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3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一遍霍尼,理解苏明玉和哪吒

    前段时间热播的《都挺好》,引发了社会对于原生家庭的思考。


    在原著中作者阿耐这样描写苏明玉的内心世界:“她这时非常理解哪吒,她也恨不得剔肉剔骨把这身血肉还给父母,从此与苏家一刀两断。”
    眼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口碑票房双爆棚,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哪吒的挣扎与担当。
    其实,不管是苏明玉还是哪吒,还是你我他,逃不过的都是内心的冲突和挣扎。
    关于内心的冲突,我推荐你读她。
    卡伦・霍尼 。
    1. 从不曾在书中煽情的霍尼,用作品慈悲地抚慰着许多人
    当代女作家水木丁在她的书《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中专门用一节内容《不曾在长夜痛苦过的女神,不足以抚慰苍生》描写了卡伦・霍尼,水木丁在该节评价霍尼 “仍然是这个世界至今为止,最懂女人的心理学者,没有之一”。
    水木丁在网络上说 “自己读卡伦・霍尼的学术论著读到落泪”,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这个世界上不止一个人读她读到泪下。
    在 “为什么说卡伦・霍尼(Karen Horney)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和其他精神分析学者相比,她独特在哪里?” 的知乎问答下,有人这么回答:
    说句浅显的吧。看其他的书有一种 “原来如此” 的感觉,看她的书有种:“我靠,这都被你看出来” 的感觉。弭愚
    霍尼的一生充满焦虑和挣扎。她有严重的童年阴影,做过第三者,离过婚,有三个孩子,抑郁症发作时企图划船至湖中心自杀。
    苏格兰作家托马斯・卡莱尔曾说:不曾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她也有抗争的一面。在那个女性念书不易的年代,她不仅读完了医学学位,还在心理学祖师爷弗洛伊德学说一统江湖的时代,反对弗洛伊德将人类的心理现象归结为生死驱力、性冲动(Libido)与阴茎羡妒(Penis envy)等概念,认为人类某些的精神冲突是由外部文化及环境造成的。
    霍尼的观点一脉相承:神经症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霍尼继《精神分析新法》、《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自我分析》之后的成熟之作。
    每一种神经症,无论其症状显得怎样奇特或非个人的,实际上都是性格障碍。
    卡伦・霍尼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人的 “假我” 是如何压迫 “真我”、让 “真我” 无法成长的问题,这也是神经症人格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2. 成长是挣脱 “假我” 束缚,显现 “真我”,获得自由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书评讨论区,有许多读来令人泪目的文字。他们读完书后袒露心扉,聊羞涩的过往,难眠的深夜,成长的挣扎。
    霍尼在书中也举了很多神经症患者自相矛盾的例子,在其中很多地方我们应该都能找得到自己的影子:
    一个姑娘很想结婚,却躲避向她求爱的男性;
    一位溺爱孩子的母亲却常常忘记他们的生日;
    一个对别人慷慨解囊的人对自己却一分一厘也吝啬的很;
    一个人渴望孤独,但从不设法独处;
    一个人对别人容忍、原谅,对自己却严苛、严厉。
    对待这个世界,我们是应该亲近,退避还是对抗?
    霍尼给的回答是:
    一个人应该是既能够屈从于人,也能够气势凌人,还能够规避他人。
    三者可以相互补充,和谐统一。如果某种一种倾向压倒其余,则只表明一个人在一个方向上走过了头。
    面对内心的冲突,霍尼告诉我们:靠理智的决定、靠回避,靠意志力,都不能解决问题。
    能够解决问题的只有一个办法:改变人格中那些造成冲突的状态。这当然也是激进而强硬的手段。
    原生家庭、童年时代可能是冲突产生的原因,但一味回溯并不能解决问题。
    因为即使是我们仔细回忆了早期的经历和细节,也毫无改进,只是对自己采取了一种更宽容和更原谅的态度,丝毫无助于缓和目前的冲突。
    就像人民网对《都挺好》所引起的原生家庭讨论的评价:
    原生家庭亏欠你的,你最终都要自己找回来,即使不能原谅,但也要放下,与自己和解。
    治疗的目标只能是改变这些状态本身。
    心理医生的介入不是解决内心冲突的唯一方法,生活本身仍是一个有力的治疗者 —— 一个人的大量体验足以造成人格的改变。
    苏明玉依靠自己在不公平的家庭歧视中杀出一条血路,获得经济和生活的独立权,慢慢治愈童年;哪吒在师傅太乙真人的帮助下,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救陈塘关百姓于危难。
    生活没有剧本,无法设计,不受控制。
    生活是无情的治疗者,甲之蜜糖可能是乙之砒霜。
    最终最全面的目标一定是:争取人格的整体性。
    也就是说:没有虚饰的假象,感情真诚,把自己整个的心融进自己的感性、工作、信念之中。
    这也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动人之处:无论生活有多不堪,松子都满怀赤诚、热爱生活。
    争取人格的整体性,不管是对谁而言都不能完全达到,这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其实用价值在于给我们的治疗和生活提供指导。
    心理医生并没有能力使患者变成一个毫无瑕疵的人。他只能帮助人变得自由,从而能自己争取实现那些理想。
    这意味着给人一个变得成熟、得到更大发展的机会。
    这才算得上是 “真我”。
    愿你找到真我,无畏人生。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心理学著作畅销了很多年,成书于 1945 年,经久不衰。霍妮将人的内心世界描写得入木三分,读的过程中,您可能会有脊背发凉、醍醐灌顶的感觉。书名里的 “冲突”,不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而是指我们的内在、我们内心中的种种矛盾,“内心冲突” 就是,两种或多种,不同方向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动机、目标、欲望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个体的意识中。心理学就是帮助我们调适自己,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然后选择放下,重新上路。这本书不仅在理论上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也是读者的一场自我发现的心灵之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多少冲突,就有多少压抑。告别虚弱的理想化形象,开启活出真我的英雄之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完全是碎片化阅读,前后一个月,中间断断停停,整本书缺少过于系统的理解,幸好在听《武志红的心理学课》,跟本书的一些相关内容有所链接,促进了一些理解和不少思考,虽然不够完整,好在有些许收获。这是我读的第三本关于心理学的著作,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准专业或者专业的心里治疗书籍,作者十分有针对性的对 “神经症” 患者进行了分析,将神经症患者进行分类,每类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及最后的基本建议和疗法。学习心理学以来,剥去心理学的神秘面纱,切身的体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概念,用武志红的话说,心理学理论上而言,其实并不算是一本严谨的科学,对于每一个人,没有科学的公式和准确的概念去定义一个人,不过是这个人在某一特殊时期的一种特别倾向,或者由于什么原因(目前都是更强调儿童时期的经历),对现在的影响。其实,每个所谓的算命先生,都是通过社会实践,最牛的 “心理学” 教授,抓住了人性的某一点,利用玄学,经过人群的大量观察,可以得出 “算的很准” 的可能。学习和了解心理学,作为普罗大众,无非是增加和增强了解自己和同理他人的能力,即我们并不是另类,我们表现的各种心理,其实都是大家的 “共性”,在别人表现 “另类” 时,更多的理解他症状背后的原因,增强同理心,更好的理解他人和自己,才是心理学的本意吧,而不是出来撞骗算命忽悠人的。何为内心的冲突,“冲突” 还是要打大大的引号的,常常是嘴上对你言听计从,其实内心对你各种不满,常常是在人群中感到焦虑和压力,而孤独时却又恐惧与不安,看似冲突的一切,正式我们内心即潜意识在作祟,了解了自己,认识到自己,然后就是,放过自己。作者通篇都是针对 “神经症” 患者而言,以患者为例,以患者为题,可我认为,除了极少的心理情况外,没有所谓的患者,这点,可能由于我的浅薄,与作者的观点不太相同。每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都会差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无非是这份心理感受,能否承载住和能否愿意走出来。如果按照作者所言,深感每个人也许都有些许的神经症,有的时候表现为顺从型,有的时候表现为抗拒性,有的时候又表现为疏远型,但每个类型都不是孤立的,而且也不是绝对的,这点上可能有无知无畏了,毕竟作者是临床上有大量实践的。不过我还是认为,随着环境和周边人物的变化,随着年龄和时间的变化,人的内心是变化的,除非如抑郁一般,自封了自己,那可能将自己与世界进行了隔绝,也就是按照武志红的观点,抑郁症的人是将二元、三元关系封闭为一元关系,在全能自恋的驱使下,关起了所有门窗,作为所谓的心理正常人,想想真是可怕,将 “关系” 斩断,是何等的梦魇,所以如果周边有抑郁的朋友,我们要尽量帮助他从黑暗中走出来,“孤独” 一个人太可怕。按照本书中所说,所有内心矛盾的基本冲突或者根本矛盾来自于 “主体自我利益的私欲与社会道德的束缚所产生的冲突。” 我们每一个人都摆脱不了社会对于个人的束缚,想要战胜所谓的社会,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同时,按照武志红所言,我们既有 “生能量” 也有 “死能量”,生与死的能量并不是对与错的能量,而是我们要准许 “死能量” 的存在,并敢面对它,让它在我们的身上自由流动,承认它是我的一部分,正如自私、自利、多情、贪婪等等 “死能量”,它是我们的一部分,不要因为有了种种所谓社会抨击的问题和束缚,就摒弃和挑剔自己,没有必要和不要压抑自己的原始本能,感受它的存在,释放比压抑好,当把死能量释放自如时,反而少了刻意为之的冲动和刺激。所以我个人认为,承认死能量比夸赞生能量更好,那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更多的坦然,当我们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死能量,不再逃避不在欺骗自己,那这是我们才是善良而真诚的人。依然如书中的故事一样 “何为 “真诚”,寓言:徒弟:我听说狮子追捕猎物时,不管猎物是一头大象,还是一只兔子,它都会全力以赴。弟子不明白这种力量是什么,请您开释。师父:真诚的力量(字面意思是 “不欺的力量 ")。真诚就是 “不欺",能够 “全身心投入行动 "“不遗余力",这意味着,既不浪费一丝力量,也不保留一丝力量,真实不虚。一个人能这样生活,他就是一头金毛雄狮。这是真诚、雄建、内心完整的象征。如此,即是圣人。” 同样,我们要承认自己的内心冲突。可能常见的内心冲突是我们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者,可我们依然确信轮回与缘分的形而上学的唯心的有神论,其实拨开冲突的外表,实则是我们自主选择了唯心,虽然理智告诉我们事实是怎么样,可我们的情感或者感情选择闭目塞听,造成了所谓的 “内心冲突”,可是如果我们理解了自己的内心,也许会发现,其实是心理学 “俱身论” 的体验,也许我们现在不能用现有科学完全解释,不过,身体自己已经给了答案,两个人在一起,不是或者不仅是情感的选择,更是身体听到了彼此的频率,找了 “缘分”,这时,是身体告诉思维我们的选择。所以看似矛盾与冲突,剥丝去茧后,你会发现,冲突有时存在,也有时是被定义的,像《当下的力量》埃克哈特・托利所说,不要用思维去判断一件事,用我们的身体去选择,让心灵或者思维听从身体的感觉,这才是 “缘”。承认自己的缺点,让它在我身上自由的流动,接受我的缺点,让身体做出你的选择。不留余力的去做,无论 “小狗” 还是 “老虎”,都会全力以赴,全心投入,这才是真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卡伦·霍妮思想的思考

            1 卡伦・霍妮是伟大的精神分析学家,她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我们内心的冲突》、《实现自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三本书读完很久了,今天来梳理一下她的思想。她的书一度让我读不下去,其深刻洞彻的分析像一把鹤嘴镐,挖出了我内心很多感受,让人厌恶、恶心、逃避。最终我还是间歇的硬啃完了三本书。现在看来,那些感受是真实的,费的功夫是值得的。说到精神分析,回避不开弗洛伊德。卡伦・霍妮师承于弗洛伊德,是他的徒孙。然而就像佛洛依德的其他同事和弟子一样,卡伦・霍妮也 “背叛” 了师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核心是两点:* 心理结构理论。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潜意识部分,自我和超我是意识部分。* 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原始本能,包括性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弗洛伊德在现代思想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理性,或者说科学,颠覆了愚昧、迷信和宗教,把人们带入了现代。但弗洛伊德颠覆了理性,他认为人是原始欲望的驱动的。欲望是现代人精神中的重要问题,欲望一直被认为是可耻的,人对欲望的屈服是卑微的,如何超越欲望的卑微,走向人性的崇高,是哲学家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但弗洛伊德确立了欲望的正当性,而人只是欲望的傀儡,因此他的理论也是决定论的。弗洛伊德的研究不严谨,理论不科学,但在他的时代,其理论却乘着科学之名广泛传播,深刻的影响了文学艺术领域。一个心理学家是否归为精神分析学派,不看他是否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而是看他是否使用了弗洛伊德所开创的方法,即用潜意识和意识的关系分析心理症状。精神分析的方法不论科学与否,往往能够直击人心,任何人都回避不开。卡伦・霍妮继承精神分析的方法以及弗洛伊德的很多思考,但她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两个根本的不同。第一,不把心理状况看做个体的特征,受到固定动力的影响。她洞察到了人社会性的一面,人的行为受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的影响。神经症不仅是指患者行为与社会文化所规范的行为的背离,而且在不同文化中神经症的表现也是不同的。第二,否定决定论。她认为,神经症患者在儿时由于不当的养育方式形成基本焦虑,基本焦虑是神经症的沃土。神经症患者会发展出对抗基本焦虑的防御机制,让人脱离真实自我,但真实自我是可以找回来的。她相信人类天生具有进化而来的建设性力量,这种力量促进人类实现其潜能。显然,卡伦・霍妮是理性而温暖的,相比之下,弗洛伊德显得偏执而冰冷。2 卡伦・霍妮的理论,在我看来,从两个维度展开。维度方向上,横向的,她认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文化是人类心理活动背景,不同的文化造成不同的神经症。经度方向上,纵向的,她指出了个体的神经症人格发展的过程。卡伦・霍妮的理论中有这样一些关键词:时代文化、神经症人格、焦虑、敌意、理性自我、真实自我。神经症人格。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大家不一样,一般会被骂 “神经病”。在卡伦・霍妮的语境中,还真就叫 “神经症”。她对神经症的定义是,一种有恐惧和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以及为了找到解决那些冲突倾向的折衷方式而做出的尝试所引起的心理障碍。这个定义很复杂,但卡伦・霍妮坚持认为神经症的主要特征是其心理障碍偏离了特定文化,恰恰说明她对神经症的观察是社会视角的。例如,爱斯基摩人会杀死残疾婴儿和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这我们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这是爱斯基摩人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这种行为不是 “神经的”。现在,爱斯基摩人的生存状况逐渐变好了,这些旧有的行为也在改变。焦虑。焦虑是一种不合理的内心冲突,焦虑通常给我们的是一种没有对象的、弥漫性的消极感受。跟恐惧对比一下就明白了。恐惧是对一个具体的对象产生的合理反应。例如,在一座很高的吊桥上,恐惧是合理而正常的反应,它是有具体对象,对象是高空和晃动的桥。如果你一边产生恐惧的想法,一边感觉到自己内有着跳下去的冲动,或者担心自己会不由自主的跳下去,或者不由自主的想象自己掉落的场景,那么冲突就产生了,焦虑也产生了。焦虑背后的冲突通常难以察觉的,因此当焦虑产生时,我们会产生没有对象的,弥漫性的焦虑情绪。敌意。仇视的心理和敌对的情感。理想自我:通常指对自我的一种理想想象。书中没有具体定义,我的理解是,在神经症语境中,理想自我是指神经症患者对自己进行理想化评价并内化为 “自我”。神经症患者会认同这种评价,偏执的追求这种评价所提出 “要求”,所规定的 “应该”。理想自我是神经症患者对现实自我的防御。真实自我:是指那个包含自我真实愿望,蕴含建设性动力和能力的自我。卡伦・霍妮的理论关于社会文化的讨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我想展开讨论一下,其理论在纵向上结构,即神经症人格在个体身上的发展形成。第一阶段:基本焦虑的形成。精神分析是 “育儿心理学”,卡伦・霍妮同样把神经症追溯到了童年。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当,没有能力爱孩子,不能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特的个体;父母的态度是支配性的、过分保护的、威胁性的、易怒的、过于苛刻的、溺爱的、反复无常的、偏爱其他兄弟姐妹的、伪善的、漠不关心的。如果这样,就会忽视孩子的需要,阻碍孩子的潜能成长。结果是,孩子不能形成归属感,产生深深的不安全感和模糊的恐惧感。这些感觉就是基本焦虑。基本焦虑常常与敌意伴随,卡伦・霍妮认为是不当的养育方式先引起了敌意,对敌意的压抑造成了焦虑,在我看来,基本焦虑和敌意是伴随的但因果关系不明确。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催生出疏离感和无助感,在基本焦虑的压力下,一个孩子不能以其自身的真实情感与他人交往,迫使它寻找其他方法与他人打交道。第二阶段:缓解焦虑的策略。依据自身的先天气质,一个孩子会发展出三种人际策略。第一种是试图依附于身边最强大的人;第二种是反抗与竞争;第三种是摒弃内心生活,与他人保持距离。也就是说他会谦卑恭顺,依赖他人;积极竞争,争夺权力,控制或反对他人;封闭自我,逃避远离他人。第三阶段:形成理想自我。缓解焦虑的策略无法彻底根除焦虑,内心始终是背离真实自我的,一再受到挫折后,就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满足所有需要,那就是:想象。想象会在内心中塑造出一个理想化的,心满意足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赋予他无限力量和崇高能力,让他成为一个英雄、一个天才、一个最高尚的爱人、一个圣徒、一个神。第四阶段:受理想自我的驱使。理想自我出于自我的想象,是如此的完美,因此神经症患者会深深被它所吸引,产生认同,逐渐疏离真实自我。这种认同愈深,这种疏离愈远,对理想自我愈爱,对现实自我愈恨,愈轻视,愈陷入一种自我的矛盾与冲突之中。由于对理想自我的认同,神经症患者会按照理想自我的要求去行动,按照理想自我规定的应该去行动,进而发展出与正常行为模式相背离的心理特征。3 对卡伦・霍妮的思想梳理到这里,就剩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如何找回真实自我?改变的途径有两种,一种由内,靠神经症患者自我发现和觉察,自己做出改变;一种由外,寻找咨询师的帮助。两种方法都是困难的,对于理想自我,对于神经性自负,最难的就是改变,这是对自我的否定,而理想自我就是用来防御否定的。卡伦・霍妮是理性、乐观的。她认为最大的力量是 “认识你自己”,意识到这些心理因素是有用的,打破幻想,削弱阻碍的力量,真实自我的建设性力量会逐渐显现并发挥作用。也许,接纳才是改变,接纳那个追求完美的,存在着很多不完美的自己。也许,认识自我才是改变,对自我看法的松动,是改变的开始。也许,脱离自我才是改变,转换一下身份和视角,重新看待自我和他人。我相信,那个真实自我的力量,会像小草一样,顶破岩石,野蛮生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暂停实验室推荐,2022 年图书馆借阅时发现版本很多,百度后才得知这是一本 1945 年的著作。在那个流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时代,作者以女性身份挑战主流学说发表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实属不易,和如今心理学书籍喜欢引用实证分析不同的是,本书引用的大多是小说内容,可见当时条件的局限性。不建议阅读,不建议购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神分析理论的更进一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心若是牢笼,处处都是牢笼

                  本书将人格作为三种类型的区分。—— 第一种为屈从型,表现为亲近人,即无所不用其极地讨好他人而博得别人的关心、赞许与肯定,通过友善、无私的举动来弥补内心安全感的缺失;—— 第二种为攻击型,表现为对抗人,重视权力,喜欢利用他人来为自己服务,内心绝不会承认自己的过失,性格冷酷,认为所有感情都是无用的;—— 第三种为孤立型,表现为回避人,不同于正常人对自由的向往,他们十分注意与他人的安全距离,任何人闯入或影响到他的生活都被认为是最大的威胁,甚至许多时候对自己也进行疏远,或者跳出自身的 “角色” 旁观自己的行为。《肖申克的救赎》里说:“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 能禁锢自己的,只有自己,如果能意识到问题本源,却不敢走出一步,是根本没有办法突破内心的牢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轻松的精神分析类自助读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推荐给心理咨询学习者们

                      并非严谨的学术著作,缺乏实证引用和实例说明,但仍旧值得一读。缺乏实践和阅读量的话,会感觉遍地真知灼见,但都一知半解(比如我)。未来慢慢参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樊登推荐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