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自我同一性,是自我和社会的博弈
此书是埃里克森关于童年和社会的论文集,所以不是很容易读。还有一个原因是为心理分析师而写。但是,作为心理学小白,如果知晓埃里克森的核心理论,自我同一性、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还有游戏在心理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那么就会容易很多。书中有很多案例来支持他的理论。最精彩的是他心理分析了希特勒和高尔基的童年和青年。心理传记也是埃里克森的学术贡献之一。此书对我最大的启发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身份冲突,尤其是在角色转换中,冲突会更加明显。比如在大学毕业后,从学生转向员工,从员工到管理者;结婚后,从自由自在的单身汉变成要承担责任的丈夫或妻子;在初为父母时,哺乳和养育等等。冲突是动态的,是个体和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博弈。关注自己的内心,接受自己是人生需要学习的技能。在觉得自己做的不如预期时,拍拍自己,给自己一段重启的时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童年与社会》埃里克森准备心理学考研的时候,埃里克森和他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是重要的知识点。看教材上介绍他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当时不太理解,直到读了这本《童年与社会》。原来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实际上发展自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延续了弗洛伊德从性本能出发,研究人类心理的方法,并从弗洛伊德提出的四个发展阶段中提炼出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的基本心理矛盾,又补充了在其之后的另外四个阶段和基本矛盾,形成了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八个阶段和八种矛盾。本书之所以叫《童年与社会》,是因为埃里克森认为,个人的心理状态,尤其是童年时期心理状态的形成过程,可以反映整个社会所的精神面貌,并以对美国两个印第安部落的田野调查作为案例论述这一观点。之后,埃里克森又以此为基础,转向了对美国、德国和俄国的民族性分析,但是个人感觉这一部分有点牵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