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觉悟的道路上就让我们失去欲求之物

    觉悟不是你的欲求之物,它是你一切欲求终止时结束的状态。如觉者所说:若到处有水,要井有何用?渴爱根断时,汝复何所求?〔爱尔兰英译〕当知道自己正失去什么东西时,持续寻找它。当你应有尽有时,再也不会寻找,因你已达到究竟安稳、和谐,你满足于让其他所有人都活在安稳与和谐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正念是时时刻刻注意当下。因我们不自觉地透过被妄想限制与影响的思维模式,去认知自己与周遭世界,所以对现实的感知和随后的概念化认识都是零散与混乱的。正念教导我们,暂时中止一切概念、画面、价值判断、心理评论、意见与诠释。正念的心是准确、敏锐、平衡与不乱的,它就如一面镜子,毫不扭曲地反映一切前方之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强烈推荐

        向善之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离苦

          以下文字皆从书中摘录:觉者的信息在传统上的认知是四圣谛,其中最后一谛(道圣谛)展开即为八正道。他教导我们要善巧地修习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修善 —— 布施、忍辱、净信与其他美德 —— 是心灵觉醒的开始。佛教道德的基础是,不善的行动带来痛苦的结果,而善的行动则带来快乐的结果。这个简单的因果原则,是佛教徒所称的 “业”(kamma karma)的一个方面。善行是那些创造快乐之因的行为,例如发自慈心与悲心的行为。任何行为只要发自无贪、嗔、痴现前的心,皆能为我们带来快乐。因此,这样的行为即是善的或正确的。第一步:正见。了解因果业报与四圣谛,以及它们如何契入整个佛法体系。第二步:正思维。介绍三个正面思想 —— 舍、慈与悲。第三步:正语。解释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与不绮语的意义。第四步:正业。介绍道德生活的原则: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与不使用麻醉品。第五步:正命。解释为何选择适当的工作或职业对于修行很重要,以及应如何处理职业道德的问题。第六步:正精进。介绍加速修行的四个步骤 —— 断除已生之恶法,使未生之恶法不生,使未生之善法生起,使已生之善法增长。第七步:正念。指修习正念禅,尤其是修习四念处 —— 身、受、心、法。第八步:正定。指禅修中可能达到的四种禅定。这八正道经常被描绘为轮子 —— 清净之轮,和生、死、转生的无尽之轮相反。清净停止反复的生死循环,清净之轮上的轮辐即觉者的八正道,它的轴心是慈悲与智慧。反之,生死之轮的轮辐是我们过去与未来在三界苦海中的多生多世,这轮子的轴心是贪、嗔、痴的组合。我的理解:修善是基础,八正道是方法,达到离苦的状态。其它:因为我已经买过纸质版本,所以直接就写评论了,感谢可以有电子版本阅读,太好了。前面看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于八正道会有更多理解?关于佛学,佛教,佛法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