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教:萨提亚唤醒孩子内驱力》

    【格式引文】李崇建著。博集天卷.2023:5.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F97qSlXkhBPGPbt4 关注感受和有价值感对人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注重自我感受与他人感受的话,常常会造成自伤而后伤人的局面;人失去价值感,人生的内在动力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崇建曾在《麦田里的老师》一书中说起自己过去是如何不懂辅导学生、不懂处理自我情绪、不懂处理他人与自我的感受,也坦言自己是接触萨提亚后一步一步锻炼深化才变成现在这个模样,可以安顿自己,又能安顿他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崇建这本书之珍贵,在于有理论,更有实践、技巧和方法。他在焦躁又充满冲突的世界中提供最简便的静心方式,让躁动的人们感受到平静与喜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当教育不再是说教,而是唤醒灵魂的对话 ——读《心教》有感

      当教育不再是说教,而是唤醒灵魂的对话 —— 读《心教:萨提亚唤醒孩子内驱力》有感  非常敬佩李崇建老师。读他的《心教:萨提亚唤醒孩子内驱力》,不仅学习到了特别多的具体的萨提亚教育的方法,更通过他真实动人的案例,切实感受到了崇建的正面教育的力量。一、颠覆传统:从 “解决问题” 到 “看见孩子” 崇建老师在《心教》中提出的萨提亚教育理念,本质上是一场对传统教育逻辑的温柔革命。他摒弃了 “纠错 - 惩罚 - 修正” 的线性思维,转而以 “冰山理论” 为工具,引导教育者潜入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世界 —— 那些未被言说的渴望、未被接纳的情绪、未被满足的归属感。  书中以 “暴怒摔门的孩子” 为例,展现了他如何用四步对话法(观察 - 共情 - 联结 - 赋能)化解冲突:  1. 观察事实:“我注意到你关门的声音比平时大”(而非 “你又发脾气”);  2. 共情情绪:“现在你心里可能像被火烧着一样难受”;  3. 联结渴望:“其实你希望妈妈多听听你的想法,对吗?”;  4. 赋能选择:“如果重新来一次,除了摔门,你还能怎么表达需要?”  这种对话模式,将教育从 “行为矫正” 升维至 “关系重建”,让孩子的情绪从 “对抗燃料” 转化为 “成长资源”。二、萨提亚工具包:可复制的教育心法  崇建老师并未止步于理论阐释,更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工具箱:  1. “一致性沟通” 四要素:     - 关注自我(“我感到担心” 而非 “你太不懂事”);     - 关注他人(“你此刻需要什么支持?”);     - 关注情境(“作业截止时间还剩 1 小时”);     - 关注目标(“如何既完成作业又不熬夜?”)。     这种沟通模式打破了 “指责者 - 受害者” 的恶性循环,让亲子对话回归合作本质。  2. 情绪急救三问法:     - “你身体哪里不舒服?”(将抽象情绪具象化);     - “这种感觉像什么颜色 / 形状?”(用隐喻打开表达通道);     - “如果给这种情绪起个名字,它会是谁?”(外化情绪以建立掌控感)。     这些技术尤其适用于低龄儿童,帮助他们跨越语言局限,建立情绪认知。  3. 家庭雕塑技术:     通过角色扮演重现冲突场景(如孩子扮演催促作业的母亲),让家长直观感受 “控制式语言” 带来的压迫感,这种体验式学习比万次说教更直击人心。三、真实案例:在裂缝中照进光的可能性  书中案例的真实性令人动容,它们不是 “问题儿童变形记”,而是 “生命觉醒启示录”:  “偷窃少年” 的真相:一个反复偷文具的孩子,冰山之下是对亡父遗物的执念。崇建没有说教,而是陪他叠纸船祭奠父亲,当悲伤被看见,偷窃行为自然消失。     “拒学少女” 的蜕变:通过绘制 “家庭情绪地图”,暴露出母亲将自身焦虑投射为 “名校执念”。当母亲开始处理自己的未完成事件,孩子的厌学症状奇迹般缓解。  这些故事印证了萨提亚模式的核心理念: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庭系统的求救信号。四、思考与启示:教育者的自我觉醒之路 《心教》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者的自我修行:  1. 警惕 “拯救者情结”:当我们执着于 “改造孩子”,实则是逃避自身无力感的投射;  2. 重建 “错误观”:犯错不是需要消灭的污点,而是探索世界的路标;  3. 践行 “在场教育”:放下手机、关闭评判、用全身心倾听,才是最好的教育场域。  书中金句 “教育不是装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 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萨提亚教育的精髓 —— 真正的内驱力,诞生于被全然接纳的安全感中。五、推荐与结语:我们和孩子一样需要成长 这本书适合三类读者:  1. 焦虑型家长:学会从 “灭火队员” 转型为 “情绪容器”;  2. 倦怠型教师:重燃教育热情,掌握非暴力沟通技术;  3. 心理学爱好者:透过教育场景理解萨提亚家庭治疗精髓。  需提醒的是,萨提亚模式并非速效药,它要求教育者具备持续自我觉察的勇气。正如崇建所言:“改变孩子的不是技巧,而是我们内在的稳定与真实。” 若您愿意开启这场向内探索的旅程,《心教》将是最温暖的指南针。  评分:扣一星是因为因部分案例解决方案略理想化,需读者结合现实灵活调整,同时我认为教师应该更加赋予孩子自主的思考,更多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自我领悟。因为成长,一定是从孩子的内心开始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专业

        专业专注,用心做教育,教书只是工具,育人才是根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联结内心渴望

          每件事,每个情绪都有他正面的意义,不仅要这样对待孩子,也要对待自己,联结自己的渴望与价值,这样,稳定的自己才能解决问题,帮助自己和别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全书的核心观点:教育孩子前,先调整做我们自身的情绪和心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通过尊重孩子、联结孩子内心、情感教育的方式引导孩子朝着好的方向转变,在不断引导孩子转变的过程中,家长也从中学习和成长。最核心的关键词我认为应该是:平等、联结和尊重。在家庭教育中亲自关系是一切的基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常值得家长和老师看的一本书

              如何做到与孩子一致性沟通,这本书里有答案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