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透明是今日社会的规则,讽刺的是,透明也有其自身的阴暗面,作者认为透明是一个伪概念,是当代迷思中强有力且有害的一个。

内容简介

透明触及政治、经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民主进程尤其意义非凡。每个人都可以获取每个方面的信息;每件事,每个人都变为透明,从后资本主义世界用来实行控制的各种手段和机器中摆脱了出来。透明同时没有神秘感,没有阴影,没有细节。透明意味着隐私消失,同质化,信任感也将崩溃。收集更多信息的焦虑并不必然产生知识和信仰。信息技术造成了一种幻象,人们可以掌握全部信息并实现持续的控制,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恰当的理解和解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肯定社会
  • 展示社会
  • 证据社会
  • 色情社会
  • 加速社会
  • 亲密社会
  • 信息社会
  • 揭秘社会
  • 监控社会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3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讨论了所谓的透明社会的弊端。书中分为九章:肯定社会、展示社会、证据社会、色情社会,加速社会、亲密社会、信息社会、揭秘社会、监控社会。书中探讨了为什么所谓完全透明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认为当今社会到处都洋溢着对透明的热情,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发现很多人都在极力追求透明和公开,同时也乐于在社交网络上把自己透明化。但透明的关系是一种死亡的关系,没有魅力和活力,也只有死亡的东西是完全透明的,无论是思想还是灵感都需要空隙。书中说政治是一种策略行为,这也决定了它势必会有一个秘密的空间,所以完全透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所有政治都是机密的,秘密的终结将是政治的终结。作者也讨论了展示价值与膜拜价值。比如把神圣的物品锁在不能进入的房间里,从而把他们从可见中抽离出来,就提高了它们的膜拜价值。而在展示社会当中,膜拜价值越来越少,因为每一个主体都是自己广告的对象,一切都是以展示价值来衡量。作者提到 “整容手术的目标是追求展示价值的最大化,今天的偶像明星们传播的不是内在价值,而是外在的标准,人们不惜采用极端手段也要拼命去贴合的标准。作者用 “对于‘性’趣经济来说,幻想至关重要。不加遮掩、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呈现出来的对象,会浇灭情欲之火。只有回撤的、退隐的对象才能将其点燃。使性爱乐趣更为强烈的并非实时的享受,而是富于想象的前奏和余韵,是时间上的推延。” 来论证空白的重要性。很多文学作品也都在使用这种方法让它们更值得玩味,作者在书中写道 “上帝使用比喻,刻意让《圣经》隐晦不明,以激发人们更多的兴趣。因此,这些事物仿佛被一层比喻的外衣所覆盖,目的是为了训练虔诚的探索者的理解力,也为了不让它们因毫不遮掩、直白袒露的呈现方式而显得一文不值。虽然我们也看到,人们在其他地方论及这些事物时说得直接而明白,但同样是这些事物,若把它们隐藏起来,再挖掘出来,它们便焕然一新,散发出新鲜的甜美。” 而且,完全透明也会泯灭掉信任。作者提到 “信任只在知与不知之间才有可能存在。信任意味着,在面对他者时,即使‘不知’也要与对方建立一种肯定的关系。这能使人在欠缺‘知’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有所行动。如果我事先就知晓一切,那么信任就成了多余的。透明是一种消除了所有‘不知’的状态。在透明盛行之地,便没有信任存在的空间。其实,人们应该说‘透明破坏信任’,而不是‘透明创造信任’。恰恰于信任不在时,人们对‘透明’的呼求声才愈发响亮。在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中,人们是不会执意要求透明的。透明社会是一个不信任的、怀疑的社会,由于信任日渐消失,社会便开始依赖监控。对透明的大声呼求恰恰表明,社会的道德基础已然脆弱不堪,真诚、正直等道德价值越来越失去其意义。作为一项新的社会命令,透明正在取代日渐式微的道德审查机构。” 如今我们自觉地把自己关到一个全景监狱里,当然这和边沁提出来的全景监狱不同。“边沁式全景监狱中的犯人们知道监视者的始终存在,而数字化全景监狱中的居民却活在自由的幻想中。” 我们所在的全景监狱让我们自觉的展示和揭露自己,参与到这座监狱的建造和运营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朋友圈、在微博分享自己的生活,这种透明其实也会造成隐私的泄露。作者也提到如今的监视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以侵犯自由为目的,而是我们自愿地将自己交付给全景注视,通过自我暴露和自我展示,主动为数字化全境监狱添砖加瓦。我们既是受害者,也是作案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给自己穿上一件隐身衣

      自由即监控。小时候特别想要的魔法,是隐身衣,梦想着在隐身衣的庇护下可以获得自由。长大了,强大了,科技进步了很多,离梦想越来越远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韩炳哲不愧是金句书写和文献汇编专家,每一章节都可以找到充满洞察和思辨的文字,有点分不清哪些是作者本人的开创性看法,哪些是借他们研究之成果。Anyway,读完全书还是能获得对当下 “透明社会” 中关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高纬度认知。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