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1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难得的总结

    书中很多事情都是亲身体验过的,目睹了最年轻直辖市的奋进与波折,这么多年过去了,还仿佛发生在不远的时间。黄市长的工作札记是极好的经验总结、难得的启迪反思。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感谢黄市长为老百姓所做的一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名:重组与突破

      📖 核心主题把握重组的内涵、路径与方法,以重组思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 作者核心感悟重组真谛:资源优化配置与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妙趣:"随心所欲不逾矩"" 柳暗花明又一村 "(源于 50 余载工作中参与 / 主导的重组实践经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交换与发展

        看实干家写的书,感受就是特别深,不讲空洞的理论,而是把具体做法拆开了讲给你听,不错过关键细节,很长见识,启发很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与其说是战略上的重组不如说是执行力的突破加上顺势而为。譬如,拆迁商业学校,主要是之前分管城建的本地官员搞不掂分管商业的官员,黄市长作为来自发达地区的外派领导,具有明星光环以及明确的上升轨迹,自然可以大刀阔斧,一往无前。至于,盘活烂尾楼、水务集团,本质上是房价上涨和水费上调,当然操作层面,自然是有一番微创新和突破的。饶有趣味的是,很多问题的推进过程中,比如,换汇和引入外资谈判,得益于黄的人脉和个人信誉与魅力,不是他人想不到,而是做不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评论不动,五星表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感谢

              这本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重庆直辖后各行业的沧桑巨变。书中所述绝非单纯的历史记录,实乃智慧的璀璨结晶。在字里行间仿佛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感受到变革的力量。衷心感谢黄市长的倾心著述,此书所蕴含的前瞻性思维与务实策略,书中的每一个案例,每一项决策,都凝聚着智慧和勇气。作为一个重庆人,二十几年来亲历了重庆的巨变,感谢黄市长为重庆所做的一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黄奇帆既有很好的政绩口碑,也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乐于分享、善于分享,读他的书我不会睡着。他的重组思维可能和他早年在浦东的工作经历相关,在体力和智力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又遇到重庆这个舞台交给他来发挥,可以说是重庆与黄奇帆共同的幸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重组。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本质上都是通过经济要素、创新驱动、资产结构、股权结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经营运作,以促进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资产重组、组织重组、管理重组、资源重组、要素重组、权利重组等,其目的都是实现 1+1>2 或者 5 的效果。一般有 5 种情况需要考虑重组:1、企业想迅速扩大规模、占领市场、获得战略机会;地方想要加快发展、弯道赶车。以上两种情况似乎都要准备并购、加杠杆。2、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一些问题由来已久,长期未得到解决。3、解决广泛存在的问题,说明大家都没有想到好的办法,用常规方法不好解决。4、遇上爆发性、危机性、冲撞性的尖锐问题时,我们在新的形势下不能墨守成规,比如遭遇金融危机时,常规的方法一般不管用,必须用重组来摆脱危机。5、社会发展中产生了新政策、新环境、新条件。比如经济全球化,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要素的最佳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强烈推荐

                  认真读完全书,案例详实,思考精辟,很有启发。真如作者后记所说,对于在重组困境,改革突破阶段的人来说有醍醐灌顶之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组的本质是资源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重组的奥妙在于 “随心所欲不逾矩”“柳暗花明又一村”。对企业家而言,掌握了重组这个工具,就多了一种运筹财富、摆脱危机的本事;对政府官员而言,掌握了重组这个工具,就多了一种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管理层的角度上看中国问题

                      比起平时接触到的媒体有所意图的指向,此书在俯瞰的角度上还原了很多管理者面临的实情。比起无奈,作者实打实的务实,处理事情。也通过此书侧面的了解了很多国家实情。好书,值得一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黄老是我从事的城投行业里面最最崇拜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十多年实践经历的浓缩

                          黄奇帆市长十多年工作经历的深度总结。既是一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也是在重庆发展史上做出切实贡献的实践者。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八大投、金融、国企等相关行业的重组实践,第二部分是从政府治理角度出发,对相关行业行业的实践指导。读书感悟,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做到的。之所以我们没有完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迎难而退,二是思维不够开阔。该书对政府治理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现在,各地市成立了众多的相关企业,但更多是行政领导从事公司运营,想法和思路都不是一个频道。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非常好的指导用书。如果喜欢《置身事内》,那么你也会喜欢这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组思维的实战指导书

                            以政府规划、建设、发展的视角,深入分析各方利益关切,最后达成利益均衡。“经过多年的战略性重组与调整,重庆国有企业经历了从 “苦菜花” 到 “迎春花” 再到 “牡丹花” 的涅槃,形成了 8 个工业企业集团、8 个商贸物流集团、8 个投融资企业,还有 12 家金融及类金融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书中金句很多,诸多名句俗语应用绝妙,“风起于青萍之末”“5-2>3” 之于个人发展,开阔视野,大有裨益,值得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重组思维实现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的突破。近年来著述之丰令人佩服,有实践有总结,经验可操作可复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了解政府运作机制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重组。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本质上都是通过经济要素、创新驱动、资产结构、股权结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经营运作,以促进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这里面包含诸多重组操作,包括资产重组、组织重组、管理重组、资源重组、要素重组、权利重组等,其目的都是通过重组达到 “1+1>2” 或 “5-2>3” 的效果。可以说,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生态,都涉及重组。大千世界,没有什么是不可以重组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组与突破

                                    通过本书,了解了高级战略和战术家对问题的分析、拆解、利用手上有限的资源来解题的思路,螺蛳壳里也能做道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为与无为

                                      让我理解了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也理解了地方政府的真正有效做为的重要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思路开阔迎难而上,案例覆盖规律数据全面,提炼总结写作专业

                                        省级地方实务经验的总结,系统思维、政策把握强、考虑全面,对金融、产业理解深,是真的懂行;脑装进这么多知识,并且雷厉风行,魄力十足,频频承担重任完成上级交办任务,关键是解决 n 年群体上访无米之炊,能力很强。前半部分产业企业案例足,后半部分条块提炼封装多。前后有呼应,前面非常精彩,后半部分提炼总结时会 callback 前面案例。一些规律性的内容,从二十年狂飙突进看,不是各级政府主政者都谙熟于胸的,比如 1 平方城市建成区 1 万人,1 平方公里工业园区 100 亿产值等等。从省级层面联系国家部委支持试点创新,要素交易市场,金融创新让企业里的我开拓眼界。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打造洼地促成国际产业链龙头设场(HP)、帮京东方融资新增产线等,再到引入更多企业实现 1+10+1000(约数)布局系列操作非常精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年度好书!来自实践的经验与总结看着就是爽

                                          不仅有实践经验,还有参考数据不仅有具体做法,还有担当责任政府官员本身以及任何跟政府打交道的我们都很值得得学习的创新经验以及理论常识我们这一代人,通常讲是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跨入新时代”,不仅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事业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拥护者、参与者,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城市管理者要心中有 “数”。领导干部应掌握一些宏观的、战略性的城市规划数据,在决策时体现出经济学逻辑。比如建成区面积的国际惯例是,城市人均占用 100 平方米左右,包括住房、工厂、交通、商业、公共服务等用地。100 万人口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大体就是 100 平方公里,少了就会拥挤,多了就是浪费。住房建设方面,发达国家人均住房面积一般在 30~40 平方米。我国人多地少,人均 30 平方米比较合理。这样算来,1 000 万人口的城市建设 3 亿平方米住房就可以了,再多就可能出现泡沫。商业设施方面,每 2 万元的商业零售额可配置 1 平方米的商铺,每 2 万元 GDP 可配置 1 平方米写字楼。垃圾、污水设施方面,每人每天约产生 1 公斤垃圾,综合用水 0.3 吨,并产生 0.25 吨污水,相关基础设施应按此配建。总之,规划是控制总量的学问,要求总量平衡、动态调整,只有明了这些参数,规划时才能收放有度。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