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撷取近现代舞台上的知名人物与事件,解读历史如何被看不见的手所操纵。

内容简介

牛津大学史学名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从历史和集体记忆、个人认同、国族主义、记忆与遗忘、专业史家的职责等面向切入,剖析人们如何利用历史来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和想象未来。她提醒我们,历史往往是一个陌生的国家,重新审视对历史的理解,避免在思维上落入太过常见的陷阱,甚至成为牺牲品。

麦克米伦是以研究国际关系史著称的史学名家,她在本书中撷取近现代人物史事,从罗伯斯庇尔、希特勒、丘吉尔到克林顿和小布什,皆是引领一时风骚的政治外交巨子,本书是其浸润在政治外交领域笔耕多年的心得集成,展现了她非一般历史学者所能及的国际视野。其文字精辟、诙谐、雄辩有力,本书可说是一份历史如何被扭曲、美化和政治化的总结。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第一章 历史的热潮
  • 第二章 抚慰心灵的历史
  • 第三章 谁拥有过去
  • 第四章 历史与身份认同
  • 第五章 历史和民族主义
  • 第六章 利用历史的旧账
  • 第七章 围绕历史的战争
  • 第八章 指引方向的历史
  • 余论
  • 致谢
  • 拓展阅读
  •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来就是拿来利用的

    這本《历史的运用与滥用》主要探讨了历史在人类社会中所起到的重要性 以及該如何正确地运用历史。作者指出,历史不仅是记录过去事件的学科,更是一种对过去的解读和反思。然而,人们在运用历史时往往会滥用历史,将其变成政治、意识形态或其他目的的工具。这本书也探讨了集体记忆和个人认同在历史运用中的重要性。作者认为,集体记忆是塑造一个民族、国家或文化的重要因素,但往往也存在着遗忘、扭曲或夸大历史的情况。个人认同则是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和角色,人们通过历史来理解自己的身份和价值。此外,书中还涉及了国族主义与历史的联系。作者认为,国族主义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崇拜和强调,但往往会忽视其他群体的历史和权益。同时,书中也探讨了记忆与遗忘的关系,指出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事情被记住,有些事情被遗忘,而这些选择往往并不是基于事实的真相,而是基于人们的价值观和利益。最后,作者强调了专业史家的职责和如何正确地运用历史。她认为,专业史家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受政治、意识形态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追求历史的真相。同时,她也呼吁人们应该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和谨慎,不要轻易地滥用历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构建(《历史的运用与滥用》读书笔记)

      首先要说的是,我非常喜欢作者的文笔和视角,那是一种平静且足够细腻的笔触,是那种并不太多的陈述,而不是那种总有一股浓浓的爹味的说教。这种书的题目,总会让人产生一点小兴奋,尤其是看到 “滥用” 那两个字的时候。但凡有了历史的滥用这样的字眼的时候,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对权威的结构和消散的快感,毕竟知识分子的优越感就是来自于对固有观念系统的否定和重构。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这个作者的原因。作者清晰地在向我们传达,历史是一个建构自己的过程。人需要意义,意义的来源是故事,人们的故事就是历史,而历史的本质仍然是故事。既然是故事,就需要有一个叙述的逻辑,这也正是为什么会有所谓的运用和滥用。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件事情,那就是历史到底是不是客观的?我以为,历史事件是客观的,但历史不是。历史是在某个讲述逻辑下的历史事件的集合,构成历史的不只是历史事件,还有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历史呈现的样子,不仅仅在于发生了什么,更在于它们是怎么发生的解释。正是这样的解释,才有了故事性,才有了意义感,才有了能够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制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好恶,才有了运用的构建逻辑以及滥用的合理化逻辑。历史,本身是复杂的。这种复杂往往体现在,看上去有一个大的逻辑好像不可阻挡,但再仔细回想的时候又会发现,这些逻辑大多是事后诸葛亮,是已知了结果再倒推去找原因解释。知道了结果,当然就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同时也会都某些不那么重要的时间有所取舍。这也就是书里说的:“当我们制造谎言或是只从单一的视角出发书写历史时,我们就在滥用历史。” 但问题在于,人类的认知能力就是线性的故事逻辑,不论我们怎么强调复杂性,这都是没有办法的,故事的逻辑就是能比其他的更被人们所接受。因此,作者才会说,再好的小说家或是剧作家也创造不出像奥古斯都、叶卡捷琳娜大帝、伽利略或是南丁格尔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虽然,现在的我们大概都能接受,无论某个历史人物的表现有多么抢眼,其实都是在整个社会和文化的积累下,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选择,但将那么复杂的宏观叙事坍缩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总归是更容易被我们理解和接受。作为中国人,对于历史的所谓运用和滥用,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毕竟,从某程度上说,中国是一个以历史为意识形态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内核说是历史也不为过。《左传》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有多重要自不必说,但更重要的,其实是左传如何讲述历史。虽然《左传》是编年体的史书,但是其讲求礼法的记述方式,对中国人,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集体人格的塑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当我看到作者写到:“历史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恐惧、抱负与爱恨情仇,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理解历史所蕴含的力量。” 确实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理解。历史的作用,书里提到,历史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相对简单易懂的解释,历史还可以成为逃避现实的出口,历史会在我们犯下错误的时候,提醒我们过去的某些人在某个时间也面对过类似的问题,但他们选择了与我们不一样甚至更好的解决办法,对历史的信念常常还会上升到希望通过对过去行为的道歉和补偿来纠正过去犯下的错误。这所有的作用,并不难理解,作者也给了太多例子,就不多说。我只想说我最有感触的一点是,其实我们对于历史所谓运用和滥用,其实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我们要解决当下出现的新问题。人类社会变化的太快,但人的脑子实在跟不上。当社会产生了新的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的一代或许还能有着传统和现代的链接,但是新生的一代,往往会有太多的困惑,这个困惑在我看来就在于:为什么我看到的世界和你们说的不一样?每一代年轻人都在形成一种新的认同,每一个新的认同出现就会有一个新的群体,而每一个新的群体在打破过去的传统束缚的时候,就需要新的叙事,而新的叙事往往又需要通过对历史的重新解构、重组和讲述。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就可能发挥各种各样的作用,或者是强化,或者是重构,或者是弥合,或者是分离。总之,无论如何,新的叙事总需要在历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才能形成新的解决方案。而往往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曾经无限渴望打破和重构的新群体,在历史中学会了谦卑和成熟。所以,在我看来,历史不存在运用和滥用的分别,历史在于如何讲述意义,历史在于如何构建价值,历史在于如何学会复杂和谦卑。“诚实地考察过去,哪怕这个过程对某些人来说难以接受,这都是一个社会走向成熟,并在社会之间架起桥梁的唯一途径。”“谦卑是我们能从过去的历史中学到的最有用的教训之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可以利用历史,享受历史,但应该始终严谨地对待历史。

        谦卑是我们能从过去的历史中学到的最有用的教训之一。正如英国著名文学家约翰・凯里所言:“历史最有用的作用之一,就是让我们明白,过去几代人是多么强烈、真诚和痛苦地追求他们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如今在我们看来又是多么荒谬或可耻的。”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一頁folio

        一頁™️,独立出版品牌,2019年创立于北京。专注于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及儿童图书三大领域,凝望历史纵深,关注知识发生学,珍视人文艺术的温度,力图让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成为一次突破边界的出发,承载每一种热爱,抵达更远的远方。