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的代表作。从知性、情感和道德三方面探讨人性的原理。

内容简介

休谟在这部著作中,以人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知性、情感与道德三个部分的考察与分析,建立了其认识论与伦理学,并希望通过这种探究在精神科学领域构筑一个完整的体系。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如果人们彻底认识了人性的范围和能力,我们在这些科学中将会取得极大的变化和改进。

《人性论》是休谟的重要著作,其中的深刻思想与丰富内涵对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另一本名著《人类理智研究》也是在此基础上写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论
  • 原书第一、二卷前面的通告
  • 第一卷 论知性
  • 第一章 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
  • 第一节 论人类观念的起源
  • 第二节 题目的划分
  • 第三节 论记忆观念和想象观念
  • 第四节 论观念间的联系或联结
  • 第五节 论关系
  • 第六节 论样态和实体
  • 第七节 论抽象观念
  • 第二章 论空间和时间观念
  • 第一节 论空间和时间观念的无限可分性
  • 第二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可分性
  • 第三节 论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的其他性质
  • 第四节 对反驳的答复
  • 第五节 对反驳的答复(续)
  • 第六节 论存在观念和外界存在观念
  • 第三章 论知识和概然推断
  • 第一节 论知识
  • 第二节 论概然推断;并论因果观念
  • 第三节 为什么一个原因永远是必然的
  • 第四节 论因果推理的组成部分
  • 第五节 论感官印象和记忆印象
  • 第六节 论从印象到观念的推断
  • 第七节 论观念或信念的本性
  • 第八节 论信念的原因
  • 第九节 论其他关系和其他习惯的效果
  • 第十节 论信念的影响
  • 第十一节 论机会的概然性
  • 第十二节 论原因的概然性
  • 第十三节 论非哲学的概然推断
  • 第十四节 论必然联系的观念
  • 第十五节 判断原因和结果所依据的规则
  • 第十六节 论动物的理性
  • 第四章 论怀疑主义哲学体系和其他哲学体系
  • 第一节 论理性方面的怀疑主义
  • 第二节 论感官方面的怀疑主义
  • 第三节 论古代哲学
  • 第四节 论近代哲学
  • 第五节 论灵魂的非物质性
  • 第六节 论人格的同一性
  • 第七节 本卷的结论
  • 第二卷 论情感
  • 第一章 论骄傲与谦卑
  • 第一节 题目的划分
  • 第二节 论骄傲与谦卑;它们的对象和它们的原因
  • 第三节 这些对象和原因是从哪里来的
  • 第四节 论印象与观念的关系
  • 第五节 论这些关系对骄傲与谦卑的影响
  • 第六节 这个体系的限制
  • 第七节 论恶与德
  • 第八节 论美与丑
  • 第九节 论外在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 第十节 论财产权与财富
  • 第十一节 论名誉的爱好
  • 第十二节 论动物的骄傲与谦卑
  • 第二章 论爱与恨
  • 第一节 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
  • 第二节 证实这个体系的几种实验
  • 第三节 疑难的解决
  • 第四节 论对于亲友的爱
  • 第五节 论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
  • 第六节 论慈善与愤怒
  • 第七节 论怜悯
  • 第八节 论恶意与妒忌
  • 第九节 论慈善和愤怒与怜悯和恶意的混杂
  • 第十节 论尊敬和鄙视
  • 第十一节 论性爱或两性间的爱
  • 第十二节 论动物的爱与恨
  • 第三章 论意志与直接情感
  • 第一节 论自由与必然
  • 第二节 论自由与必然(续)
  • 第三节 论影响意志的各种动机
  • 第四节 论猛烈情感的原因
  • 第五节 论习惯的效果
  • 第六节 论想象对情感的影响
  • 第七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接近和远隔
  • 第八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接近和远隔(续)
  • 第九节 论直接的情感
  • 第十节 论好奇心或对真理的爱
  • 第三卷 道德学
  • 第一章 德与恶总论
  • 第一节 道德的区别不是从理性得来的
  • 第二节 道德的区别是由道德感得来的
  • 第二章 论正义与非义
  • 第一节 正义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德
  • 第二节 论正义与财产权的起源
  • 第三节 论确定财产权的规则
  • 第四节 论依据同意而进行的财产转移
  • 第五节 论许诺的约束力
  • 第六节 关于正义和非义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
  • 第七节 论政府的起源
  • 第八节 论忠顺的起源
  • 第九节 论忠顺的限度
  • 第十节 论忠顺的对象
  • 第十一节 论国际法
  • 第十二节 论贞操与淑德
  • 第三章 论其他的德和恶
  • 第一节 论自然的德和恶的起源
  • 第二节 论伟大的心情
  • 第三节 论仁善与慈善
  • 第四节 论自然才能
  • 第五节 关于自然才能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
  • 第六节 本卷的结论
  • 附录
  • 作者生平和著作年表
  • 诞生和成长
  • 研究和著述
  • 思考和写作
  • 投军和观察
  • 潜读和撰史
  • 沉思和观察
  • 从政和广交
  • 退隐和乡居
  • 文献资料: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