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7.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5千字
                       字数
                        201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设计思维来进行探索和开发、创新和落地,以及如何运用设计思维在严格执行和创意构思之间取得动态平衡。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中,罗杰·马丁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运用该模式来有效平衡新知识探索活动(创新)和现有知识开发利用活动(效率),从而有规律地实现突破性成长,持续为公司创造商业价值。“设计思维”旨在加快知识进步的速度,有效推动知识从谜题(一个无法解释的难题)跃升到启发阶段(一个指导人们寻找解决方案的经验法则)再发展到程式阶段(一个可以重复的成功模式)。随着知识在“知识漏斗”中不断前行,公司就可以同时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运营成本的降低。但是,设计思维型组织不会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它们会借助在程式阶段创造的效率优势去不断探索新谜题、不断尝试新突破。
本书通过对商业、科学和艺术等各个领域的杰出的设计思维者进行深度挖掘,从而绘制出一幅设计思维路线图。
本书的案例故事丰富多彩,实操指南详尽清晰,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围绕设计思维来系统阐明:
如何将强调数据证据的分析思维与强调探索可能的溯因思维有机结合;
如何改变财务计划和薪酬体系以鼓励人们提出大胆的创意设想;
如何改造公司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以推动知识从当前阶段跃升到下一个阶段;
如何保护设计思维者以及设计思维模式免遭公司同事、董事会成员和投资者的打压;
如何培养和开发设计思维者应该掌握的关键工具:观察、想象和构造。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序
                        
 - 
                          推荐序
                        
 - 
                          译者序
                        
 - 
                          第1章 知识漏斗:创意形成之路
                        
 - 
                          寻求融合
                        
 - 
                          一切源自谜题
                        
 - 
                          重新审视麦当劳
                        
 - 
                          商业价值创造
                        
 - 
                          微妙的平衡
                        
 - 
                          抓住创新机会
                        
 - 
                          设计思维与商业设计
                        
 - 
                          与众不同的组织
                        
 - 
                          与众不同的领导者
                        
 - 
                          与众不同的你
                        
 - 
                          第2章 可靠性偏见:为什么推动知识发展如此之难
                        
 - 
                          缘何可靠性至上
                        
 - 
                          固守过去经验
                        
 - 
                          试图消除偏见
                        
 - 
                          迫于时间压力
                        
 - 
                          为有效性预留空间
                        
 - 
                          第3章 设计思维:效仿设计师思维,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 
                          引领设计
                        
 - 
                          设计思维究竟是什么
                        
 - 
                          RIM公司如何破解悖论
                        
 - 
                          探秘知识漏斗
                        
 - 
                          设计思维的障碍
                        
 - 
                          第4章 公司转型:宝洁公司的再设计
                        
 - 
                          让设计融入组织DNA:设计工坊
                        
 - 
                          设计新流程
                        
 - 
                          将谜题转变为启发
                        
 - 
                          将启发推进到程式
                        
 - 
                          让设计思维无处不在
                        
 - 
                          第5章 兼顾各方:设计思维型组织如何平衡可靠性和有效性
                        
 - 
                          让设计思维扎根企业
                        
 - 
                          项目导向型组织结构
                        
 - 
                          构建支持创新的流程
                        
 - 
                          财务计划
                        
 - 
                          薪酬体系
                        
 - 
                          塑造能强化设计思维的文化氛围
                        
 - 
                          分析思维者的反抗:变革的阻力
                        
 - 
                          教育和培训不断强化分析思维
                        
 - 
                          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可靠性导向
                        
 - 
                          打破可靠性与有效性对立局面
                        
 - 
                          第6章 世界一流的探索者:领导设计思维型组织
                        
 - 
                          抵制可靠性
                        
 - 
                          走出谜题的各种路径
                        
 - 
                          从外部引进设计思维
                        
 - 
                          从内部创造设计思维型组织
                        
 - 
                          内外兼具的混合型领导者
                        
 - 
                          第7章 个人实践:把自己培养成设计思维者
                        
 - 
                          构建你的设计思维知识体系
                        
 - 
                          设计思维者的个人知识体系
                        
 - 
                          立场
                        
 - 
                          工具
                        
 - 
                          经验
                        
 - 
                          与不同类型的同事高效合作
                        
 - 
                          与同事们和睦相处
                        
 - 
                          注释
                        
 - 
                          致谢
                        
 
 
                        展开全部
                        
         
    如何完成商业设计?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719 本《商业设计》在探索企业的价值创造路径时,应该摒弃那种依靠直觉和本能的老派做法,转而基于严格的定量分析来形成系统的战略决策,最好能够借助决策支持软件等分析工具。这种价值创造模式的思想基础是分析思维,它包括两种常见的逻辑形式 ——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基于这两种逻辑方法,我们可以揭示出事实的真相,推导出确定性的结论。组织选择的模式不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行为规范也会不同。一方面,由分析思维主导的组织,意在保持现状,倾向于按照以往的既定方式来构建运行体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组织自身及其商业模式需要革新时,这种运营模式就会成为组织设计及再设计的障碍。概念是人类社会任何组织、任何知识以及其他任何事务的关键基础和核心要素,因此准确界定和把握概念非常重要。分析概念的方法之一,就是细致描述人们在特定情境下是如何使用概念的,也就是强调概念的 “使用情境”。启发是一种开放式的提示,它激发人们用独特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一般来说,使用 “契合当前环境的启发” 总比不使用要强。启发与预感的不同之处在于,启发能用语言将直觉清晰地描述出来。程式是一种颇为可靠的生产过程。在没有外界干预,或没有出现系统性异常的情况下,程式就能确保:只要遵循既定步骤或按照约定顺序,操作者就一定能够获得特定的结果。知识会沿着探索谜题、得到启发再到形成程式这一路线动态前行,麦当劳的故事进一步生动地表明了知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要素:简化信息并降低世界的复杂性。知识会沿着知识漏斗动态演进,从探索谜题到得到启发再到形成程式。通过运用知识漏斗创造价值并取得杰出成就,那么任何组织都必然要开展两种截然不同的活动:一方面,要跨越知识漏斗的各个阶段,即从探索谜题到得到启发再到形成程式;另一方面,要雕琢和精炼知识漏斗的各个阶段,也就是要不断深化和提升经验法则及操作程式。要想成为设计思维者,你必须培养出有利于运用设计思维的态度(stance)、工具(tool)和经验(experience)。态度是你的世界观,以及你对自己在世界上所扮演角色的认知。工具是你用来理解世界和整理想法的模式或模型。经验则是随着时间演变,能够用以建立和培养你的技能以及敏锐度的那些东西。事实上,许多企业的决策制定过程越来越程式化,对决策支持软件的依赖程度日渐提高。这些企业熟练地运用各种程式以获取可靠的结果,这些结果不但高度一致,而且可以提前预知。如果公司将全部资源都投入到了获取可靠性上,那么它势必就会缺乏用以追求契合有效性结果的相应工具,从而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在商业运行环境中,可靠性战胜有效性的第三个原因简单明了,那就是时间。一个可靠的决策系统可以为组织节省大量时间,如果明天是昨天的继续,或者明天会简单重复昨天,那么热衷于可靠性的公司就可以进行长期工作安排并建立永久性的组织结构。对任何组织而言,可靠性和有效性都很重要。少了有效性,组织就丧失了在知识漏斗中推动知识进步的机会;少了可靠性,组织就很难从知识进步中获取可观的回报。正如要和谐处理好探索与开发的关系一样,最优方案并不是要从有效性和可靠性中两者择一,而是设法实现两者的协调平衡。
              
    真正符合创意公司的思维模型
  
 在创意类业务公司中发现的所有问题和产生的所有矛盾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原因,这是一次奇妙的认知旅程。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