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非常科学 值得花时间好好学习 并且练习
一直被焦虑、抑郁、不安全感困扰怎么办?想减肥却一直不成功怎么办?想戒烟却一直戒不掉怎么办?童年创伤对人的影响有多大?这些问题是吸引我看这本书的原因。一个积极进步的人,和自己作斗争的人,想要做出有效的改变,就必须学会正确认识那些困扰我们问题,甚至于如何界定它们,方法是什么?这本书的作者塞利格曼从改变的可能性和生物局限性出发,告诉我们:对于那些可以改变的行为,用积极的态度去改变;对于那些有着一定生理限制的行为和人格特质,坦然接受,然后学习一些方法来应对,不让它们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他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明智的自我提升方式。对于这一点我表示非常赞同,因为在进步的过程中,我自己走过很多的弯路,也摸索过很久,这本书里介绍的方式确实有效。践行是最有效的学习,所以我打算行动起来,这样才是真的学进去了。让改变在行动中发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2022年第四十一本1. 读这本书费时太久。刚开始是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忖度是自己阅读力较弱的缘故。读 “… 之父” 的书,有些畏难情绪,搁置许久。给四星,少那一颗星是因为存疑,犹豫。犹豫不决的时候就不要把星给满。让自己功夫不高也算有个自洽。2. 本书是塞利格曼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做了很多科学例证,对各种心理病症做出了可治愈或不可治愈的论断,真叫个惊奇!也让我对朋友圈里,街道边,写字楼里的禅修,禅舞,禅茶,灵修,仙家,甚至心理咨询 “大师” 的认知毁了三观。莫非是它们行骗这么多年没人管?又让人们存疑。总之,能给人解个心疑儿也算是善行。3. 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百年后还能大行其道,或许就是不可证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说辞。犹如 “看香” 法术的不可证伪形状一般,信之者虔诚膜拜,不信者嗤之以鼻。问施法者,对曰 “信则有不信则无。” 以不可证伪做出对不知事物的判断,是成熟人的不二选择。4. 积极心理学,就是寄希望世间的人们,摸着良心做事,凭着道义做人,把正常的人生高度拔高到美好。不得不感叹,这老人家开创了伟大的历史先河:水很混浊,虾蟹横行,还好,航标图很清晰…… 加油吧,标哥。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很奇怪为何现在多了那么多需要心理咨询的人。是物质生活变好了,人们更加关注心理了?还是现代化的生活加剧了人们的负面情绪?最近陆陆续续读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一会儿觉得自己为啥会这样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不该这样。但是,马丁塞利格曼博士这本书读完,有种阿德勒《被讨厌的勇气》的感觉。我们似乎把路走反了。不能把自己困在永恒的童年里,最主要的是当下和未来,当下你的决定和行为决定了你的未来。过去的经历本来就是一种体验,你不能一直不去改变。不是有句这样的话么 —— 很多人 25 岁就过世了,可 75 岁才埋葬。难道,这中间长长的一段还不够我们去改变的么?但对于有些无法改变的,接受就好了,何必为难自己呢。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学会区分两者,这就够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心理疾病的小词典📖书籍概况・塞利格曼幸福经典第②弹,教你正确认识负面情绪;・对常见心理疾病,描述症状、起因及给出治疗方案;・认识负面情绪的消极影响后,学会接纳,发生改变。~🔎文章结构・全书分四个部分。首先介绍心理学对个人的研究;中间两部分,每一节介绍一种病症,包括焦虑、惊恐障碍、抑郁、酒精刺激等等;最后,谈及如何坦然接受这些负面的东西,让自己做出改变。・每个小节主要阐述病症的病因、发病状况、对生活的影响,从药物和心理治疗两方面给出现有的治疗方案,作者还会对各种方式的疗效给出评价。~🙋♂个人感悟・实话说,本书对我并没有太大吸引力,也可能是因为春节期间看书没太认真。・从应用性来说,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很多心理疾病,书中谈到的疗法也十分新奇。但是,对非专业人士还是不太友好,没有深究的必要。・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书,不太适合大众阅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读了第二遍才写读后感,塞利格曼的观点是颠覆性的,让心理学研究的重心由人不好的一面转移到积极的一面。也证实了积极的情绪是可以习得的,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区分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这两者将会是我们用一生去学习的知识,生活和工作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只有我们正确的分出哪些能改变,哪些不能改变,才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能改变的事情上,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我来说首先从情绪开始吧,今年我治好了自己的焦虑、烦躁,愤怒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当情绪被控制后我变得更理智,也变得更有智慧,意志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