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独家首发】走正道成大事!人人读得懂、用得上的成事之道。

内容简介

老子所著《道德经》以道和德为纲,涉及修身、治国、用兵、处世,被誉为万经之王。

战略管理专家冯唐,研读中国古籍数十年,以成事学角度讲透《道德经》在现代生活的应用:

成事之道,将帝王治国驭人之术,化为当代管理方法论;

成事之德,把修身处世之学,化为现代人可实操的心法;

全书十余万字,冯唐白话翻译《道德经》,通俗易懂,以自身20年战略管理实践为案例,深度解读老子哲学,融会贯通中西管理智慧。

祛魅、实用、成事,有道亦有术,管理者提升领导力、普通人过好一生的之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没有一个时代比今天更适合读《道德经》
  • 智慧篇
  • 道可道,非常道:道和成事一样,不是说说而已
  • 执古之道:用过去的道理,解决今天的问题
  • 若能守之:守住大道,不要无事生非
  • 致虚守静:不急于评判,不急于改变
  • 为道日损:战略的核心是做减法
  • 明白四达:真正的强者看得见细微之处
  • 愚人之心:做大智若愚的人
  • 绝圣弃智:警惕过分美好的言论
  • 天道无亲:如何让大道持久地站在我们这边
  • 信言不美:管理不是天花乱坠
  • 组织篇
  • 无为而治:管理的最高境界
  • 大成若缺:追求完美是条弯路
  • 我有三宝:做好组织、财务、战略的秘籍
  • 若烹小鲜:做管理的难度和做饭差不多
  • 小国寡民:中小企业的理想模型
  • 不行而知:如何缩小信息差
  • 明道若昧:做更有洞见的管理者
  • 虽智大迷:职场里的用人之术
  • 国之利器:守住你的根据地
  • 余者损之:会切蛋糕是强者的智慧
  • 领导篇
  • 上善若水:领导者的最佳气质
  • 谷神不死:女性之力如何运用于管理
  • 圣人不仁:把团队带好就是最大的慈善
  • 天下至柔:柔弱是上位者的艺术
  • 不知有之:高段位领导都做好了哪些
  • 负阴抱阳:谦卑让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不伤其手:会用人、能留人
  • 不自为大:战胜私心才能百战百胜
  • 自见不明:好的管理者要理性自信
  • 物壮则老:不忘初心是一把手的戒律
  • 安身篇
  • 福祸相依:虽逆人性,却是福根
  • 静为躁君:管理者安身的三张底牌
  • 千里之行:如何对抗人的惰性
  • 为腹不为目:大欲之外要禁欲
  • 以无为用:把自己当作容器而非利器
  • 自胜者强:自知知人,强者自强
  • 含德之厚:如何保持职场健康
  • 受国不祥:承压能力决定你事业的上限
  • 知足常足:欲望管理的尺度
  • 功遂身退:为了整体人生更好
  • 附录 《道德经》原文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48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果真是有能力、有命、有运的天选之人,第一,你不要躲,别人逼你的时候,你好好想想该不该做。第二,你躲,其实有巨大风险。既然水已穷、路已尽,请上岸,请爬山。你如果硬回头,就会被老虎吃掉。第三,你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走上了一条崎岖的道路,其实对于整个人类也是好的。如果赵匡胤坚持不要黄袍,如果重耳沉迷小日子,如果刘邦没有造反,老百姓日子会过得更差。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成事之道,不在外求,而在内修

      本书还是属于冯唐的碎碎念,将《道德经》从玄学神坛拉回人间烟火。他直言 “道可道,非常道” 的实践性:“道是方法,是规律,是道路,存在,但不好描述”。这种祛魅式的解读,让 “无为而治” 不再是隐士的清谈,而是管理者 “少折腾” 的决策智慧;“宠辱若惊” 亦非消极避世,而是 “在得与失间保持超然” 的生存策略。将《道德经》的哲学内核转化为现代管理工具。冯唐提出 “若水三律”:承载、顺势、不争。更以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为纲,揭示职场生存法则:真正的强者 “不争一时之名,而争滔滔不绝之势”。这种 “水性思维” 在管理场景中尤为精妙:如 “上善若水” 被解构为领导者的包容与柔韧,“以无为用” 则对应 “给一线创造力留白” 的管理艺术。书中金句 “时代变化,我不变,时代不变,我选择”,正是对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的当代演绎。“守住核心”:以匠人精神对抗浮躁,如传统手艺人 “不追风口,专注技艺”,映射 “少则得,多则惑” 的减法智慧。“预判趋势”:借 “祸福相倚” 的辩证观,提醒 “观察细节如厨师调味”,以动态眼光捕捉危机中的转机。“修炼心性”:提出 “致虚守静” 的底层逻辑 —— 不急于评判、不急于改变,以 “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 应对内卷。这种 “反人性” 的修炼,在书中被具象为 “五色令人目盲” 的欲望管理、“知足者富” 的价值重构。正如冯唐所言:“好的人生不慌不忙,需要给好运一点准备时间”,这种从容源于对 “道法自然” 的深刻体认。“管理是朴素的学问,成事之道是安静的”,实则是为这个喧嚣时代注入一剂清凉散。若要用一句诗为全书作结,或可借王阳明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提醒世人莫向外求,回归本心,方能在正道上走得更稳、更远。2025 年 #225

        4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顺应规律管好事,克制自己少折腾,结果反而来得巧。(看清规律 + 管住自己) × 少折腾 = 事半功倍的长久好结果。如同庖丁解牛:看清牛骨缝隙(规律),凝神静气下刀(管住自己),绝不硬砍乱剁(不折腾),25 年解牛刀都不卷刃。1. 顺势而为,借势而起,尊重规律比盲目努力更重要,真正的强大源于对趋势的洞察与顺应。别跟趋势拧着干,要会借东风。 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来临前,固执于自己的塞班系统和物理键盘,结果被顺应触摸屏趋势的苹果和安卓彻底击败。就像冲浪,你要做的是找到浪头(趋势)并站上去,而不是试图用蛮力阻止海浪。2. 少说话多做事,静中求进,管理者的力量在于行动而非言辞,安静谋划才能精准发力。少哔哔,多干活;想清楚再动,动静结合。特斯拉在发布 Cybertruck 之前,进行了多年的技术研发和供应链布局(静中求进、多干活),而不是天天开发布会炒作概念(少哔哔)。一旦发布,虽然外形争议大,但其创新的技术和制造能力立刻形成了巨大优势。3. 守住基本面,无为而无不为,聚焦核心事务,减少无效消耗,结果会自然显现。抓住核心,别瞎折腾,结果自然来。 一家餐厅的核心是好吃和干净。老板如果不去死磕菜品质量和卫生,却整天折腾员工跳抓钱舞、搞网红装修、做夸张营销,这就是瞎折腾,最终会失去顾客。4. 柔弱胜刚强,持久胜短暂,包容、韧性比强势更具生命力,慢反而能走得更远。柔韧比强硬更长久,慢工出细活。台风中的树。高大的橡树(强硬)可能被狂风连根拔起,而柔韧的竹子会被风吹弯,但风过后又能弹回来,继续生长(更长久)。5. 人性即道,管理即尊重,理解人性的光明与阴暗,用坦诚和制度引导而非压制。管人先懂人,好坏都得认,制度管行为,真心换人心。 交通系统。交通法规和红绿灯是制度,它强制管住我们的驾驶行为。而真心就像是良好的驾驶文化和礼让行为,能让整个交通系统更顺畅、更愉快。光有法规没有礼貌,大家开车会一肚子气;光讲礼貌没有法规,则会一片混乱。6. 成事在实践,非在空谈,真知来自行动与反思,边做边想才能持续进步。光说不练假把式,边干边学才进步。 想学游泳,看再多教学视频、听再多理论(光说),不下水扑腾几次(不练),永远学不会。只有跳进水里,一边扑腾一边回想动作要领(边干边学),才能快速学会。7. 俭朴务实,忌折腾,减少冗余,保持简洁,资源用在刀刃上才是长久之道。省钱不乱花,做事要实在,少搞花架子。公司预算紧张时,砍掉华而不实的团建、昂贵的办公室装饰和无效的广告投放(省钱不乱花,少搞花架子),把钱省下来给核心员工加薪或投入产品研发(做事要实在),团队更稳定,产品更有竞争力。8. 宠辱不惊,得失皆常,心态决定结局,冷静看待起伏才能稳守核心。起起落落很正常,别慌别飘,稳住心态最重要。 开车走长途。路上肯定会遇到晴天、雨天、堵车、顺畅(起起落落)。好司机不会因为天气好就飙车(飘),也不会因为堵车就路怒症发作(慌),而是平稳控制车速和心态,安全到达目的地。9. 自胜者强,知足者富,超越自我比战胜他人更难,认清边界才能真正自由。能管住自己才真牛,挣多少钱算够?心里有数别贪多。 往存钱罐里投硬币。存钱罐的容量是有限的(心里有数),投满了就停下(别贪多)。如果贪心非要硬塞,只会把存钱罐撑破,最后连已经存进去的钱都拿不回来。自律(管住自己)就是知道何时该停下投硬币的手。顺应规律下笨功夫,克制妄为守基本盘,在不确定世界中成为稳定的反脆弱体。像竹子那样,风大时弯腰卸力(顺应),风停后挺直生长(蓄力),根系始终抓牢泥土(守本)。

          1
          1
        • 查看全部83条书评

        出版方

        全米文化

        全米文化,作为一家引领潮流的多元化新型文化资源整合平台,致力于跨越界限,与各界内容创作者携手共进。业务领域涵盖图书出版、数字出版、营销策划、品牌推广咨询、文化IP孵化以及丰富的文化商业活动等多元化文化服务。 秉承“与发光者同行”的核心理念,全米文化致力于成为智者的声音放大器,普通人的梦想链接桥。我们坚信,信息的自由流通、文化的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因此,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平台,让每一个优质内容都能闪耀光芒,每一个故事都能被倾听和分享。 全米文化已成功携手众多文化名人,包括冯唐、苏童、李银河、阎连科、张雪峰、刘润、樊登、大冰等,共同塑造文化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