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3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本质上讲,管理是正确地做事,是处理好人、机、物、料的关系,往内部看,目的是提高效率;而经营是做正确的事,是面对市场、创新、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做出选择,往外部看,目的是提高效益。当然,这不是说管理不重要,而是说经营更重要。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验思维

      阅读《经营制胜》,深刻体会到格局决定人生的高度。书中从 “管理” 到 “经营” 的思维跃迁,让我明白真正的格局是跳出零和博弈,在竞争中寻找共生空间。宋志平提出的 “竞合” 理念,让我反思家庭教育:与其让孩子在竞争中内耗,不如培养他们整合资源、利他共赢的胸襟。书中 “利己、互利、利他” 的三重境界,恰如家庭关系的经营 —— 既要守护小家,也要心怀社会。作为个人,更需以开放视野打破认知边界,用 “经营思维” 重构家庭成长模式,在不确定时代筑牢精神根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该书需要读三遍

        2018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万华工业园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非常发人深省,“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这段话虽不长,但是特别精辟,这段话里面指出了:・国企一定能搞好。・搞好国企要靠改革,不改革是搞不好的。・抱残守缺不行,什么是残和缺呢?我觉得就是条条框框,是不愿意改革的种种顾虑和落后的观念。・改革能成功,改革成功了就成为现代企业。(摘自 第 10 章 共享机制) 2020 年 10 月我在云南白药调研时,一位干部问我:“如果企业都实现智能化、无人化了,那么工人做什么?” 我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用科学无法回答,只能用哲学来回答。因为人类历史上多次工业和技术革命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当时都觉得无解,但后来人类社会都变得更加美好。所以,从哲学层面来讲,不用惧怕智能化,企业该智能化就智能化,产品被机器生产出来供人类使用就可以了,也就是实现了物质极大丰富,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现在劳动是为了有收入买东西,遵循的是按劳分配的思路,随着智能化带来的物质极大丰富,这种方式将会改变,未来人类可能没有必要非要劳动。(摘自 第 7 章互联网 +)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营制胜

          向宋总学习,从最开始北新濒临资不抵债,员工冷漠,到不裁员走出困境。带领着北新做到中国石膏板第一!水泥行业的重组!两个世界 500 强企业!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