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科医生现身说法,揭示被过度包装的医疗背后的真相。

内容简介

医学在增益人类健康的同时,已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无孔不入。现在,“医生伤到患者的概率几乎和帮到患者的一样大,甚至更大”。当医学打着“良医治未病”的旗帜进军时,却把越来越多的健康人变成了“病人”,“病”与“非病”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不清。当下,人们用“亚健康”“早期高血压”和“早期糖尿病”这类字眼形容自己的身体状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随时准备为各类检查买单。与此同时,一个悖论产生了:身体健康、境遇良好的人不需要照护,却得到了很多的照护;与之相反,身患疾病、境遇较差的人往往需要政策倾斜或扶持,实际上又没有得到。

玛格丽特·麦卡特尼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和获奖作家,基于具体案例和强大的逻辑素养,揭示了被过度包装的医疗背后的真相。她表示,病患的悖论加剧了健康不平等,侵蚀了医师职业精神。这既伤害了那些需要治疗的人,也伤害了不需要治疗的人。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译者简介
  • 序言
  • 引言
  • 第一部分 制造患者
  • 第一章 首先,不要伤害
  • 第二章 心血管风险的大买卖
  • 第三章 癌的本质
  • 第四章 涂片与恐惧:杰德·古蒂效应
  • 第五章 愈演愈烈:前列腺、肠道和主动脉
  • 第六章 待价而沽的健康:人人想吃的“唐僧肉”
  • 第二部分 运作方式
  • 第七章 乔治·克鲁尼与医疗确定性幻觉
  • 第八章 滚雪球般的临床方案
  • 第九章 谁在指挥医生:药企、政客还是患者?
  • 第十章 慈善组织和它们的关切
  • 第十一章 公关的麻烦
  • 第十二章 花钱买服务
  • 第十三章 患者的政治化
  • 第三部分 更好的照护
  • 第十四章 患者何为?
  • 第十五章 信息宁缺毋滥
  • 第十六章 专业医疗的无形收益
  • 第十七章 重回正轨
  • 后记
  • 中英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时候,最好的问题并不总是科研项目想要回应的问题,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呼唤的重点领域很难被落实。毕竟,以 “最新” 证据为基础开展研究更容易些,比研究图书馆地下室里那些沾满尘土的纸堆要容易多了。然而,质量更高的答案往往就在那里。医学研究应当把一切证据考虑在内,不论时间新旧或地理远近。我们不能把医疗实践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上,这是底线。证据压倒一切。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智慧之言,可惜沒人聽。

      知识就是力量。我们需要的是知识,不是夸大、误导和精心装点的广告标语。证据应该深深铭刻于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医疗决策之中,这意味着我们摒弃了走捷径式的口号。我们需要恪尽职守的医生,他们不该受困于健康慈善组织的鼓吹、制药公司的游说或政党政治的反复无常。我依然乐观,因为我相信医生能够做到,也愿意做到。不过,医疗进步最强大的推动力一定来自患者。为了帮助医生重新掌握职业主导权,我们也想请患者稍稍改变一下自己的要求。我们都呼唤医疗职业价值的回归,拒绝非循证的提议和游离不定的政治印记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只有坚持 “患者至上”,我们才能让病患悖论走向终结,让患者得到妥善的照护,让健康人群远离徒劳的检查和治疗。所以,患者朋友们,请与我们携手,共同推动医疗服务的进步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过度

        过度医疗一直是个问题,如果没有点什么毛病也不至于失去理智,更何况医院和患者的关系还存在利益纠纷。过度,什么是有度作者用的公式恐怕没有统计学背景多半是无法算明白的,所以这不是一本面对大众的专业读本么?也要感谢作者给出的概念,至少在决定自治的时候能有个参照。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9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