模,取决于文章的重要程度。接受的信息越多,文章写作就越顺畅。一般来讲,别人都很愿意给你一些建议,所以,不妨把你的提纲也拿给那些你信任的人看看。这个策略就叫 “向智囊团求教”。这个技巧可是很管用的,付出少,收益大。你的文章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缜密,更加合理,也更有说服力。16. 以提纲为向导,填充适当的内容,一次写一段。17. 写作完成后,用三步修改法来改进。一是优化论证结构,检查论证是否清晰有力;二是大声朗读,彻底消灭文章里的小错误,如果是电子版,用 Siri 代替也行;三是打印,纸质文档更容易发现错误,从头到尾快速浏览,彻底清除所有错误。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掌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7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青文

        北京中青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直属的高度市场化运营的企业,持用传播推动人与社会进步的经营思想,历经20年,成长为卓越的商业、教育领域图书内容供应商和企业培训解决方案的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