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4千字
                       字数
                        2021-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探讨了使用新的警务方法以及在警务工作中的预防、情报和调查之间可以观察到的困境、法律问题和疑问,从而提供了新的见解。
内容简介
情报主导警务的目的是提高警方工作效率和质量,依据对犯罪和所获情报的分析及时作出决定,确定如何执行目标专项行动、决定战略优先次序。本书主要探讨如下问题:为什么预防性情报分析在主导性警务战略中越来越重要、这将带来怎样的挑战、准备期的刑事犯罪对于犯罪预防和犯罪侦查意味着什么等,本书由此提供了新的见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读
 - 引言
 - ILP是什么?
 - 主动警务的核心概念
 - 我们所说的“道德问题”是什么?
 - 本书要素简介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情报主导警务的增长
 - 第一章 预防时代的警察实践:道德类型化
 - 引言
 - 先发制人的正义
 - 先发制人的、预防性的和欺骗性的警务
 - 强制的道德限度
 - 被动警务与预防警务
 - 反恐和预防的逻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侦查还是煽动?执行儿童诱骗立法
 - 旧式的刑事侦查
 - 刑法的预防性转向
 - 网络性诱骗儿童
 - 执行诱骗法规
 - 总结思考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预测犯罪?论知识组织转向对警方的挑战
 - 引言
 - 新的警务范式
 - 对预防犯罪和犯罪前摄社会的新认识
 - 新警务范式面临的挑战
 - 缺乏基于知识的工作经验
 - 专业化问题
 - 缺乏知识共享和知识垄断
 - 分析质量差,无法应用
 - 外部政治控制和内部等级制度
 - 真正的警务和实地改革
 - 基于知识警务的可能性
 - 学习组织还是预测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新逻辑
 - 第四章 保护国家安全中监控措施的预防性使用:荷兰、挪威和瑞典立法的比较分析
 - 引言
 - 概念框架及其应用
 - 传统方法以及通过预防性立法的过程
 - 预防性立法的内容
 - 可能性的要求
 - 总结性评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狩猎:挪威通信控制使用的各方面
 - 引言
 - 加宽网络?
 - 常态化?
 - 刹车
 - 讨论:例外情况常态化?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情报的职业道德:论道德作为情报活动内部自我调节规范的可行性
 - 引言
 - 情报行为道德守则
 - 道德准则的未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创新和新技术
 - 第七章 犯罪预测的共建:数字数据、软件和人之间的动态关系
 - 引言:预测性警务的新能动性与理性
 - 数字数据、软件和人:预测的共同构建中的合作与竞争
 - 结论:预测性警务和作为“不同规律性”的犯罪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灰色地带的创造力:以主动警务为例
 - 引言
 - 解释灰色地带创造力
 - 政府创新项目的抽象化倾向
 - 警务在社会层面陷入困境
 - 预测性警务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组织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警务工作外包
 - 第九章 多样的警务网络
 - 引言
 - 警务伙伴关系中的信息交换:概述分析框架
 - 语境和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结论性讨论:多元警务知识交流的道德含义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情报主导的警务私域化:从事法务工作的审计员
 - 引言
 - 新的安全格局?
 - 扩大咨询业务
 - 是犯罪还是“商业问题”?
 - 警务领域的审计师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联合力量
 - 第十一章 权衡风险与威胁:通过情报手段确保边境安全
 - 引言
 - 欧盟边防局——情报活动
 - 犯罪预防和强制性措施
 - 从风险指标到道德类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不断变化的警务生态和公平:在警务改革时代重新设定边界的一些启示
 - 引言
 - “社区不在乎边界”:苏格兰警务改革的背景、概要和冲突
 - 环境
 - 概要
 - 冲突
 - 专家和调查资源的新生态
 - “我不知道它们的界限在哪里”:地方警察在寻找和协商新的组织格局方面的观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旧罪新方
 - 第十三章 不受政治影响的政策制定:情报主导警务夸大了的客观性
 - 引言
 - 背景
 - 关于情报主导警务相互矛盾的观点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四章 寻找坏人:禁止和驱逐非法摩托车团伙
 - 引言
 - 在犯罪预防社会中预先消除非法摩托车团伙犯罪
 - 控制令的变迁
 - 极端措施的常态化
 - 执法和溢出效应
 - 犯罪情报和身份等级变化
 - 温水煮青蛙
 - 搜寻坏人
 - 品格和一般签证取消
 - 等待的好处
 - 最终讨论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