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二十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埃里克森成名作,致缺乏身份感的你。

内容简介

《童年与社会》一书是20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埃里克森的代表作。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心理社会理论(俗称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的初步成形。

在本书中,埃里克森首次提出了生活周期八阶段理论,它的前提假设是:八种基本力量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逐渐显现,每种基本力量都是在特定时间出现的发展性冲突的产物。

此外,作者带我们走近小男孩山姆、海军陆战队队员、小女孩安妮、小男孩彼得,去了解身体、自我和社会的关系;走近两个气质迥异的印第安部落——大草原上的猎人和鲑鱼河畔的渔民部落,认识过去历史如何影响了人类的现实处境;走近小女孩简和玛丽、小男孩本和汤姆,认识微观世界(游戏)与宏观世界(现实)的关系;走近美国、德国和俄国,了解民族历史与民族现状如何一道塑造、摧毁、重塑一个民族的个性。

本书(原版)曾在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引起巨大反响,被奉为一本研究童年之社会意义的经典著作,更有人称这本书为一本从心理学出发的百科全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丛书序
  • 1985年的新思考
  • 第二版前言
  • 第一版前言
  • 第一部分 童年和社会生活形态
  • 第一章 病史的相关性和相对性
  • 一个小男孩山姆的神经系统危机
  • 海军陆战队士兵的一次战斗危机
  • 第二章 幼儿性欲理论
  • 两个临床病例
  • 力比多和攻击性
  • 区域、模式和形式
  • 口唇和感觉
  • 排泄器官和肌肉系统
  • 运动和生殖器
  • 前生殖器阶段和生殖器阶段
  • 生殖模式和空间形态
  • 第二部分 两个美国印第安部落的童年
  • 引言
  • 第三章 大草原上的猎人
  • 历史背景
  • 吉姆
  • 一次跨种族研讨会
  • 苏族印第安儿童的教育
  • 分娩
  • 哺育
  • 保留和排出
  • “做”与做
  • 超自然
  • 太阳舞会
  • 追逐幻觉
  • 总结
  • 追踪研究
  • 第四章 鲑鱼河畔的渔民
  • 尤洛克人的世界
  • 尤洛克儿童精神病学
  • 尤洛克儿童接受的训练
  • 归纳性比较
  • 第三部分 自我的发展
  • 引言
  • 第五章 简:早期自我的失败
  • 第六章 游戏与理智
  • 游戏、工作和成长
  • 游戏与治疗
  • 同一性的出现
  • 游戏和环境
  • 投弹手之子
  • 黑人的性格
  • 第七章 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
  •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 自主对羞愧、怀疑
  • 主动对内疚
  • 勤奋对自卑
  •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亲密对孤独
  • 繁衍对停滞
  • 整合对绝望
  • 一张渐进图表
  • 第四部分 青年和个性的演变
  • 引言
  • 第八章 对美国个性的反思
  • 两极化
  • “妈咪”
  • 约翰·亨利
  • 青少年、老板和机器
  • 第九章 希特勒童年的传奇
  • 德国
  • 父亲
  • 母亲
  • 青少年
  • 生存空间,士兵,犹太人
  • 有关犹太人的评述
  • 第十章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青年传奇
  • 土地与村社
  • 母亲们
  • 年老的君主与该遭天谴的子孙
  • 被剥削者
  • 圣徒和乞丐
  • 陌生者
  • 无父的团伙和没有腿的儿童
  • 襁褓中的婴儿
  • 新教徒
  • 第十一章 结论:摆脱焦虑
  • 参考文献
  • 编后记 和埃里克森的500天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我同一性,是自我和社会的博弈

    此书是埃里克森关于童年和社会的论文集,所以不是很容易读。还有一个原因是为心理分析师而写。但是,作为心理学小白,如果知晓埃里克森的核心理论,自我同一性、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还有游戏在心理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那么就会容易很多。书中有很多案例来支持他的理论。最精彩的是他心理分析了希特勒和高尔基的童年和青年。心理传记也是埃里克森的学术贡献之一。此书对我最大的启发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身份冲突,尤其是在角色转换中,冲突会更加明显。比如在大学毕业后,从学生转向员工,从员工到管理者;结婚后,从自由自在的单身汉变成要承担责任的丈夫或妻子;在初为父母时,哺乳和养育等等。冲突是动态的,是个体和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博弈。关注自己的内心,接受自己是人生需要学习的技能。在觉得自己做的不如预期时,拍拍自己,给自己一段重启的时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童年与社会》埃里克森准备心理学考研的时候,埃里克森和他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是重要的知识点。看教材上介绍他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当时不太理解,直到读了这本《童年与社会》。原来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实际上发展自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延续了弗洛伊德从性本能出发,研究人类心理的方法,并从弗洛伊德提出的四个发展阶段中提炼出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的基本心理矛盾,又补充了在其之后的另外四个阶段和基本矛盾,形成了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八个阶段和八种矛盾。本书之所以叫《童年与社会》,是因为埃里克森认为,个人的心理状态,尤其是童年时期心理状态的形成过程,可以反映整个社会所的精神面貌,并以对美国两个印第安部落的田野调查作为案例论述这一观点。之后,埃里克森又以此为基础,转向了对美国、德国和俄国的民族性分析,但是个人感觉这一部分有点牵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一无所获

        我是个傻子。我花了超过 16 个小时读完这本书。那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来说说~没有我冲着 “心理学”、“埃里克森” 来读这本书的,并且强迫自己硬着头皮读完,尽管还是有忍无可忍跳过(略读)的文字,总算读完了,谢天谢地!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北京瑞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北京瑞禾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长期深耕数字出版、影视版权交易等文化领域,始终坚持“追随文明脚步 传播时代声音”的经营宗旨,致力于为“8090”打造优质的、多媒体形式的文化阅读产品,主要方向有经典文学、悬疑推理、历史社科等类别, 与天下霸唱、尔东水寿、周国平、梁晓声等知名作家有密切合作,并成功推出《民调局异闻录》、《三更鼓桃娘传》等广受追捧的系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