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公正

    书中多次提到,掷一次公正的色子,一次公正的赌局。我的理解是,从概率论角度讲,只有概念上和假设上、相对的公正,不存在绝对的、实际的公正。任何两次实际事件的发生,都会存在概率上的偏差。触发事件的前提因素越多,就有越多的可能性。在实际生活的场景中,我们需要计算可能性和确定性,也要理解,永远都会有不确定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可能很重要,但可读性不强。举的例子对我们来说相差甚远。希望有人能够欣赏。# 评分原则:自娱自乐不推荐。5: 公认经典,不敢妄评;4: 眼前一亮,很受启发;3: 分歧共鸣,不亦快哉;2: 我就看看,作者辛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通识课并不简单

        如果想多了解概率,在这本简明的通识课后面,还有几十本概率学的书需要研读。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用书中的概念指导生活

          第一章看下来,感觉好枯燥,需要一些耐心,而我目前没有,还是 ds 老师比较香。—— 以下出自 deepseek——《牛津通识课:概率》中的概念不仅能解释随机现象,还能转化为指导生活的实用思维工具。以下是几个关键应用方向:### 1. ** 贝叶斯思维:动态更新判断 ** 贝叶斯定理的核心是 ** 用新证据修正信念 **。生活中许多决策(如投资、医疗、人际判断)本质上是基于不确定信息的概率估算。例如: - ** 医疗决策 **:若某种疾病发病率为 1%,而检测准确率为 95%,即使检测呈阳性,实际患病的概率可能远低于直觉(需结合先验概率计算)。 - ** 职业选择 **:初始对某行业的成功率预估(先验概率)可通过积累经验(新证据)不断调整,避免固守最初偏见。### 2. ** 期望值计算:理性权衡风险与收益 ** 概率论中的 ** 期望值 **(结果概率 × 收益)可帮助量化选择。例如: - ** 投资 **:若 A 方案有 60% 概率赚 10 万元,40% 概率亏 5 万元,期望值为 4 万元;B 方案稳赚 3 万元,则 A 更优(若风险承受力允许)。 - ** 日常决策 **:是否购买保险?需比较保费与潜在损失的期望值,而非仅凭 “害怕损失” 的直觉。### 3. ** 大数定律:对抗短期波动焦虑 ** 大数定律指出,** 随机事件的长期频率趋近于概率 **。这一原理可缓解对短期结果的过度反应: - ** 投资与习惯 **:短期收益波动或努力未见成效是正常的,长期坚持高概率正确策略(如定投、健康习惯)才能接近预期结果。 - ** 人际信任 **:偶然误解或冲突(小概率事件)不应推翻对长期关系的整体判断。### 4. ** 概率校准:区分 “可能” 与 “必然”** - ** 低概率≠零风险 **:空难概率极低,但若每天飞行,一生中遭遇的概率可能升至约 1/1000,需理性评估是否值得焦虑。 - ** 高概率≠必然发生 **:成功率高的事件(如职场晋升)仍需准备 Plan B,避免盲目乐观。### 5. **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识别逻辑陷阱 ** - ** 因果误区 **:若 “名校毕业生薪资高”,需区分是因教育(条件概率)还是家庭背景(潜在变量)主导。 - ** 止损思维 **:若连续失败,需判断事件是否独立(如赌局输赢)或存在系统性偏差(如行业衰退),及时调整策略。### 6. ** 频率学派 vs 贝叶斯学派:灵活应对信息 ** - ** 频率派 **:依赖客观数据(如流行病统计)制定政策,适用于群体决策。 - ** 贝叶斯派 **:结合主观经验(如个人病史)动态调整,适用于个性化选择。二者结合可平衡理性与直觉。### 总结 概率思维的本质是 ** 承认不确定性,但通过量化减少盲目性 **。它并非追求绝对正确,而是通过优化决策流程,在信息有限的世界中提高胜率,同时培养对随机性的包容心态 —— 接受 “合理失败”,专注长期可重复的正确动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从听了算法人生就一直觉得,概率是个神奇的东西,所以多了解一些总是会给人生或当下生活一些启发性的思路吧。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