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
有启发 6 句话 1. 盯目标,而不是死磕努力!2. 不关注未来、只想着如何证明自己优越的假努力模式,会让你陷入一种非常无助的状态。此时,你的思维会遭遇 "三大怪":怪过去、怪父母、怪他人 3. 走出 "自我感动" 陷阱,5 种方法把爱真正给出去:赠送礼物、身体的接触、支持的话语、周到的服务、注意力的给予 4. 我们要让对方体会到被爱,而不是感受到内疚、恐惧与愤怒 5. 你就需要明白:"别人怎么想" 不是靠猜的,而是靠问的 6. 允许事情不按我的因果规律来,才不会因为过度的掌控而让自己生活在不断的失控里,内心才能体验到平静与接纳重点整理 1. 我不是为了显得努力,我是要通过努力达成自我提升的目标 2. 紧盯目标,而不是死磕努力!3. 努力不是为了自己有所成长,而是为了被贴上 "努力" 的标签,从此心安理得一样 4. 外在目标内在化,模糊目标具体化外在目标内在化:走出 "自我感动",建立内在成长目标 模糊目标具体化:设定内在成长目标的关键 5. 在开始努力之前,先搞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想要取得什么,紧盯 "目标" 而不是死磕 "努力",才是永恒的真理 6. 当你太努力要自律的时候,结果往往是进入不自律的必然里 7. 不与他人对比,专心精进自己!8. 不关注未来、只想着如何证明自己优越的假努力模式,会让你陷入一种非常无助的状态。此时,你的思维会遭遇 "三大怪":怪过去、怪父母、怪他人 9. 别人都在努力提升自己,只有你在努力与别人比较、在自己到底 "行不行" 上纠结,你和别人的差距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拉大 10. 出受害者模式,站在未来看当下从 "证明" 自己行,到 "努力" 让自己行做一个 "被未来决定的人"11. 从受害者的身份中走出来,是改变的基础。怎么走出来呢?答案是承担责任!你要承认,自己现在一塌糊涂的现实就是你自己造成的 12. 既然我能创造现在的现实,我就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未来为自己创造想要的现实 13."不用承担责任" 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隐秘期盼,但 "承担责任" 却是一切成长的开端 14. 心理预期上的用力过猛,又会导致努力计划上的不切实际 15. 放弃一鸣惊人的自恋幻想,建立对自己的合理预期 16. 拥有对自己的合理预期,是建立在你的目标是 "有用" 而不是 "自恋满足" 的基础上的 17. 松散的计划不会让你懒惰,相反,它会帮你进入想努力、爱努力的正向循环中,不再用力过猛式假努力 18. 与其管理时间,不如花时间管理情绪 19. 成为真正的时间管理高手,从挤时间,到稳情绪 20. 表面上是 "有上进心、居安思危",实质上却是 "安全感缺失、认可匮乏"21. 只有一个人满足了生理的需要之后,才会去追求安全的需要;只有一个人的安全有保障,才会去追求爱;而只有一个人这些需要都被满足了,才有能力追求自我实现,也就是开始 "真努力"22. 直面你的深层痛苦:触碰家庭、人际、情绪的核心问题 23. 恐惧、后悔、虚无、怕承担责任,如果要面对这么多潜意识层面的痛苦,"只努力学方法,不真正去行动" 的假努力模式,似乎就非常安全了 24. 建立 4 个信念,拥抱改变的勇气改变没有那么危险 为了我真正想要的,我必须放弃婴儿般的愿望只有我能改变自己的境况 我的存在本就虚无,因此我更珍惜行动的激情 25. 明确计划 5 要素,迅速拥有行动力:把行动具体化,让它包含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替代方案 26. 每个人对于爱意表达的偏好是不同的,有的人能从礼物中获得最大的满足感,而有的人非常需要对方高度的注意力 27. 你所谓的付出不是 "爱的表达",而是 "自我感动",最终目的是制造别人的内疚感,以达成自己的目标 28. 走出 "自我感动" 陷阱,5 种方法把爱真正给出去:赠送礼物、身体的接触、支持的话语、周到的服务、注意力的给予 29. 我们要让对方体会到被爱,而不是感受到内疚、恐惧与愤怒 30. 摸清对方爱的偏好,让你的爱 "有的放矢"31. 你能和我说说生命中哪些时刻让你感觉到自己被爱着吗?32. 陌生人也好,亲人也罢,建立关系的前提永远是:你看到了真实的对方是谁,而不是眼睛一闭说:管你是谁,我只要自己爽就行了!33. 一个人之所以要表达、要沟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 "我难受"。可是我们从不这样说,我们只说 "我是为了你好"34. 为了让别人听懂我们到底在说什么,使沟通既有效又充满爱意,我们必须克服恐惧与羞耻感,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表达出来 35. 让沟通充满爱与谦卑的五个步骤我沟通源于 "我难受"! 我的感受是什么?让我 "难受" 的事情是什么? 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希望他如何做? 充分表达自己的需要 36.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在努力给别人 "爱",而对方接收到的只有 "焦虑"。典型的表现形式包括:过度探寻制造焦虑、过度投射制造无力感、过度提问 "钓鱼执法"、过度建议满足自恋、过度提醒侵犯边界 37. 学会闭嘴,别用 "关心" 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简单的倾听:只说 "哦"" 嗯哼 ""这样呀" 主动表达对他人的兴趣:"能再和我说说吗?"" 这个时候你会有什么感受?""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表示理解,将心比心说出他的情绪:"和他分手你一定很难过吧!"" 面试没通过你一定很懊恼吧!"38. 当你牺牲了自己的需要与感受去迎合他人的时候,你身边的人将永远无法学会如何去爱你 39. 你用了很大力气去想" 别人会怎么看我 ",其实却是自己在和空气战斗。如果这份" 想太多 "带给你的只是疲惫,那也就算了,权当自己对着空气练拳锻炼身体了;问题是除了疲惫,你的自尊心还会备受打击,你的人际关系还会频出问题,这与你想要的爱与自恋的满足完全背道而驰 40. 你就需要明白:" 别人怎么想 "不是靠猜的,而是靠问的 41. 过度在意" 别人是不是爱我 ",还会让我们把关系中的付出与回报变成一种" 交易 ",并让我们总是体验不到爱 42. 所谓认知提升,不是向外寻求真理,而是对内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不是争辩到底谁的理论才是对的,而是如何能够拥有看问题的更多角度,从而让自己更自由、对别人更包容 43.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一个人之所以不愿意对经验敞开自己,不愿意对现实中的事件进行整合,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生活,原因在于童年时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旧有的认知模式之所以存在,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你的自我保护 44. 只增不损式假努力:拼命向外追求真理,而不向内打破固有认知;因此解决方案:从问题与痛苦入手,发现你的" 理所当然 "对经验敞开自己,允许自己被外界影响 45. 看问题绝对化,看起来是一个低认知层次的问题,好像是一个人思考力不足、受教育水平低导致的,而实际上却是我们对于世界和他人掌控欲的结果 46. 允许事情不按我的因果规律来,才不会因为过度的掌控而让自己生活在不断的失控里,内心才能体验到平静与接纳 47. 为什么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却越来越自卑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把" 成为更好的自己 "搞成了" 成为别人的修行 "48. 成为" 更好的自己 "很好,但是千万别把美好的成长,弄成了" 强己所难 "的自我折磨,自信的建立在于接纳自己、爱自己如自己所是,而不是你成了多么优秀的" 别人 "49. 想要拥有自信,不是异想天开地做" 成为优秀的别人 "的假努力,而是看到自己是谁,发挥自己的特质,相信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你当然需要通过" 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获得自信,但是要记住,你成为的是更好的" 自己 ",不是更好的" 别人 "50. 与其痛苦地追求" 美好的未来 ",为什么不让自己现在就幸福地" 心流 "一下呢?51." 睡前回顾冥想 ",入睡前与其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不如回顾一下你度过了多么美好的一天 52. 追求错误性,就是给自己喘口气的机会,你不是只能执行" 正确 ""正经"" 应该 "的机器,会玩、会犯错、能折腾,这才活出了一点" 人样儿 ",这个时候美好的未来才真正地诱人,让你欲罢不能地想要为之奋斗 53. 如果你带着" 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的路会一帆风顺,并迎来大团圆结局 "的期待,你在做的就是童话剧本式假努力,以为成长过后是" 王子与公主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却不知道成长的尽头是" 黑暗 "与" 痛苦 "54. 关于" 成长 "能不能回头是岸的答案,我仍然是很坚定的,那就是:" 不能!" 虽然成长会带来很多问题,但人是不能不成长的
2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见自己见众生昨天听了这本书,无意识的听到耳朵里有通透的零碎话语,就想整体阅读下这本。读完后,真的是一本值得读的轻松读物,轻松而又不失深刻的见解。我从中学到了三点:1. 没有意义的人生特别值得过如果人生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固定的意义,那么你就是一个工具、一个物件,只有生产汽车的机器从一出生就有其意义。人的存在没有意义可以追求,但却有无限的精彩与可能性可以相遇。找到自己的内在成长目标,找到周遭可能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的线索,最终取得成功,每一步都在前进,而不是原地打转。没有意义就是意义,日常生活能让自己少点烦恼,少占据自己的心智空间,从而令自己有足够的心智 "带宽" 来做出明智的决策。2. 允许事情不按我的因果规律来常常心里期待上用力过猛,导致努力计划上的不切实际。允许事情不按我的因果规律来,不会因为过度的掌控而让自己生活在不断的失控中,内心才能体验到平静与接纳。接纳而不是控制,允许生命流经你,避免过度的拥挤导致计划无法完成、深感挫败、计划破产。不怕你不努力,就怕你太努力,从对自己过高的期待,到不切实际的努力计划、排得满满的时间表,再到后院起火,这简直是对自信心一次又一次的剧烈打击。3. 只增不损式假努力认识到事情的本质影响因素,而不是感动自己的日复一日的假努力。能够打破固有的认知模式,发现世界原来可以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从而拥有平静而喜悦的心灵品质,就是努力的本源。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假努力: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ㆀ˘・з・˘) 这就是假努力。我其实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了,自己确实有点假努力了。毕竟结果才能定成败。先不说结果吧,我连过程都是苦哈哈的,这样只能靠坚毅力强撑实在不是个办法。书里说,你想摆脱自卑、收获自信,你需要的是什么呢?建立一种自我肯定感,就是:“不论外界的评价与现实如何,我都能接纳自己、爱自己。”(我其实早就知道巴菲特老爷子的内部记分卡,可就记住了当时,用的时候没想起来,后悔的时候倒是想起来了。。。)所以,关键是结果,是想要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假努力来把过程 “吃得苦中苦”。要紧盯目标,而不是死磕努力!—— 我不是为了显得努力,我是要通过努力达成自我提升的目标。你可以这样改变 外在目标内在化,模糊目标具体化 1. 外在目标内在化:走出 “自我感动”,建立内在成长目标(这个时候《清单革命》就排上了用场。)2. 模糊目标具体化:设定内在成长目标的关键 —— 实际上,目标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目标可以是你要取得什么,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成为谁!你的目标不仅要具体,更要让你找到一种实现目标的责任感。💖在开始努力之前,先搞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想要取得什么,紧盯 “目标” 而不是死磕 “努力”,才是永恒的真理。这点可以参考《了凡四训》袁了凡 —— 如果一个人想要改变命运、实现目标,就必须要向神灵说出自己的 “所求”,这样神灵才会帮助你。其实神灵会不会帮助我们呢?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一个人向神灵有所求的时候,他自己也就清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这个人又能够在生活中积极去 “配合” 神灵实现它的话,结果就必然是喜悦与成功。💖如果想要自己的努力有成效,那么设立一个和自己关系非常强的内在成长目标就非常重要。比如说,把读一个小时英语的 “假努力”,变成让自己的发音与音频里的发音一模一样的 “真成长”。反思一下自己的状态就会发觉,所谓的 “努力” 往往是 “出工不出力” 的。好像努力不是为了自己有所成长,而是为了被贴上 “努力” 的标签,从此心安理得一样。就像《被讨厌的勇气》里那个脸红的女孩一样,不表白是因为脸红吗?不是呀,脸红只是个挡箭牌。而我是不是把 “努力” 当成了我的挡箭牌?那要是这样,岂不是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明明自己最讨厌的就是这样的人啊!💖别人的成功是有道理的,如果起得早就能得奖学金,公鸡早就发家致富了!只会 “假努力”,就怪不得我起早贪黑却总是得不到理想的结果。一说 “努力”,人总是很容易进入一种 “表演” 状态。遮羞布扯下来的时候,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只有在生活中拥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不断发现周遭可能帮助你实现目标的线索,并最终取得成功。每一步都在前进,而不是原地打转。💖允许自己 “不自律”,因为深信自己的内在动力!(自从下载了各种自律计时软件以后,我的努力方向变成了时长和次数。我的读书变成了本数和时长。我到底是为了什么?)也就是说,当你太努力要自律的时候,结果往往是进入不自律的必然里。💖当你努力要自控、不停与自己的毅力死磕的时候,其实却是把很大一部分本可以用于行动的精力,用在了 “一定要自律” 的提心吊胆和 “我为什么不够自律” 的自我批评上,进入了自我内耗式假努力。❣️你可以这样改变 “以退为进,以迂为直”1. 放下 “必须自律” 的执念,建立 “不自律” 的自我预期 2. 摆脱内在监督者,释放自我成长力人本身就是追求成长的。不用别人强制,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能力更强、生活更幸福?如果你从来没有这种信念,那么是时候该建立它了。3. 用松弛感打开自律的大门 “以退为进、以迂为直”,在努力中来点 “松弛感” 而不是死磕 “自律”,往往才能事半功倍。💖穷人之所以总是把事情搞砸,并不是因为他们 “蠢笨”,而是因为他们生活里有太多的烦恼,而这些烦恼占据了他们的心智空间,从而令他们没有足够的心智 “带宽” 来做出明智的决策。(《贫穷的本质》只因评分不高就没读,但知道了大意)💖自控力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释放出来的💖《假努力》一书的解读介绍了作者滑洋针对人们生活中 “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给出具有启发性的建议。书中通过指出 “假努力” 的表现形式和分析 “努力和回报不成正比” 的深层原因,教导读者如何设立正确的努力方向,实现内在成长目标,避免无效的自我 PUA 和表面的 “努力” 形式。💖要点总结 1. 努力方向的重要性 书中通过提问引导读者思考,指出选择正确的努力方向至关重要,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预期的回报。2. 假努力的表现形式 分析了工作学习中的 “出工不出力” 式假努力,以及为了维持 “努力” 形象而回避问题的现象,并提出了解决策略。3. 外在目标内在化 建议将外在目标如奖学金、晋升等转化为和个人紧密相关的内在成长目标,以提升努力的动力和效率。4. 模糊目标具体化 强调需要将内在成长目标具体化,比如从简单的学习时间规定到具体学会单词用法的目标,以促进实质性进步。5. 实现真正的自信 指出建立真正的自信不是通过证书或讨好他人,而是建立自我肯定感,无条件地接纳和爱自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假努力在现在大部分从业者都焦虑的时代,努力也成为了缓解压力的很有效方式。各种培训机构也都在不断的放大压力和贩卖焦虑,感觉一天不努力提升自我,就会马上被时代抛弃。因此很多人纷纷学习提升,各种考证。但这些快速突击获得的证书,往往不是目前工作所需要的,没有带来实际业务上的提升,这种努力只是感动了自我,或者给别人一个努力的印象而已。真正的努力,是找对了方法,现实中可以被应用和感知到,对于改变现状有益处的高效努力才是真正的努力。书中也列出了很多实际场景,加深我们对于真正努力和假努力的思考和理解。很多场景我们日常也在做,例如考博的冲动,仅仅是为了一个证书。分辨哪些努力方向是重要的,这是真正努力的第一步。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有时,我们会陷入 “出工不出力式假努力”,进入一种努力的 “表演” 状态,只为了求一个 “努力” 的好名声。为了获得真正的成长,我们需要把外在目标内在化,把模糊目标具体化,紧盯目标,而不是死磕努力。目标的制定也有讲究,“欲速则不达”,制定不切实际的计划,反而会让人陷入 “用力过猛式假努力”。如果你想做一个自律的人,请记住,自控力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释放出来的。最后,如果你的努力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妨停下脚步想清楚,这份努力是否掩盖了更本质的问题,你是否有更基本的需要还没有被满足。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想摆脱自卑,变成一个自信的人,你需要建立一种自我肯定感,不论外界外界的评估如何,都能接纳自己,爱自己的坚定一。工作学习中的 “假努力” 1. 出工不出力解决方法:外在目标内在化,模糊目标具体化。比如读一小时英语换成记住 20 个单词。在开始努力之前,你要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想获得什么,坚持目标,而不是死磕努力 2. 用力过猛式假努力建立对自己合理预期,学会给自己计划留白 3. 自我内耗式假努力自控力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释放出来,要想做到自控,重点是 “释放你的心智空间”,简单来说就是把你有限的精力都放在行动上穷人之所以把事情搞砸,不是因为他们真的笨,而是他们生活里有太多烦恼,这些烦恼占据他们有些心智空间,于是他们就没有足够的 “心智带宽” 来做明智的决策当一个人太想自律的时候,反而很容易进入不自律的必然里 4. 南辕北辙式假努力这样的努力表面上追求上进,实际上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缺乏认知的表现二。人际关系上的努力 1. 推己及人式假努力给对方并不需要东西 2. 过度关心式假努力比如过度探寻制造焦虑,过度投射制造无力感和过度提问 “钓鱼执法” 三。认知提升中的假努力 1. 建立秩序式假努力,表现为总想用理智建立生活中的秩序,却反而陷入低认知层次啊 2. 追求体验式假努力,人生发点也不在于追求意义,而是和无限精彩与可能性相遇,与其关注 “结果”,不如关心 “心流体验”。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也不用着急。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方向不对,一切白费滑洋的《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从工作学习、人际关系、提升认知三大方面入手,列举了 17 种假努力的表现形式,在扎心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 “为什么我懂得这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等很多问题的解决之道。回想自己的成长之路,出工不出力式假努力、用力过猛式假努力、南辕北辙式假努力、拒不改变式假努力、成为别人式假努力比比皆是,这本书给自己敲响了警钟。努力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而是要首先搞清楚自己想要的什么和想成为什么的人这个大目标,然后去激发释放内心深处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的原动力,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