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0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场濒死的真实体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循环互助:让我们建立“新型家庭关系”

      《老人漂泊社会》读后感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将来及老后生活感到茫然和焦虑。一辈子单身的人,没有孩子的夫妻,与配偶离婚者…… 这些人没有可依靠的亲人,随着年岁增大,他们的不安也会逐渐加剧。” 老去是一种罪过吗?2013 年 1 月,NHK 特别节目《最终归宿在何处 —— 老人漂泊社会》讲述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无法如愿选择老后生活,该节目主要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并揭示了当今社会老年人难以找到最终归宿的深刻现实。在 2013 年秋季播出《老人漂泊社会》的续篇中,讲述了另一个现实:独居老人一旦患上认知症,岂止是找不到 “最终归宿”,连入住临时住宿设施都将变得困难。年老体衰的独居老人一旦患上认知症等疾病,其自身无法发出紧急求救信号,将会陷于孤立无援的危险境地。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无法 “选择自己的老后人生”,而这个问题,是需要尚且年轻的我们为现在的老人和未来终将老去的自己未雨绸缪的一件大事。书中以北极星日本老年公寓为实例,讲述了以 “循环互助” 为想法而建立的 “新型家庭关系” 式的老年公寓。“如何避免一个人孤独地死去、避免找不到终老之处呢?这就需要在自己有余力帮助别人时,去尽力相助;等自己动不了了,再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帮助。”“如今,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怎样迎来临终时刻及离开人世呢?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回答的问题。在过去,大多数人都把自己的老后生活托付给家人或孩子。然而今天,无论从社会还是从经济角度来讲,这种做法已不太现实。”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树立自己的生死观。的确,很多人比较忌讳谈论死亡这个话题。可是,若没有成熟的生死观,就会不断地产生新的 “漂泊”。要想免去 “漂泊” 之苦,就必须经受住探问生死观的考验。老去不是一种罪过,而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老人漂泊社会》这是一个底层老人的普遍命运,这里边没有大前研一所谓的平均两千万存款,只有明天我可以住在哪里?哪里可以收留自己?整个社会不是最底层和最高层的那两个极端,有的是大部分的普遍问题,没有足够的医疗条件,也没有相应社会关怀,有的只能是自生自灭的路人感,有的只是意识慢慢模糊、行动慢慢迟缓、人生行将就木的无力感。如果严重点,自己没有钱,社会没有相应关注,他们 -- 老人,命运是什么呢?甚至不如一条流浪动物值得人们去关注,因为老人带来的只有问题,而流浪动物或许可以带来心灵安慰。中国甚至有只要过了七十就直接去自杀的奇葩村。不是自己是否可以活下去,而是这个社会的冷漠抛弃了他们,相依为命的日子不再是唯一,无所谓存在成为了现实。灰犀牛一直都在奔跑,我们该如何处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除了感同身受还能怎么办?

          唏嘘和感慨之后更多的是对整个社会制度的深度思考除了生存资料还有精神食粮除了混吃等死还有邻里守望当然众生皆苦年轻的很多次放肆也有后来的因果报应。SO 趁现在生存资料,精神食粮,制度支持一个都不能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随便翻翻

            如题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