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道德真经 同道同行
在以往的认知里,是知道有《道德经》这本书的,也看过这本书,知道它很厉害。但不知道为什么厉害,怎么厉害法,又为何能跻身于中国的万经之王。为了揭开心中所疑,毫不犹豫地订购了。自此,开始了一个不一样的学习膜拜之路。学习膜拜的是黄老师思维建构方式。 吕不韦著春秋,增损一字,赏予千金。道德经五千言,又何尝能增减一字,实乃字字珠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之真知典范! 黄老师打开了不一样的智慧之门,他的认知跟我们都不一样。这个不一样里面有太多的时代智慧了。就拿大数据来说,普通人看到的都是数据带来的便利与价值,老师却看到了要让价值先行,要把数据当成一种反馈,而不是要去控制。光这一点就难能可贵了。 还有现在的扶贫攻坚工作,大家看到的都是基层干部的辛劳还有百姓的得益。老师却看到了大国的担当与责任,还有智能时代可能带来的部分人口失业问题等等。 道德经里曾数次提到水。这是道德经五千言的真髓所在,老子的智慧实在朴实无华,他告诉我们水虽是最平常不过、司空见惯的东西,却同时也是最顶级的人间智慧,正是因为水的不争,水的善下成就了它的百川终到海的磅礴气象。 不仅水要善下,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更要善于处下的智慧,这倒不是要教我们枪打出头鸟,如果老子这位圣哲只会这个,那也未免太流于一众,泯然众人矣了。他老人家要告诉我们的是如果我们决定做人生的领导者,要向水学习,谦逊低下,善于容受,用柔和来促进协作,把纷争转化成动力。这不就是领导者所需要的德行吗?道德经里处处暗合了领导力的精妙之处。 水总是向着低处奔流,因为柔弱,而能全面融通,因为积蓄,而能冲垮障碍。所谓的柔弱胜刚强,莫过如此吧。 水随处都有,处处可见,但人无水不活,除了吃喝以外,还可以用来冲洗不净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讲,水又是最干净的东西,世间最圣洁的东西也不外如是了,上善若水哉! 资质愚鲁 ,有豁然开朗的自然也有不甚清楚的。不是很懂社会是怎么演化的。从天道来看,自然是损有余以补不足;从人道来看,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但从历史来看,从起初的公天下到家天下,似乎是朝着越来越自私化的道路上走的。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最后的归宿,又怎么样才是符合道的,又或者天道是否等于人道。这些疑惑之处,也许要等阅历丰富以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玄妙之处,又或许可以借这次机会获得黄老师的解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厚生的,道是自然的。《易.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由此可见,道是贵生的,是充满生机,是生生不息的,是希望我们能够得玄牝,长生久视的。 洋洋洒洒,不知所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1.0千万别选这本做读物如果道德经作为启蒙且仅读一本的话,个人建议千万不能选择这本书,不是说书不好而是藏了很多的坑,给初学者带来非必要的困惑。这里是避坑指南(我坚持对照三本书同读到 28 章放弃):1. 章节标题自写:无论是王弼还是河上公都没有这样的标题,作者好意但因为阅历原因这样的标注实则很危险;2. 句子解释含糊:作者每个句子都会做解释,但这个解释即不是逐字说明,也非道德经解释道德经本身,更不是多层含义对比,实则是自己的理解表述而已;3. 作者立意不清:看似会有很多的现代、西方哲学、量子理论、古代的案例,东拼西凑的什么都说说,反而找不到核心,杂而不精,每段内容在解释时呈现的是作者自己立意,并非老子本人;基于以上原因,不建议新手入坑。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期望原汁原味建议《道德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文全注全译丛书)》(张景 张松辉),期望以经说经建议《道德经说什么》(韩鹏杰)。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