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3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讨论了所谓的透明社会的弊端。书中分为九章:肯定社会、展示社会、证据社会、色情社会,加速社会、亲密社会、信息社会、揭秘社会、监控社会。书中探讨了为什么所谓完全透明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认为当今社会到处都洋溢着对透明的热情,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发现很多人都在极力追求透明和公开,同时也乐于在社交网络上把自己透明化。但透明的关系是一种死亡的关系,没有魅力和活力,也只有死亡的东西是完全透明的,无论是思想还是灵感都需要空隙。书中说政治是一种策略行为,这也决定了它势必会有一个秘密的空间,所以完全透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所有政治都是机密的,秘密的终结将是政治的终结。作者也讨论了展示价值与膜拜价值。比如把神圣的物品锁在不能进入的房间里,从而把他们从可见中抽离出来,就提高了它们的膜拜价值。而在展示社会当中,膜拜价值越来越少,因为每一个主体都是自己广告的对象,一切都是以展示价值来衡量。作者提到 “整容手术的目标是追求展示价值的最大化,今天的偶像明星们传播的不是内在价值,而是外在的标准,人们不惜采用极端手段也要拼命去贴合的标准。作者用 “对于‘性’趣经济来说,幻想至关重要。不加遮掩、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呈现出来的对象,会浇灭情欲之火。只有回撤的、退隐的对象才能将其点燃。使性爱乐趣更为强烈的并非实时的享受,而是富于想象的前奏和余韵,是时间上的推延。” 来论证空白的重要性。很多文学作品也都在使用这种方法让它们更值得玩味,作者在书中写道 “上帝使用比喻,刻意让《圣经》隐晦不明,以激发人们更多的兴趣。因此,这些事物仿佛被一层比喻的外衣所覆盖,目的是为了训练虔诚的探索者的理解力,也为了不让它们因毫不遮掩、直白袒露的呈现方式而显得一文不值。虽然我们也看到,人们在其他地方论及这些事物时说得直接而明白,但同样是这些事物,若把它们隐藏起来,再挖掘出来,它们便焕然一新,散发出新鲜的甜美。” 而且,完全透明也会泯灭掉信任。作者提到 “信任只在知与不知之间才有可能存在。信任意味着,在面对他者时,即使‘不知’也要与对方建立一种肯定的关系。这能使人在欠缺‘知’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有所行动。如果我事先就知晓一切,那么信任就成了多余的。透明是一种消除了所有‘不知’的状态。在透明盛行之地,便没有信任存在的空间。其实,人们应该说‘透明破坏信任’,而不是‘透明创造信任’。恰恰于信任不在时,人们对‘透明’的呼求声才愈发响亮。在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中,人们是不会执意要求透明的。透明社会是一个不信任的、怀疑的社会,由于信任日渐消失,社会便开始依赖监控。对透明的大声呼求恰恰表明,社会的道德基础已然脆弱不堪,真诚、正直等道德价值越来越失去其意义。作为一项新的社会命令,透明正在取代日渐式微的道德审查机构。” 如今我们自觉地把自己关到一个全景监狱里,当然这和边沁提出来的全景监狱不同。“边沁式全景监狱中的犯人们知道监视者的始终存在,而数字化全景监狱中的居民却活在自由的幻想中。” 我们所在的全景监狱让我们自觉的展示和揭露自己,参与到这座监狱的建造和运营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朋友圈、在微博分享自己的生活,这种透明其实也会造成隐私的泄露。作者也提到如今的监视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以侵犯自由为目的,而是我们自愿地将自己交付给全景注视,通过自我暴露和自我展示,主动为数字化全境监狱添砖加瓦。我们既是受害者,也是作案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给自己穿上一件隐身衣

      自由即监控。小时候特别想要的魔法,是隐身衣,梦想着在隐身衣的庇护下可以获得自由。长大了,强大了,科技进步了很多,离梦想越来越远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韩炳哲不愧是金句书写和文献汇编专家,每一章节都可以找到充满洞察和思辨的文字,有点分不清哪些是作者本人的开创性看法,哪些是借他们研究之成果。Anyway,读完全书还是能获得对当下 “透明社会” 中关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高纬度认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另一种成长变化是,以前会急于辩解,表明立场,从而获得来自对方的心灵支持。现在就比较随便了,人与人之间有囫囵吞枣、彼此误解的部分,是正常的。不必不懂装懂地达成和解,也不必降低自己的阅读门槛,去给那些 —— 明明浅显得要命却非得故作高深的读本 —— 充当艰难的翻译。没必要,费力不讨好。就让误解成为某些时刻行之有效的理解。没准这才是我们双方默认最适当的交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虽然很多观点有点危言耸听,不过大体的意思还是很清晰的。反思现在的生活方式,确实需要这种比较 “刺耳” 的提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透明社会》

              好消息是,又完成了一本书的阅读,韩炳哲《透明社会》在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中,人们是不会执意要求透明的。透明社会是一个不信任的、怀疑的社会,由于信任日渐消失,社会便开始依赖监控。对透明的大声呼求恰恰表明,社会的道德基础已然脆弱不堪,真诚、正直等道德价值越来越失去意义。边沁提出过 “全景监狱” 的概念,作为惩戒社会的现象,它是一个劳改场,监狱、工厂、精神病院、医院和学校都受到了全景监控。比如监狱,牢房彼此孤立,犯人们不能彼此交流,并且牢房之间的墙壁确保他们互相看不见。用边沁的话 —— 孤独是为了更好的改造。我们经历过全景监狱吗?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在当今社会,全景监狱并没有终结,而是一个全新的、非透视的全景监狱的开始。进入 21 世纪,数字化改造着每个角落,全景监狱也不例外,借助先进技术,我们会有长期被监视的幻觉。在边沁的全景监狱中,犯人们知道监视者的始终存在,而在数字化全景监狱中的居民却活在自由的幻想中。“当今社会中,到处洋溢着对 “透明” 的热情,而人们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一下对距离的热情。距离和羞耻心无法被纳入资本、信息及交际的高速循环。因此,人们便以 “透明” 的名义,消除了所有谨慎的回旋余地。它们被照得通亮,被剥夺殆尽。世界也因此变得更加无耻、更加赤裸。”“对 “透明” 的强制追求将人类本身降格为系统中的一个功能组件。“透明” 的暴力就在于此人类的灵魂显然需要这样的空间,在那里没有他者的目光,它可以自在存在( bei sich sein)。它身上有一种不可穿透性( Impermeabilitat)。完全的照明会灼伤它,引起某种精神上的倦态。只有机器才是透明的。从根本上构成生命的是自发性、事件性和自由,它们不容许 “透明” 的存在。洪堡也曾对语言有过这样论述:“在人身上会萌生某种东西,任何理智都无法在先前的状态中找到其缘由;如果人们企图排除这种无从解释之现象存在的可能性,那么人们就恰恰歪曲了语言产生和变化的历史事实。”    “后隐私”(Post Privacy)思想同样也十分天真。”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