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中国粮油行业的史诗。

内容简介

郭鹤年、王瑞元、郭孔丰、宁高宁、赵双连、孙孟全、李福官、王勇、王明峰兄弟等行业大佬一一现身;中国的植物油和大米,美洲的大豆,东南亚的棕榈油、澳洲的食糖,欧洲的葵花油、非洲的棕榈园,丰益国际的主要业务均有详述。五得利面粉、宝洁日化、海天酱油、德芙巧克力、太古白糖、面包新语,金龙鱼下一个将要挑战谁?

嘉吉、丸红、阿丹米、中粮、路易达孚、邦吉、丰益国际等世界七大粮商合纵连横、全球逐鹿;美国、中国、日本、印度、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尼、阿根廷和乌克兰等全球粮食贸易大国的粮食争夺战。外资品牌金龙鱼何以能称霸中国食用油市场30年?丰益国际如何仅用18年时间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且看统辖金龙鱼和丰益国际的郭孔丰如何下好这一盘大棋。

《食用油营销第1书》的作者,时隔5年再推扛鼎力作以中国粮油行业长达15年时间的亲身经历为依据,在讲述郭氏粮油帝国传奇故事的同时,还将为您一一揭开:世界历次粮食危机根源、石油与生物燃料产业内幕、绿色革命与转基因革命真相、中国粮食安全现状、美国如何操纵全球粮食市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楔子 一桶油与三条人命
  • 第一章 东南亚富豪的异数
  • 大马起家的东方糖王
  • 从印尼、中国香港到中国大陆
  • 香格里拉的“大责任”
  • 第二章 金龙鱼点燃“万家灯火”
  • 从统购统销到双轨制
  • 厨房里的革命
  • 品牌与渠道
  • 第三章 郭老师的朋友们
  • 爱玩技术的阿丹米
  • “共和国长子”中粮
  • 鲁花走进人民大会堂
  • 第四章 大豆价格风波
  • 美洲大豆进口泛滥
  • 大豆跌价危机
  • 食用油行业大半江山沦陷?
  • 第五章 1:1:1引发一桶油的战争
  • 上市公关危机
  • 广告风波危机
  • 产品抽检危机
  • 第六章 食用油标识转基因之后
  • 马尔科教授的实验
  • 转基因标识管理“零容忍”
  • 崔老师的检测
  • 餐饮行业里的转基因
  • 第七章 加拿大菜籽油的三张面孔
  • 油菜花里菜油香
  • AE纯香菜籽油的撒手锏
  • 压榨与浸出之争
  • 第八章 丰益上市大并购
  • 家族产业的整合
  • 从绿色革命到转基因革命
  • 生物燃料产业的兴起
  • 益海与嘉里的合并
  • 第九章 把大豆和稻谷吃干榨尽
  • 小小大豆的无穷生意
  • 稻强米弱,生意难做
  • 一粒稻谷的多种玩法
  • 第十章 汽车开始“吃人”了
  • 奥运之年的酸甜苦辣
  • 石油危机引发粮食危机
  • “无声海啸”中的金龙鱼
  • 第十一章 丰益全球研发中心揭秘
  • 2010,中国社会大转折
  • 从面粉、调味品到日化
  • 多产品的渠道瓶颈
  • 第十二章 小包装油七雄争霸
  • 多力葵花籽油的崛起
  • 一村二王
  • 青岛卖油郎
  • 未能发生的鱼油和藻油之战
  • 第十三章 发改委不准“油它去”
  • 补贴为王,引虎出山
  • 突尼斯的水果小贩
  • 放龙入海
  • 第十四章 神相金龙鱼的网络黑手
  • 义愤填膺的策划总监
  • 71位律师“为民请命”
  • 地沟油乌龙事件再起波澜
  • 第十五章 调和油国标的13年之争
  • 东台工商局的处罚
  •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
  • 三部委联合发文
  • 第十六章 纵横亚欧非
  • 印尼烟霾与美国页岩油革命
  • 越南“海皇”与印度“财富”
  • 欧洲葵田和非洲棕榈园
  • 第十七章 澳糖并购风云
  • 西斯尔糖业争夺战
  • 中粮翻盘塔利糖业
  • 再战普罗瑟派恩糖业
  • 中国市场为何没有金龙鱼白糖
  • 第十八章 世界七大粮商重排江湖座次
  • 嘉吉左手粮食,右手金融
  • 阿丹米:下一个千亿美元级别的粮商
  • 中粮瘦身记
  • 丰益国际的小目标
  • 第十九章 中国人的饭碗
  • 大国寡粮
  • 日本人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 丰益国际的中国上市之路
  • 尾声 粮食背后的大国较量
  • 后记
  • 主要参考资料
  • 【参考书籍】
  • 【部分期刊、报纸及网络文章】
  • 【部分上市公司年报】
  • 【部分公司官方网站】
  • 推荐作者得新书!
  • 1120本土管理实践与创新论坛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3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金龙鱼

    《金龙鱼背后的粮油帝国》是一本好书!作者写得很出色!希望中国能更加开放,只有开放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金龙鱼已经是一家在中国 A 股上市了的一家公司,它一家营收巨无霸,一家利润率低,一家家喻户晓的公司。能在中国通过竞争胜出的企业都有自己独到之处,金龙鱼也不例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引人入胜,背景详实

        上周在得到企业参访的活动中来到了位于上海的金龙鱼工厂,去之前是因为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对龙鱼看法是有一些负面的,也正是由于想破解心中的谜团,才参加了这个活动。然而在游览了整个厂区,尤其是对科研楼的参观,刷新了我对一家 “制油厂” 的认知。金龙鱼绝非是简单的一家油厂,正如其于总介绍那样 — 怀着对粮食本身的敬畏,对人类生命的责任,“吃干榨净” 每一颗豆每一粒粮,真正的把粮食能带给我们的资源用到极致。我尤其佩服的是郭鹤年和郭孔丰两位实干家,他们的经商头脑和管理水平,建立在自己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同时对于大宗产品趋势以及企业股权架构的合理设计,更重要的是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们是时时刻刻贴近市场脉搏的人,而非坐在办公室里看经营报表的人。这是真正的实干家精神!当然金龙鱼在中国市场所走过的弯路,也给了我们一些教训,会说有时和会做同样重要。面临当前的自媒体时代,很多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很难避免树大不招风,怎样去平衡树的成长,和风以及其他自然气候的协调共生,是门技术活。国家如果真的想振兴民营经济的话,真的还有很多事情要干,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9条书评

        出版方

        博瑞森管理图书

        博瑞森管理图书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本土管理类图书的策划与出版。产品定位:企业阅读 本土实践。与企业中的管理实践者一起,立足本土环境,追求卓越实践,传播最适合当下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知识。作者主要来源于管理咨询领域内的实战专家群体和企业管理一线的经营者或经理人。 博瑞森目前出版的图书分为经营、管理、营销、行业四大类,年出版新书80余种,已经成为国内本土原创管理类图书的知名品牌。 博瑞森图书最大的特点:“本土”——理论和思想可以来自古今中外,但一定要适应本土;“实战”——作者都是从企业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实战性是渗到骨子里的。读者亲切地评价博瑞森图书的价值为“多读干货,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