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介绍中国近代外交界的传奇人物顾维钧。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顾维钧回忆录》、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顾维钧档案”、蒋介石日记、作者的访谈和亲自搜集的信件等大量一手史料,将顾维钧作为传主,以传记的写法,描绘了顾维钧的一生。不仅包括他的政治生涯,还包括他的家庭生活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从黄浦江畔到哈德逊河边
  • 一 租界里长大的富家孩子
  • 二 校园中的明星学生
  • 三 留学生活动的先驱
  • 四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 第二章 外交界的年轻人
  • 一 初入民国官场
  • 二 “二十一条”交涉中的美国牌
  • 三 华盛顿最年轻的公使
  • 四 “远交美以制近逼之日本”
  • 五 未雨绸缪备和会
  • 第三章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 一 巴黎雄辩威名扬
  • 二 周旋于代表团内外
  • 三 拒签和约
  • 四 华府会议再发声
  • 五 山东问题的结局
  • 第四章 北洋外交的主角
  • 一 出长外交
  • 二 解决中俄悬案
  • 三 终止中比条约
  • 四 申张主权
  • 第五章 在派系政治的旋涡中
  • 一 外交官登上国内政坛
  • 二 内阁频繁更替中的总长
  • 三 依违于直奉之间的总理
  • 四 “外交系”中的派系政治
  • 第六章 国难当头
  • 一 张学良的外交高参
  • 二 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
  • 三 国联调查团的中国顾问
  • 四 密谋改善中苏关系
  • 第七章 抗日外交第一线
  • 一 在国联讲坛上
  • 二 驻节巴黎
  • 三 为抗战声辩
  • 四 争取国际援华
  • 第八章 战时中英关系的推动者
  • 一 不和谐的盟国关系
  • 二 英国议会代表团访华
  • 三 新约交涉过险滩
  • 四 筹划宋氏兄妹访英
  • 第九章 参与创建联合国
  • 一 对战后国际组织的期望
  • 二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 三 多党多派的中国代表团
  • 四 宪章签字第一人
  • 第十章 重返华盛顿
  • 一 蒋介石委以重任
  • 二 尽心竭力争美援
  • 三 台前幕后忙游说
  • 四 自由主义者的无奈
  • 第十一章 “一匹精疲力竭的老马”
  • 一 “一国三公”、四面楚歌
  • 二 朝鲜战争的冲击
  • 三 一波三折的“共同防御条约”
  • 四 心力交瘁别坛坫
  • 第十二章 人间重晚晴
  • 一 国际法院法官
  • 二 婚姻与家庭
  • 三 月是故乡明
  • 四 民国外交的见证人
  • 结语 “以公理争强权”的外交家
  • 主要征引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弱国无外交

    本书顾维钧传记,有些溢美,作为百年旧中国历史人物,通过他的个人史也可窥见中国积贫积弱的艰苦转型期知识分子的侧面,看本书重温中国近代史,他著名夫人黄蕙兰的传记《没有不散的宴席》更真实,两书可共读更有感悟。顾维钧典型的留美(崇美)派,他的待遇和声名也随着中美关系起落,顾维钧的个人史也是一部中美外交政治交往史,从中也可看出欧美政治的实力主义,从巴黎和会的被出卖,到联大被抛弃,世界政治舞台从来都是看实力,弱肉强食。他应该是当年中国外交第一人,现在旁观这一代精英知识分子的命运道路选择,从北洋政府到军阀混战,再历经日本入侵,世界大战,果党败退,联合国换位,每次都是命运的歧路,让人唏嘘。中国近代史适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时光倒流,读者是否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顾维钧和小马都是正牌留美博士,领袖英文秘书出身,但从小家学渊源,没有忘记民族出身,最近小马回乡祭祖,对果党等旧势力,但非明白些历史大势,都明白要顺延历史潮流,回归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才能记上正面的一笔。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听了《以公理争强权,顾维钧传》,顾维钧的形象在我心中逐渐立体起来。他让我深刻的理解到,外交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外交官就是战场上的勇士,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中,他们凭借智慧与坚定信念,为国家主权与尊严奋力拼搏。      在当时那个时代,顾维钧不愧为我国的外交脊梁,即便当时国力衰微,他也从未放弃以公理为武器,在列强环司的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取一丝权益。特别是在巴黎和会上那掷地有声的辩护,尽显外交智慧与民族气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顾维钧说,暑假回国时,他遇到的政商两界人士就鼓励他在美国尽力呼吁两国的合作。他认为这样的合作能使中国进步得更快,美国的对华贸易也能从中获益。“中国人单纯、率真,做生意和在政治上交往都很诚实。他们不会用外交来欺骗,不像某些邻近的岛国,嘴上说要做这件事,实际上却想着并正在做另一件事。” 这是顾维钧在美国媒体上对中国外交事务最早的表态,其中表现出的对中美友好的期望和对日本的厌恶是他以后几十年外交活动的基调。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