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选择架构是一个非常新的研究领域,从这个词提出来到现在只有 14 年,但它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有人曾经对选择架构的道德性提出疑问,但作者认为,忽视选择架构才是不道德的。既然设计者对选择者的影响不可避免,那么对这个事实视而不见,就是一种潜在的无知,会损害双方的利益。选择者可能会掉入消费陷阱,或者无法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设计者也不一定能在呈现选项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而设计选择架构的黄金法则就是:你希望其他人为你提供怎样的选择架构,就要为其他人设计怎样的选择架构。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决策我说怎么感觉有点读《助推》的感觉,原来作者和理查德本来就是朋友。我们当下的决策,大部分都是被安排好的决策架构。比如冗长的协议,默认的选择,超多选择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月低价的诱惑,拆分的利率,特意突出的描述…… 如果想要做出更好的决策,就要了解其中架构,并且利用批判性思维理性分析。越是容易被选择的地方,越要停下来,让系统二而不是系统一来做出选择。两难境地之所以两难,主要是因为我们在权衡利弊时,无法进行全面考虑。我们有时会想到利的一面,有时又会想到弊的一面。在想到利的一面时,弊的一面就会被忽略;而在想到弊的一面时,利的一面就会被忽略;因此,不同的目的与倾向会交替占得上风,这种不确定性会让我们深感困惑。默认选项产生的影响最大,而如果只有其中一到两个效应发挥作用,默认选项的影响就不会那么显著。做决策时先考虑两个问题:1.怎样才能更流畅地呈现选项?2.哪些选项最有可能成为正确选项? 一、那些决策看似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但其实选项往往都是别人设计好后提供给我们的,而他们呈现选项的方式,会影响我们的最终选择。 二、既然设计者对选择者的影响不可避免,那么对这个事实视而不见,就是一种潜在的无知,会损害双方的利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