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社交情感教育:教室内外全面呵护,全方位培养学生社交情感力。

内容简介

《社会交往和情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学生在课堂内外的社交与情感所需,提出了社交与情感学习框架:认同/自主、情绪调节、认知管理、社交技能、公共精神,以及培育社会交往和情感力的系统解决方案。每一位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的教师都能够从本书中获益,它不仅能够给予教师教育思想的启发,还能够给予教师有力的工具,帮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在情感、社交领域遇到困难进而影响学习的学生,成为好的自己。每一所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的学校也能够从本书中获益,它为学校提供了课堂案例、工具和策略,帮助学校将相关原则融入到学科课程与日常管理中。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辅文
  • 文前辅文
  • 第一章学有所值
  • 一、社交与情感学习近景
  • 二、社交与情感学习能否应用于学校?
  • 三、作为课程的社交与情感学习
  • 四、作为能力培养的社交与情感学习
  • 五、社交与情感学习和公平
  • 六、社交与情感学习集成框架
  • 第二章认同/自主
  • 一、认同/自主的定义
  • 二、鉴别优势
  • 三、充满自信
  • 四、自我效能
  • 五、成长心态
  • 六、坚持不懈
  • 七、心理弹性
  • 八、当学生需要更多支持时
  • 第三章情绪调节
  • 一、情绪调节的定义
  • 二、识别情绪
  • 三、感知自我情绪
  • 四、控制冲动与延迟满足
  • 五、压力管理
  • 六、合理应对
  • 第四章认知管理
  • 一、认知管理的定义
  • 二、元认知
  • 三、聚焦注意
  • 四、目标设定
  • 五、识别和解决问题
  • 六、寻求帮助
  • 七、善作决策
  • 八、组织技能
  • 第五章社交技能
  • 一、社交技能的定义
  • 二、友善交往
  • 三、建立关系
  • 四、善于沟通
  • 五、同理共情
  • 六、修复关系
  • 第六章公共精神
  • 一、公共精神的定义
  • 二、尊重他人
  • 三、勇气可嘉
  • 四、道德责任
  • 五、公民责任
  • 六、社会正义
  • 七、服务式学习
  • 八、领导力
  • 第七章创建SEL学校
  • 一、构建社交与情感学习能力
  • 二、全儿童方案(Whole Child Approach)
  • 附录
  • 自主与认同相关的教学资源(第二章)
  • 情绪调节相关的教学资源(第三章)
  • 认知管理相关的教学资源(第四章)
  • 社交技能相关的教学资源(第五章)
  • 公共精神相关的教学资源(第六章)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交往与情感学习》助力家长科学育儿

    我女儿刚上一年级,之前和她聊天时,我问她最喜欢哪位老师,她不假思索地说最喜欢戏剧老师。于是,我添加了徐老师的微信并交流一番,这才发现徐老师并非教授戏剧,而是从事社会情感教育和批判性思维教学,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教育方式。他们常常借助戏剧形式开展教学,将其作为教育的有效工具。因为女儿喜欢这种教学方式,我便向老师请教学习方法。徐老师提到教学方向聚焦于社会情感教育领域,我便在得到 APP 上寻找相关书籍,发现这本《交往与情感学习》。这本书主要面向教师,但家长阅读后也会受益匪浅。毕竟,孩子的教育并非老师一人的责任,家长也需积极参与。为人父母并非天生就会,需要不断学习。读完这本书,书中诸多案例让我掌握了更多应对女儿情绪问题的方法。无论是她遭遇挫折不开心,还是心情愉悦时,我都知道如何引导,助力她健康幸福地成长。我认为学习这些知识十分必要,否则很多家长可能只会采用压抑、暴力的方式,如打骂、压制孩子,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的理想是让女儿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自带驱动力且充满幸福感的人。所以,尽管有时候她发脾气让我气得真想揍她一顿,但我还是告诫自己,不能采用打骂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于是,我不断地阅读各类书籍来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总体而言,《交往与情感学习》这本书相当不错,我打算深入研读一番。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