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新弗洛伊德学派代表人物,开创一个精神分析思想流派的女学者卡伦·霍尼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讨论了人内心的主要的冲突类型和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分析并归纳了各种相互矛盾的态度和倾向,指出了被这些冲突所扰之人旨在解决冲突的努力结果怎样导致失败并陷入恶性循环,提出了解决这些冲突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设想。

本书的主旨是为了推动心理分析的发展。它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对病人和自身的的心理分析的经验总结。

本书对致力于提高我们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精神分析工作者有所帮助。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前言
  • 序言
  • 第一部分 神经症的冲突和解决的尝试
  • 第一章 强烈的神经症冲突
  • 第二章 基本的冲突
  • 第三章 亲近人
  • 第四章 对抗人
  • 第五章 回避人
  • 第六章 理想化意象
  • 笫七章 外化作用
  • 第八章 假和谐的辅助手段
  • 第二部分 未解决的冲突的结果
  • 第九章 恐惧
  • 第十章 人格衰竭
  • 第十一章 绝望
  • 第十二章 虐待狂趋势
  • 结论 神经症冲突的解决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让我们勇敢积极的投身于现实生活中,抛弃虚妄的理想与自我!

    正如作者所说的内心有分裂的人是不可能真诚的,不管是对他人还是自己为了防止自我真正分裂,患者会采取一系列补偿措施来强行整合内心冲突,但其实这种措施不仅不能真正意义上获得内心的统一性,并且这些防御措施的长期使用会真正的毁坏患者的真正生活且沦为防御措施手段的奴隶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三种应对内心冲突而产生的人格:顺从型,攻击型,孤独型阐述了顺从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爱他人,而是通过虚假的自我牺牲奉献示弱来换来安全感和爱 攻击型并非真正意义的领导力,而是通过挫败他人,支配他人来获得权利和优越感,而孤独型的生活也并非真正出于超凡脱俗,而为了逃避现实和冲突除此以外别无他法的措施,孤独型人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心平静书中后半部分还列举了大量未解决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后果:比如自我疏离 — 用理想化自我取代真实自我 — 又因为达不到理想化标准而外化的种种现象:比如懈怠,绝望,与世隔绝,麻木,施虐等等总之,霍尼的书旨在针对内心冲突,我看了好几本都没有给具体解决方案,如同精致手术刀通过案例和逻辑分析把个体隐藏的最深的一层层的刨析出来,意在让我们认识到冲突产生的过程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一遍霍尼,胜过百篇鸡汤

      1. 我遇到卡伦・霍尼


      春节前,我高高兴兴回了老家,腊月二十八九的时候自告奋勇炸鱼炖鸡蒸碗,一不小心热油还掉在了手背上。
      到了年三十儿,忙活了一大整天,和家人一块整出了一大桌子饭菜,傍晚我哥和他的堂兄弟们落座开吃。
      我和忙活了一整天的嫂子只能呆在卧室,隔着门看他们大快朵颐。
      是的。我的老家在豫鲁交界处,按照 “习俗”:正式场合里,女人不能上桌吃饭。
      之前的年份里,我没有出这么大力气做吃的,也就 “入乡随俗”,蜷在厨房东吃一口西吃一口凑活一顿。
      今年和以后,我差不多可以当做饭 “主力军” 了,还不能好好吃。当时,我的脸色应该就很难看。
      过了大半年,我才跟我哥聊了这个事儿。
      他当时就笑话我:嗨,原来你是因为这拉着脸啊。咱们这不都一直是这样吗?
      他还给我讲了我们这边的另一大 “习俗”:女儿没有继承权。
      他指着一栋楼说:你看,这家人只有四个闺女,闺女都嫁出去了,父母还没去世,他家侄子已经盖上了楼,只给这家父母留了一角的趴趴屋。
      面对我的质疑和反驳,他说:只要咱们村还是这样。你别管别的地方和以后怎么样,你现在就是不能和男的一样上桌吃饭、继承财产。
      啊啊啊啊。
      我想起姥姥跟我讲她那时候的事情:如果一个女人自己在家,有人敲门问:有人吗?要回答:没人。因为家里没有男人在,就不算有人。女人,女人不算人。
      我试着离开老家,我试着避开他们,我试着去读书。
      我遇到卡伦・霍尼。
      2. 卡伦・霍尼和《我们内心的冲突》
      卡伦・霍尼是出生于 1885 年德国的女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的倡导者。
      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伊德性的概念更适当,霍尼是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霍尼继《精神分析新法》、《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自我分析》之后的成熟之作。
      霍尼的观点一脉相承,认为:神经症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
      每一种神经症,无论其症状显得怎样奇特或非个人的,实际上都是性格障碍。
      她直白地道出了心理学的真相,她指出 “假我” 会压倒 “真我”,她倡导:医患平等。
      在 “为什么说卡伦・霍妮(Karen Horney)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和其他精神分析学者相比,她独特在哪里?” 的知乎问答下,有人这么回答:
      说句浅显的吧。看其他的书有一种 “原来如此” 的感觉,看她的书有种:“我靠,这都被你看出来” 的感觉。
      ——by 弭愚
      卡伦霍尼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人的 “假我” 是如何压迫 “真我”、让 “真我” 无法成长的问题,这是神经症人格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人的成长就是要摆脱 “假我” 的束缚,让 “真我” 显现出来,获得自由。
      注:阅读译著时,需注意避开曲解作者原意的译者。
      参照我个人的教训:《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请选择王作虹的译林版本(豆瓣评分 9.0);避开后者,李娟翻译的长江文艺版本(豆瓣评分 7.7)。否则,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读了一本假书。
      3. 我们内心的基本冲突:一枚枚正中心坎
      你是否也会感到无所适从,你是否也会暗自怀疑,心中充满矛盾不能释怀?
      别读那些使劲儿灌鸡汤的文字了,试试看卡伦・霍尼吧。
      霍尼认为:一个人内心疑似存在冲突症状,有以下两个标志:第一个是最后产生的症状,如焦虑、压抑、犹豫、迟钝、孤立等状态;第二个是相互矛盾。
      其中相互矛盾是冲突存在的确切标志。
      霍尼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恰似一枚枚正中心坎的箭,扎得人鲜血淋漓:
      一个姑娘很想结婚,却躲避向她求爱的男性;
      一位溺爱孩子的母亲却常常忘记他们的生日;
      一个对别人慷慨解囊的人对自己却一分一厘也吝啬的很;
      一个人渴望孤独,但从不设法独处;
      一个人对别人容忍、原谅,对自己却严苛、严厉。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冲突产生的原因,霍尼在弗洛伊德和荣格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明确孩子的三种倾向。
      霍尼通过观察发现,儿童行为的三个主要发展方向是:亲近人、对抗人和回避人。
      发展方向
      归属或反抗他人
      正视或无视
      行为表现
      行为目的
      亲近人
      归属他人
      正视无助
      与强者保持一致
      获得归属感、支撑感,远离孤立无助
      对抗人
      反抗他人
      正视敌意
      合理化敌意,反抗
      击败别人,不为自卫,是报复
      回避人
      不归属不反抗
      无视无助或敌意
      保持距离
      自成一个世界
      亲近人:正视自己的无助状态,虽然自我疏远、心有疑惧,仍想争取他人的温情或依附他人;
      对抗人:正视周围的敌意,合理化敌意,并决定反抗,成为强者,击败别人;
      回避人:既不想归属,也不想反抗,而是想要与一切保持距离。
      不要问哪一种发展方向是对的,在本书里,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也是这段话:
      一个人应该是既能够屈从于人,也能够气势凌人,还能够规避他人。
      三者可以相互补充,和谐统一。如果某种一种倾向压倒其余,则只表明一个人在一个方向上走过了头。
      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内心的冲突,会导致恐惧、人格衰竭、绝望、虐待狂趋势等后果。
      关于虐待狂趋势,霍尼这么论述:生活击败了他,而他寻求着代偿。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上那些无差别 “喷子” 们的身影。
      4. 解决神经症冲突的方法
      心理学之所以不是心灵鸡汤,就是它并不是在每个时刻都是温情的,心理学有走到很深的痛苦中的阶段。
      经历一些阵痛人才有可能成长。
      鸡汤是一针镇痛剂、安慰剂,而心理学可能是一台手术。
      读《我们内心的冲突》的时候,内心时常冒出一句 os:花擦,你怎么知道我是这么想的?!
      霍尼告诉我们:靠理智的决定、靠回避,靠意志力,都不能解决问题。
      能够解决问题的只有一个办法:改变人格中那些造成冲突的状态。这当然也是激进而强硬的手段。
      原生家庭、童年时代可能是冲突产生的原因,但一味回溯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即使是我们仔细回忆了早期的经历和细节,也毫无改进,只是对自己采取了一种更宽容和更原谅的态度,丝毫无助于缓和目前的冲突。
      治疗的目标只能是改变这些状态本身。
      治疗工作分为两大部分:①详细检查某个患者为解决冲突所做的无意识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对他整个人格的影响;②对冲突本身进行分析处理,让患者了解到冲突的大致概况和如何具体发生作用的,还包括让患者明白试图达到的妥协是不可能的。
      心理学家必须帮助患者自己去改造自己,去意识到他真正的感情和需求,去发现他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在他的真实感情和信念的基础上与他人相处。
      幸好,分析法不是解决内心冲突的唯一方法,生活本身仍是一个有力的治疗者 —— 一个人的大量体验足以造成人格的改变。
      生活没有剧本,无法设计,不受控制。生活是无情的治疗者,甲之蜜糖可能是乙之砒霜。
      最终的目标最全面的界定一定是:争取人格的整体性。
      也就是说:没有虚饰的假象,感情真诚,把自己整个的心融进自己的感性、工作、信念之中。这也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动人之处:无论生活有多不堪,松子都满怀赤诚、热爱生活。
      争取人格的整体性,不管是对谁而言都不能完全达到,这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其实用价值在于给我们的治疗和生活提供指导。
      心理医生并没有能力使患者变成一个毫无瑕疵的人。他只能帮助人变得自由,从而能自己争取实现那些理想。
      这意味着给人一个变得成熟、得到更大发展的机会。
      这才算得上是 “真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内心冲突的必由之路

        内心冲突,人皆有之,决定落下,就有两个相反方向的力量在拉扯,普通人可能愿意抉择,也有能力决策,再加上愿意承担责任,内心强大和更高的独立性,冲突不会持续太久。而神经症患者则因强迫性倾向失去了决策的能力,更要命的是丢失了放弃的能力以及承担责任的能力,他们本身对情感和欲望的意识程度低,太多的压抑让她们只对别人在击中自己某些弱点时感受到的恐惧和愤怒有意识,因此他们竭力否认冲突,否认内心里完全不相容的愿望,将自己的情感性因素合理化,按照对立方向强迫性重复无法自控,而这些行为和感受大多是无意识的,最终带来了神经症冲突的痛苦,甚至人格结构改变。写想要了解和化解,可能要经过不断的心理分析,试验和错误,直到意识神经症冲突的基本冲突,知道自己的应对策略无效,愿意尝试换一种策略,自发性的改变,当然生活和人际也可以帮到神经症,无论哪种,只要愿意和努力,终会化解冲突。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凤凰壹力

        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与北京鹏飞一力图书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集图书出版、中盘分销和零售连锁为一体的合资企业,于2011年3月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